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個月的標準時間,在夜以繼日的奮戰與期盼中流逝。當世界樹根係船塢那厚重的規則壁壘緩緩滑開時,呈現在所有見證者眼前的,已不再是當初那副能量的骨架,而是一艘……活著的星辰造物。
“信風舟”靜靜地懸浮在船塢中央。它通體呈現出一種深邃的、仿佛能吸收一切光線的暗色基調,但表麵又隱隱流動著如同極光般變幻不定的柔和光暈。它的形態並非固定,而是在一種流暢的、介於水滴與飛鳥之間的輪廓中微微脈動,無數細小的、如同鱗片般的“規則細胞”在其表麵規律地明滅,仿佛在呼吸。沒有明顯的引擎噴口,沒有冰冷的裝甲棱角,它更像是一件自然孕育的藝術品,一件擁有生命的奇跡。
它的“心核”——那個融合了我們三人本源與文明火種的小型新約領域,此刻如同沉睡的心臟,在艦體深處平穩而有力地搏動著,散發出一種溫暖而堅韌的秩序波動,與整個新生界域隱隱共鳴。
“所有係統最終檢測完成。”艾莉的聲音在船塢中響起,她的一個主要運算線程已與“信風舟”核心深度綁定,“規則細胞協同效率百分之九十九點八,隱匿場強度達到設計標準,規則躍遷引擎預熱完畢,心核穩定性確認。‘信風舟’,隨時可以啟航。”
我、洛璃、艾莉,以及一支由五十名最精銳的守護者、規則學者、外交專家和工程師組成的“深空探索團”,肅立在“信風舟”的接入端口前。這五十人,是從數以萬計的誌願者中遴選而出,他們不僅擁有卓越的能力,更具備了麵對未知所需的絕對冷靜與堅定意誌。
沒有過多的告彆儀式。所有需要交代的話語,早已在過去的數月裡反複叮囑。所有的不舍與擔憂,都化為了沉默的注視與心底最深的祝福。
我最後看了一眼世界樹之巔的方向,看了一眼這片我們傾注了無數心血、承載著歡笑與淚水的家園。然後,我轉身,率先踏入了“信風舟”流光溢彩的接入通道。
洛璃緊隨其後,她的“晨曦”收斂了所有光華,如同凡鐵般懸掛在腰側,但那份破曉之心的沉靜力量,卻比任何光芒都更能安定人心。艾莉的虛擬投影則直接消散,她的核心意識已大部分轉移至“信風舟”的萬識節點。
探索團成員魚貫而入,步伐沉穩,眼神中隻有對前路的專注與探尋的渴望。
“信風舟”的艙門無聲閉合。內部空間並非傳統的艙室布局,而是一種可以隨意識需求而變化的、流淌著柔和光流的規則環境。探索團成員各自尋找到契合自身頻率的“節點”,迅速與“信風舟”融為一體。
我站在艦橋——一個可以三百六十度無死角觀星,並能直觀感受到“心核”搏動的意識聚焦點。
“設定初始航向,”我下達了首條指令,聲音在靜謐的艦橋中回蕩,“目標:星圖碎片標識區域,‘回聲星雲’。”
“回聲星雲”,是秩序之源饋贈的星圖碎片中,一個距離相對較近、且被標注為“可能存在古老信息殘留及弱活性規則現象”的區域。它並非三大存在的勢力範圍,是我們主動探索、驗證星圖價值、並嘗試尋找“他者”蹤跡的理想起點。
“航向確認:‘回聲星雲’。”艾莉的聲音直接從我意識中響起,冷靜而高效,“規則躍遷引擎啟動。倒數:三、二、一……”
沒有劇烈的震動,沒有震耳欲聾的轟鳴。隻有一種仿佛整個宇宙被輕輕向後拉扯的微妙失重感。舷窗或者說,艦體感知層麵)外的景象瞬間扭曲、拉長,化作一片流光溢彩的、超越常規視覺理解的規則通道。
“信風舟”如同一枚投入水麵的石子,悄無聲息地融入了空間的褶皺,脫離了新生界域所在的物理坐標。
我們,正式啟航了。
躍遷通道內,時間感變得模糊。我能夠感受到“信風舟”如同一條靈活的遊魚,在規則的洋流中穿梭。艦體表麵的“規則細胞”不斷微調,適應著通道內複雜多變的空間張力與能量亂流。心核穩定地提供著動力,並與艾莉主導的導航係統完美協同,規避著那些潛藏在躍遷過程中的、足以撕裂常規星艦的規則暗礁。
洛璃閉目凝神,她的感知如同最靈敏的觸須,延伸至躍遷通道之外,捕捉著現實宇宙中可能存在的、微弱的意識波動或規則異常。探索團的成員們也各司其職,監控著艦體狀態,分析著沿途收集到的、稀薄卻全新的宇宙環境數據。
這是一段奇妙的旅程。我們仿佛脫離了現實的束縛,航行在宇宙的“裡側”,以一種前所未有的視角,觀察著這片浩瀚的星空。
不知過了多久,也許隻是一瞬,也許是數日。
“即將脫離躍遷通道。目的地:‘回聲星雲’外圍區域。”艾莉的提示音響起。
舷窗外的流光驟然平息,扭曲的景象迅速穩定下來。
我們……到了。
眼前,是一片無法用言語形容其壯麗與詭譎的星雲。它並非通常所見的氣態雲團,而是由無數破碎的、散發著各色幽光的規則碎片、凝固的能量流以及難以名狀的幾何結構構成。它們緩慢地旋轉、碰撞,偶爾迸發出無聲的閃光,仿佛一片埋葬了某個古老文明的、巨大無比的墓地,又像是一個尚在沉睡的、由規則構成的龐大生命體。
這裡彌漫著一種寂靜的“回聲”,並非聲音,而是某種信息的殘留,規則的印記,仿佛在訴說著一段被遺忘的往事。
“信風舟”悄然懸停在星雲邊緣,隱匿場全開,如同融入背景的塵埃。
“未檢測到明顯的敵意信號或高等意識活動。”艾莉報告著初步掃描結果,“星雲內部規則結構極其複雜,充斥著大量矛盾與斷裂的信息流。探測波受到嚴重乾擾,無法深入。”
“釋放‘規則探針’。”我下令道。數個體積微小、形態可變的規則細胞從“信風舟”表麵脫離,如同蒲公英的種子,悄無聲息地飄向那片瑰麗而危險的星雲深處,開始進行近距離的探測與信息采集。
我們屏息凝神,等待著探針傳回的數據。
這是“信風舟”的第一次實地探索,也是新生界域主動邁向深空的第一步。
結果如何,無人知曉。
但無論如何,我們已經離開了港灣,駛入了那片孕育著無限可能與未知風險的……星之海洋。
航程,正式開始。
喜歡倒影錯層請大家收藏:()倒影錯層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