鐵輪滾滾:測試日的震撼
“龍馬號”的台架測試在高度保密下進行,其澎湃的動力和穩定的運行參數,讓所有參與核心項目的工匠信心大增。但真正的考驗,是讓它在真正的軌道上跑起來。
朱棣對此次測試給予了超乎尋常的關注,甚至微服親臨天工院在南京城外秘密鋪設的一段長約三裡的實驗軌道終點,在一處臨時搭建的、被重重護衛的觀景棚內等候。陪同的僅有馬三寶及少數絕對心腹侍衛。朝臣們對此一無所知,這是皇帝與淩雲之間的一次秘密約定。
測試當日,黎明時分,薄霧未散。
“龍馬號”——一個造型略顯笨拙,卻充滿了工業力量感的鋼鐵造物,矗立在軌道的起點。臥式鍋爐已經燒足壓力,煙囪冒著濃淡相間的煤煙。李小柱親自擔任司機,緊張地握著汽閥和製動杆,幾名精選的司爐和機工各就各位。
淩雲站在車旁,最後一次檢查了關鍵部件,拍了拍冰冷的車體,對李小柱點了點頭。
“嗚——!”
一聲比龍江關蒸汽機更加高亢、更具穿透力的汽笛,劃破了清晨的寧靜,驚起遠處林間一片飛鳥。
隨即,李小柱緩緩推動主汽閥。
“吭哧……吭哧……哐當……哐當……”
低沉有力的排氣聲與車輪碾壓鐵軌的撞擊聲交織在一起,“龍馬號”龐大的身軀先是微微一顫,隨即開始緩慢地、堅定地移動起來!
起初很慢,如同巨獸初醒。但隨著蒸汽源源不斷地輸入氣缸,活塞連杆瘋狂地往複運動,通過複雜的傳動機構驅動著巨大的鋼輪,速度逐漸提升。濃煙滾滾,白汽噴湧,金屬的轟鳴聲越來越響,越來越密集!
它沿著軌道加速前行,牽引著身後五節滿載石料模擬載重)的車皮,展現出一種無可阻擋的氣勢。鐵輪碾過枕木,大地仿佛都在微微震顫。
觀景棚內,朱棣猛地站起身,不由自主地向前走了幾步,目光死死追隨著那奔騰的鋼鐵巨龍。即便他早已從淩雲口中知曉其原理,即便他見過模型,但當這長達十餘米、重達數萬斤的龐然大物,依靠水火之力,在他眼前轟鳴奔跑時,那種視覺與心靈的衝擊力,是任何語言描述都無法比擬的。
“好!好!好!”朱棣連說三個好字,臉上因激動而泛起紅光,“真乃神物!國之神物!”他仿佛已經看到,成千上萬的士兵和糧草,乘坐著這樣的鋼鐵巨龍,數日之內便可抵達北疆;帝國的政令,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通達四方。
馬三寶亦是瞠目結舌,尖聲道:“皇爺,此物……此物若成,江山永固矣!”
測試非常成功。“龍馬號”順利跑完全程,並在終點平穩製動。雖然速度尚且不及快馬,但其展現出的恐怖載重能力和不知疲倦的持續力,已足夠震撼人心。
波瀾驟起:暗流洶湧
然而,如此巨大的動靜,想要完全保密,幾乎是不可能的。儘管朱棣和淩雲極力封鎖消息,但“城外出現噴火冒煙的鐵車”的傳聞,還是如同野火般在南京城內外蔓延開來。版本光怪陸離,有的說是祥瑞,有的說是妖物,更有甚者,將其與淩雲的“格物”學說聯係起來,引發了新一輪的恐慌與議論。
一直密切關注天工院動向的徐理等人,雖然無法得知測試詳情和皇帝親臨的內幕,但憑借其官場網絡和那些玄乎的傳聞,立刻意識到淩雲定然又弄出了驚天動地的東西。這讓他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感。
“不能再坐視了!”徐理在府中密室,對幾位核心黨羽沉聲道,“此子所行,已非‘奇技’,近乎‘妖術’!長此以往,國將不國!必須設法,在其成勢之前,予以致命一擊!”
他們改變了策略。不再僅僅在朝堂上進行道德層麵的泛泛之談,而是開始暗中搜集“實據”,尋找天工院的“破綻”。
幾日後的朝會上,風暴再起。這一次發難的,是一位素以剛直、甚至有些迂腐著稱的翰林院學士,姓劉。
“陛下!”劉學士手持笏板,聲音洪亮,帶著一股浩然正氣或者說固執),“臣近日聞聽市井傳言,城外有妖物橫行,噴吐黑煙,聲若雷霆,狀如巨蟒!更有甚者,將此異象與工部淩侍郎所倡‘格物’相連!臣本不信,然細查之下,淩侍郎確於城外秘密鋪設鐵軌,營造非車非船之怪異器械!此舉,已非‘工部營造’之本分,實乃擅興妖器,驚擾地方,動搖民心!”
他直接給淩雲扣上了“擅興妖器”的帽子!
“陛下!《禮記》有雲,‘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此等不明之物,突兀現於京畿,豈是吉兆?臣懇請陛下,立即下旨,徹查淩侍郎及其天工院,銷毀一切怪異器械,以正視聽,以安天下民心!”
這指控極為惡毒,將技術發明與“妖孽”、“亡國之兆”聯係起來,直接挑戰皇帝的權威和天命。
立刻,又有數名言官出列附和,要求嚴查。這一次,他們似乎有備而來,甚至隱約提到了天工院占用民田、征集匠戶可能存在的“程序瑕疵”,試圖從具體事務上尋找突破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