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的聖旨如同燎原的星火,瞬間點燃了整個南洋。呂宋基地這台早已蓄勢待發的戰爭機器,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轟然全速運轉起來。“征南大將軍”、“王命旗牌”、“臨機專斷”,這些字眼所代表的權柄與信任,化作了肉眼可見的行動力。
碼頭上,艦艇雲集,桅杆如林。不僅僅是修複完畢的“定遠號”和曆經戰火洗禮的“鎮海級”巡洋艦,更有從國內各大船塢緊急調撥、新近下水的各型戰艦:負責護航與偵察的“飛廉級”驅逐艦、體型龐大、專門運載兵員與馬匹的“鯤鵬級”運輸艦、以及數艘專門搭載天工院最新設備如大型電報機、野戰維修車間)的“天工”輔助艦。蒸汽機與風帆混合驅動的艦隊,構成了這個時代地球上最強大的海上力量。
岸上,物資的轉運堆積如山。成包的稻米、曬乾的肉脯、醃製的菜蔬,以及最重要的——一箱箱標注著“天工製”的炮彈、火藥、替換零件、醫療用品,被絡繹不絕的民夫和機械吊臂簡易蒸汽起重機)裝運上船。空氣中彌漫著煤炭、油漆、鹹魚和汗水混合的獨特氣味,嘈雜卻充滿了秩序。
軍營區內,從各地抽調集結的陸師精銳正在進行最後的整編與操練。他們裝備著最新式的燧發槍部分精銳開始試裝更先進的擊發槍)、佩戴著標準化鋼盔、背負著統一製式的行囊。軍官們反複研究著根據特遣艦隊帶回信息製作的“璿璣玉衡”基地沙盤模型,推演著登陸、攻堅的每一個細節。
天工院南洋分院更是燈火通明。所有研究項目都為遠征讓路,全力保障艦隊需求。“龍吟2型”實驗艦的建造被暫時擱置,所有資源用於現有艦船的最終檢修、武器校準以及……針對“聖主”組織可能使用的“能量武器”和“精神乾擾”的最後防護升級。
基於“破妄”小組的研究成果,所有主力戰艦的關鍵部位,如指揮塔、彈藥庫、蒸汽機房,都加裝了更厚的鉛板內襯和接地銅網。一批小型化的“能量場波動探測儀”被緊急生產出來,配發給各艦艦長和陸戰隊先鋒營。玄璣子與靜塵帶領著他們的弟子,日夜不停地為一批特製的、浸染了朱砂與磁粉的“清心旗”和“護身符”進行“加持”,這些物品將被分發到各級單位,更多是作為一種心理慰藉和凝聚士氣的象征。
淩雲幾乎是不眠不休。他穿梭於碼頭、船廠、軍營和實驗室之間,審核著每一份報告,處理著每一個突發問題。權力的巔峰也意味著責任的重壓,任何細微的疏漏,都可能在未來數千裡的遠征中釀成災難。
這一日,他正在大將軍行轅內,與副將、參謀及各部首腦進行出征前的最後一次軍議,敲定最終的航線、戰術以及遇到各種突發情況的預案。
“……綜上所述,遠征艦隊將分為前、中、後三軍。前軍由李參將統領,以‘定遠號’及四艘‘鎮海級’為核心,配屬‘飛廉級’六艘,負責開路、偵察、應對敵主力艦隊攔截。”
“中軍為本隊,由本將軍親率,包括主力運輸艦、輔助艦及大部陸師,確保兵員、物資安全。”
“後軍負責斷後、護航及通訊中繼……”
“航線方麵,以望璿島為第一跳板,補充淡水和檢查設備後,借助即將到來的東南信風,直插南方……”
“若遭遇敵‘幽靈船’群襲擾,各艦按預定反潛陣型……”
“登陸作戰時,陸師需優先奪取或摧毀敵方岸防信標及疑似能量武器陣地……”
會議持續了數個時辰,每一項細節都被反複推敲。就在會議接近尾聲時,一名親衛匆匆入內,呈上一封來自南京的、標注著“絕密”的電報。
淩雲展開一看,是馬三寶發來的。電文內容讓他眉頭微蹙。
朝堂之上,雖已定下遠征大計,但暗流並未完全平息。以都察院幾名禦史為首的清流,再次上本,以“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為由,懇請皇帝勿使“國之柱石”淩雲親冒矢石,應坐鎮呂宋遙控指揮,另遣大將前往即可。其言辭懇切,看似關心,實則包藏禍心——若淩雲不親征,勝了,功勞是大將的;敗了,責任是淩雲遙控不力。若親征,一旦有失,則萬事皆休。
朱棣對此不置可否,將奏章留中,但馬三寶提醒淩雲,此乃朝中某些勢力最後的掙紮,亦是對他淩雲的一次隱晦警告——皇帝可以給你無限的權力和信任,但你也要證明自己值得這份信任,並且,要懂得分寸。
淩雲將電報傳閱與會核心人員。眾人皆麵露憤慨。
李參將當即抱拳:“大將軍!末將願立軍令狀,必提‘聖主’首級來見!何須大將軍親涉險地!”
“不可!”淩雲斷然擺手,目光掃過眾人,“此戰,非比尋常。我等麵對之敵,非唯堅船利炮,更有詭譎難測之邪技。臨陣應變,非熟知其性者不可為。況且……”
他頓了頓,聲音不高,卻帶著斬釘截鐵的力量:“陛下予我信任,將士寄我厚望,南洋萬千心血係我一身。我淩雲,豈能安居後方,坐視將士浴血?此戰,我必親臨前線!非為爭功,實為儘責,亦要讓那‘聖主’知曉,與他競逐於這星海之間的,究竟是何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環視眾人,沉聲道:“此事不必再議!按原計劃,三日後,辰時正刻,祭旗出征!”
“末將卑職)遵命!”眾將轟然應諾,再無異議。
三日後,黎明。
呂宋主港,千帆競發,萬旗招展。所有參戰艦船均已升火起錨,在港灣外列成龐大的戰鬥隊形。岸上,留守的官員、工匠、軍民眾庶,密密麻麻,延綿數裡。
一座臨時搭建的高台之上,香燭繚繞,三牲祭品陳列。淩雲身著朱棣特賜的蟒袍玉帶,腰佩尚方寶劍,肅立於台前。身後,是南洋文武大員、艦隊將領、陸師軍官,以及特意請來的玄璣子、靜塵。
吉時已到!
“擂鼓!”司禮官高唱。
沉重的戰鼓聲如同雷鳴,一聲聲敲擊在每個人的心頭。
“獻祭!”
“奠酒!”
儀式莊重而肅穆。
最後,淩雲上前一步,從親兵手中接過一麵碩大的、繡著金色團龍和“明”字的赤紅帥旗,猛地插在祭台中央!
他轉身,麵對下方無數雙熾熱的目光,運足中氣,聲音透過鐵皮喇叭,清晰地傳遍整個海灣:
“將士們!同胞們!”
“今日,我等奉天子明詔,持王命旗牌,在此誓師南征!”
“南方有敵,名曰‘聖主’,盤踞‘璿璣’,恃邪技而窺神州,亂星辰而禍蒼生!此乃我大明之死敵,華夏文明之巨患!”
“陛下托以重任,百姓寄以厚望!我南洋將士,曆經百戰,鑄就鐵骨,手握利刃,胸懷忠義,正為蕩平此獠,廓清海宇!”
“此去,山高水遠,波濤險惡,敵情詭譎,前路未卜!然,義之所至,雖千萬人吾往矣!”
“本將軍在此立誓:必與諸君同甘共苦,生死與共!劍鋒所指,龍旗所向,必勝!”
他“錚”地一聲拔出尚方寶劍,直指南方蒼穹,用儘全身力氣怒吼:
“大明萬勝!出征!”
“萬勝!萬勝!萬勝!!”
應和聲如同海嘯山崩,震天動地!汽笛長鳴,蓋過了鼓聲與歡呼!龐大的艦隊,如同蘇醒的巨龍,緩緩調整航向,劈波斬浪,向著那片孕育著未知與挑戰的南方深藍,堅定地駛去。
龍旗南指,氣吞萬裡!一場決定兩個跨越時空的文明命運走向的宏大遠征,終於踏上了征程。淩雲站在“定遠號”高大的艦橋上,任憑海風吹動衣袍,目光穿越無儘的海平麵,充滿了決然與堅定。
無論前方是風暴、是強敵、還是更加詭異的“格物”之力,他都將一往無前。因為這不僅是一場戰爭,更是他為之奮鬥半生的、讓腳下這片土地引領時代的,偉大夢想的終極實踐。
喜歡鋼鐵時代:從洪武開始請大家收藏:()鋼鐵時代:從洪武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