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琟艦長那句“我們這些從過去漂流而來的‘遺民’,又該如何自處?”的迷茫,如同沉重的鉛塊,墜在接待區模擬星空下的寂靜裡。這不僅僅是幾十位方舟成員的困惑,更是兩個時代、兩種文明認知模式的首次正麵碰撞。
後續的接觸與適應過程,遠比預想的更加微妙和複雜。
認知的鴻溝,在每一個細節中顯現。
當新生界域的醫療人員使用基於規則活性的溫和手段為方舟成員調理身體時,後者往往表現出明顯的不適與抗拒,他們更信賴冰冷的儀器數據和成分明確的合成藥物,對那種仿佛“生命能量”直接灌輸的方式感到不安,甚至私下稱之為“巫術”。
當方舟的工程師試圖理解“心象壁壘”的運作原理時,他們拿著舊日的物理手冊和場論方程,對著艾莉提供的、充滿了動態變量和可能性參數的結構圖一籌莫展,認為這“完全不符合邏輯”、“參數自相矛盾”。
當林曉這樣的年輕研究員,好奇地嘗試感知空氣中流淌的規則輝光時,往往會因為自身意識結構與當前環境的巨大差異而感到精神眩暈,仿佛一個習慣了二維平麵的生物突然被拋入了三維世界,無所適從。
他們帶來的舊日科技數據庫,在艾莉看來,如同原始人的石斧,雖然蘊含著文明起步時的智慧結晶,但在應對當前層麵的威脅如金石議會、終焉定義)時,幾乎毫無用處。而新生界域現行的知識體係,對他們而言又如同天書。
這種認知上的斷層,帶來了無形的隔閡與焦慮。方舟成員們自發地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個相對封閉的小圈子,對新生界域的一切保持著謹慎的觀察和距離。他們稱呼當前居民為“新人類”或“規則之子”,言語間帶著一種難以言喻的疏離感,甚至是一絲……恐懼。
“他們害怕我們,林維。”洛璃在一次核心會議上,說出了她的觀察,破曉之心能清晰地感受到那股彌漫在接待區的、混合著好奇與不安的情緒波動,“他們害怕這個變得陌生的家園,害怕我們這種他們無法理解的存在方式。他們覺得自己是……異類。”
艾莉的投影冷靜地補充著數據:“根據監測,方舟成員的心理壓力指數普遍偏高。長期處於認知失調狀態,不利於他們的身心健康,也可能導致群體性心理問題的爆發。強行要求他們立刻適應是不現實的。”
我沉默地聽著。這種情況在意料之中,但處理起來卻無比棘手。強行融合隻會加劇撕裂,放任自流則可能讓他們永遠無法真正回歸,甚至產生對立。
“或許……我們不應該隻想著如何‘同化’他們。”我沉吟片刻,提出了一個新的思路,“他們代表了過去,是文明的一麵鏡子。他們的‘不同’,他們的‘純淨’,本身或許就是一種寶貴的財富。”
洛璃眼睛微微一亮:“你的意思是……”
“將他們視為一種特殊的‘文明種子’。”我解釋道,“不必強求他們立刻走上我們的變量之路。可以在界域內,為他們開辟一個相對獨立的‘保留區’,模擬他們熟悉的舊日環境,讓他們按照自己的節奏和方式生活、研究。同時,向他們有限度地、循序漸進地開放我們的知識庫和觀測數據,讓他們自己去觀察、去思考、去選擇。”
“保留區的存在,本身也是對新生界域的一種提醒和警示。”艾莉立刻理解了其中的戰略意義,“提醒我們勿忘來時之路,警示我們變量之力可能帶來的潛在風險例如與過去的割裂)。這是一種動態的平衡。”
“而且,”洛璃接過話頭,破曉之心閃爍著智慧的光芒,“他們的科研思維,雖然基於舊範式,但那份純粹的邏輯追求和對基礎原理的執著,或許能給我們某些陷入瓶頸的研究比如對金石議會邏輯體係的逆向工程)帶來意想不到的啟發。差異,可以產生創造力。”
思路就此明確。
我們很快與李琟艦長進行了第二次深入溝通,提出了建立“文明保留區”的構想。出乎意料的是,李琟在仔細聆聽了我們的完整方案包括保留區的自治權、知識共享的漸進性以及其在新生界域中的象征意義)後,緊繃的神色緩和了許多。
“一個……可以讓我們慢慢理解,而不是被迫改變的‘家’嗎?”他喃喃道,眼中閃過一絲如釋重負的光芒,“這或許……是目前最好的選擇了。感謝你們的……尊重。”
“保留區”的計劃迅速啟動。地點選在了世界樹一處相對寧靜、規則活性較弱的次級枝乾上。在艾莉的精確操控和眾多複蘇者的協助下,一片模擬了舊日生態環境、擁有獨立能源和基礎工業循環係統的區域被快速構建起來。這裡沒有隨處流淌的規則輝光,沒有自適應變化的活性建築,有的隻是堅固的合金、穩定的能量流和熟悉的星空投影。
當方舟成員們踏入這片屬於他們的“新家”時,許多人忍不住流下了淚水。這裡雖然沒有母星那般廣闊,卻有著讓他們靈魂安定的“熟悉感”。他們終於可以卸下部分心防,不再時刻感到自身與環境的格格不入。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與此同時,一個名為“認知橋梁”的長期項目也悄然啟動。由洛璃主導的“晨曦聖所”和艾莉管理的萬識之網,將定期向保留區開放經過篩選的、由淺入深的知識資料和宇宙觀測記錄。而保留區的學者們,也被邀請參與一些非核心的、涉及基礎規則邏輯和傳統科技優化的研究項目。
變化是緩慢的,但確實在發生。
林曉和幾位年輕的研究員,成為了“認知橋梁”最積極的參與者。他們開始嘗試用舊日的數學工具去描述變量之力的某些宏觀效應,雖然屢屢碰壁,卻在這個過程中,隱隱觸碰到了舊有科學範式的邊界,產生了對“新物理學”的朦朧渴望。
而李琟艦長,則在一次參觀艾莉對“邏輯淨化者”殘存數據進行分析的過程中,憑借其豐富的經驗和嚴謹的邏輯,指出了一個被忽略的數據異常點,為破解金石議會的某種加密協議提供了關鍵線索。這讓他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他們的“過去”並非毫無價值。
希望的種子,開始在認知的鴻溝上,悄然萌芽。
然而,所有人都明白,這僅僅是開始。保留區與主界域之間那道無形的牆依然存在。方舟成員們對變量之力的敬畏與疏遠並未完全消失,而主界域的居民中,也不乏對這些“古老”、“保守”同胞感到難以理解的聲音。
真正的融合,需要時間,需要事件,更需要彼此內心深處對“同胞”二字的認同。
這一天,就在保留區逐漸步入正軌時,艾莉監控到了一個異常的、源自界域內部的規則波動。波動很微弱,源頭……似乎指向保留區邊緣,一個用於存放方舟帶來的舊日動植物基因樣本的庫房。
“檢測到未知低語信號……與數據庫內任何已知模式不匹配……能量簽名帶有……微弱的‘邏輯疫病’殘留特征?”艾莉的警報聲帶著一絲罕見的疑惑。
我和洛璃瞬間警覺。
“邏輯疫病”殘留?在來自過去的、純淨的基因樣本中?
這怎麼可能?!
來自過去的漣漪,似乎並不僅僅帶來了鄉愁與認知衝突。
還可能……帶回了一些被時光掩埋的、
危險的……
秘密。
喜歡倒影錯層請大家收藏:()倒影錯層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