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星塵低語者”發出的回應信息,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並未立刻激起漣漪。沒有回複,沒有確認,那個標注的坐標依舊靜靜地閃爍著藍光,仿佛一個亙古存在的燈塔,默然等待著尋光而來的旅人。
這種沉默並未讓我們不安,反而更添了幾分鄭重。一個能夠研究“抗定義”技術、並能進行跨星域定向廣播的文明,其行為模式必然與新生界域不同。貿然的、頻繁的通訊,或許反而顯得輕浮。
“信風舟”的檢修與升級在最短時間內完成。此次航行的意義遠超首次探索,它關乎文明未來的戰略走向,甚至可能決定我們能否在“定義者”的陰影下獲得關鍵的喘息之機。艦體不僅恢複了最佳狀態,更額外加載了基於“火種計劃”初步成果而研發的、幾件實驗性的規則防護與隱匿裝置。雖然遠未成熟,但至少多了一份底氣。
探索團的陣容也經過精心調整。除了原班核心成員,增加了數名在“火種計劃”中表現出色的規則理論學家與外交專家。洛璃的“破曉之心”與我的新約秩序之力,將是此行判斷對方意圖與應對潛在風險的關鍵。艾莉的一個高權限分身將隨行,負責即時信息處理與萬識之網的遠程連接。
沒有隆重的誓師,隻有世界樹深處船塢中無聲的凝望。當“信風舟”的艙門再次閉合,引擎發出低沉的、仿佛星塵絮語般的嗡鳴時,所有人都明白,這或許將是新生界域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遠航。
“設定航向,目標:‘星塵低語者’坐標。”我站在艦橋,下達指令。
“航向確認。規則躍遷引擎啟動。”艾莉的聲音平靜無波。
流光再起,熟悉的失重感傳來。“信風舟”掙脫家園的引力,義無反顧地投向那片邀請與未知並存的深空。
此次航程遠比前往“回聲星雲”更為遙遠。坐標點位於秩序之源星圖碎片的邊緣之外,是一片完全未知的星域。躍遷通道內的規則流顯得更加古老、更加晦澀,仿佛航行在時間的褶皺之中。艾莉操控著艦體,如同一位技藝高超的衝浪者,在洶湧的規則暗流中尋找著最平穩的路徑,同時不斷收集著沿途陌生的宇宙環境數據。
洛璃大部分時間都處於一種深度的感知狀態。她的意識與破曉之心共鳴,如同雷達般掃描著躍遷通道之外,試圖捕捉任何與“星塵低語者”相關的、細微的意念波動或規則特征。她報告說,能隱約感覺到一種……溫和而悠遠的“注視感”,與“虛空之眼”的冰冷客觀不同,這種注視帶著一種沉靜的、仿佛長者般的審視與期待。
經過數次中繼躍遷,跨越了以光年計難以想象的遙遠距離,舷窗外的星光背景已然變得陌生。終於,在航行的第十七個標準日,艾莉發出了提示:
“即將抵達目標坐標區域。”
躍遷流光散去,眼前的景象讓艦橋內所有人,包括我和洛璃,都為之屏息。
這裡沒有恒星,沒有星雲,甚至沒有彌漫的星際塵埃。隻有一片絕對的空無,一片仿佛被精心擦拭過的、純粹的黑暗。然而,在這片黑暗的中央,懸浮著無數點細微的、如同鑽石塵屑般的光芒。它們並非恒星,其光芒更加內斂、穩定,散發出一種柔和而純淨的規則波動。這些光點以一種極其複雜、看似隨機卻又蘊含著某種深邃數學美感的模式緩緩運動著,如同宇宙誕生之初最原初的代碼在無聲流淌。
這就是“星塵低語者”的領域?一片由規則光點構成的……“概念星塵”?
“信風舟”懸停在星塵領域的邊緣,隱匿場全開,如同一個誤入神聖殿堂的、小心翼翼的不速之客。
“未檢測到防禦性規則壁壘,未發現任何攻擊性單位或設施。”艾莉報告著掃描結果,“星塵光點運動軌跡符合某種未知的高維數學模型,其整體散發出……中性的、歡迎性質的規則氛圍。”
歡迎?這片空無與星塵,就是他們的“家園”?他們的“城市”又在何方?
就在我們疑惑之際,那些緩慢運動的星塵光點,其運動模式突然發生了改變。無數光點如同受到無形之手的牽引,迅速向著“信風舟”前方的空域彙聚、編織,在瞬息之間,構築成了一座……由純粹光芒構成的、巨大而複雜的幾何門戶!
門戶內部並非實體,而是一片旋轉的、如同萬花筒般的規則景象,其中仿佛倒映著無數世界的碎片與知識的流光。
一個溫和、中性、帶著古老智慧韻味的聲音,並非通過介質傳播,而是直接在這片規則空間中、在我們的意識深處同步響起,其語言自動適配為我們所能理解的含義:
“歡迎你們的到來,新生界域的使者。”
“穿越定義之海,追尋低語之聲,這份勇氣與求知,已是最好的見麵禮。”
“請入內一敘。”
“星塵殿堂,為同路人敞開。”
聲音落下,那光芒門戶穩定下來,內部旋轉的景象逐漸平息,顯露出一條通往未知深處的、寧靜的光之路徑。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沒有飛船迎接,沒有實體引導,隻有一座由星塵編織的門戶,和一句直接響徹意識的邀請。
去,還是不去?
“信風舟”內部,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我身上。
我凝視著那座純粹由規則與光構成的門戶,感受著其中散發出的、浩瀚而平和的秩序之力一種與新生界域相似,卻又更加古老深邃的包容性秩序),以及洛璃通過破曉之心確認的、其中蘊含的真誠與善意。
“艾莉,保持‘信風舟’隱匿狀態,遠程監控。”
“洛璃,我們進去。”
我做出了決定。
“讓我們去會一會,這些在星塵中低語的……同路人。”
我和洛璃脫離“信風舟”,化作兩道流光,飛向那座星塵門戶。在穿越門戶的瞬間,仿佛穿過了一層溫暖的水膜,周遭的景象瞬間變幻。
我們並未進入一個實體的大廳,而是來到了一片……無法用言語形容的“意識空間”。這裡沒有上下左右,隻有無儘流淌的、由知識和規則構成的璀璨星河,無數星塵光點在其中沉浮、閃爍,如同思維的神經元。一個由更加凝聚的星塵光點構成的、模糊的人形輪廓,正靜靜地懸浮在“星河”的中央,等待著我們。
星塵低語者的真容,終於出現在我們麵前。
或者說,是他們願意展示給我們看的形態。)
深空中的第一次正式接觸,就在這片超越物質形態的規則意識空間中,悄然開始。
喜歡倒影錯層請大家收藏:()倒影錯層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