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環鍛造者”的通訊請求,如同投入平靜湖麵的又一顆石子,在新生界域高層激起了新的漣漪。一個未知的、自稱專注於“技術”與“鍛造”的盟約成員,主動提出交換關於邏輯方舟殘骸的解析技術。這誘惑巨大,風險亦然。
核心密室內,爭論再起。
“不能相信他們!”一位以謹慎著稱的長老態度堅決,“我們對外界一無所知!這所謂的‘鍛造者’,焉知不是金石議會的又一個偽裝?邏輯方舟的殘骸蘊含的價值太大,絕不能輕易交出!”
林曉則代表了另一種聲音,帶著科研者的熱切:“長老,正因我們不了解,才更需要交流!艾莉的解析工作因核心受損進展緩慢,僅靠我們自身,可能數十年都無法完全破解方舟的秘密。而金石議會留給我們的時間,可能遠遠不夠!這是一次加速我們技術發展的機會,哪怕隻有萬分之一的可信度,也值得冒險嘗試!”
艾莉的投影在低功耗模式下閃爍著微光,她的分析相對客觀:“根據通訊協議與標識符分析,該信號與已知金石議會模式匹配度低於百分之零點三。但其技術層級極高,加密方式與觀測者議會遺產存在部分相似性。風險與機遇並存。”
所有人的目光最終投向了我。洛璃仍在沉眠,決策的重擔落在我肩上。
我感受著體內那緩慢恢複、卻依舊帶著隱痛的變量之力,又想起李琟艦長他們融入混沌光海時那份決絕。固步自封是死路,盲目冒進亦是死路。
“回應他們。”我做出了決定,聲音沉穩,“但必須謹慎。艾莉,以我的名義回複:新生界域有意進行有限度的技術交流。但交流必須在指定中立區域進行,采用最高等級的信息加密與隔離措施。初次接觸,僅限於非核心的數據樣本與理論框架交換,不涉及實體殘骸。”
“明白。正在構建加密回複信息流。”艾莉立刻執行。
信息發送後,是短暫的等待。每一秒都仿佛被拉長。終於,來自“星環鍛造者”的回複抵達,乾脆利落:
“條件……接受。”
“中立坐標……確認。”
“加密協議……升級完成。”
“首次交換物:我方提供‘邏輯核心基礎架構解析模型簡化版)’;需求你方提供‘邏輯方舟外部裝甲規則侵蝕數據樣本’及‘混沌光海基礎規則波動圖譜非核心)’。”
“交換……即刻開始。”
對方接受了我們的條件,並且直接提出了具體的交換內容。他們要方舟外部數據和……混沌光海的信息?
沒有時間猶豫,我示意艾莉執行。一份經過嚴格脫敏處理的、關於邏輯方舟裝甲如何被混沌光海規則侵蝕的數據包,以及一份記錄了光海最表層、最基礎規則波動的圖譜,被加密發送了出去。
幾乎在同時,一股龐大而結構嚴謹的信息流,沿著盟約通道湧入。艾莉立刻調動所有可用算力進行接收、解密與初步分析。
當那份名為“邏輯核心基礎架構解析模型簡化版)”的信息被展開時,即便是以艾莉的理性,也出現了一絲微不可察的波動。
精妙!超越想象的精妙!
這份模型雖然隻是基礎框架,卻清晰地揭示了金石議會邏輯造物的核心運行原理——一種基於“多維邏輯弦”與“動態公理集”的、近乎完美的自洽體係。它解釋了邏輯方舟為何能擁有如此強大的規則乾涉能力,也隱隱指出了其可能存在的弱點:過於追求絕對自洽,導致其對體係外的“不可判定命題”和“高階悖論”缺乏有效的處理機製。這正好印證了我們之前利用悖論成功乾擾它們的戰鬥經曆!
這份模型的價值,遠超我們提供的那兩份數據!它為我們逆向工程邏輯方舟殘骸,乃至未來設計針對金石議會的武器,提供了至關重要的理論基石!
“星環鍛造者……他們似乎……真的專注於‘技術’本身。”林曉看著那複雜的模型,眼中充滿了震撼與求知欲,“他們對混沌光海的興趣,可能也是出於純粹的研究目的。”
第一次接觸,有驚無險,並且收獲巨大。一個潛在的、強大的技術盟友似乎出現了。
然而,就在我們初步消化這份厚禮時,對“混沌光海”的深入研究,卻帶來了一個意想不到的、甚至有些驚悚的發現。
負責監控光海演化的研究小組報告,在光海的深處,那些不斷生滅的規則幻影中,開始偶爾出現一些……極其短暫、卻結構清晰的、類似於“邏輯方舟內部結構”的影像片段!甚至有一次,捕捉到了一閃而過的、類似金石議會那種暗金色邏輯符文的閃光!
起初以為是觀測誤差或規則擾動產生的巧合。但隨著監測的持續,這種現象出現的頻率雖然很低,卻呈現出一定的規律性,仿佛光海正在……消化、學習、甚至……模擬它所吞噬的那兩艘邏輯方舟的規則特征!
這個消息讓所有知情者脊背發涼。
混沌光海,這個因犧牲而誕生的奇跡,這個被視為未來希望之源的規則奇觀,其內部竟然正在孕育著“敵人”的影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無需過度恐慌。”艾莉在分析了大量數據後,給出了相對冷靜的判斷,“這更可能是一種基於變量之力的‘規則同化’與‘信息重構’過程。光海並非在複活敵人,而是在吸收、分解其規則結構,將其轉化為自身演化的一部分。這過程可能產生不可預知的變異,但也可能……讓我們能夠以另一種形式,‘理解’並‘掌控’金石議會的力量。”
仿佛是印證艾莉的判斷,在一次大膽的引導實驗中,林曉小組嘗試將一絲蘊含著變量之力的意識,小心翼翼地探入一片剛剛浮現出邏輯方舟內部結構幻影的光海區域。
刹那間,那研究員仿佛穿越了時空,置身於一個由冰冷邏輯構成的龐大迷宮之中!他“看”到了無數流轉的暗金色數據流,感受到了那絕對秩序帶來的壓迫感,但也清晰地感知到了其中幾個關鍵的、因為與混沌光海規則衝突而變得不穩定的“邏輯節點”!
當他意識回歸後,憑借著這份獨特的“體驗”,研究團隊成功定位了那兩艘真實殘骸中,幾個之前一直無法破解的、處於休眠狀態的核心數據存儲單元!
光海,不僅僅是一個力量之源,更可能成為一個……活的、能夠輔助我們解析萬物的規則透鏡!
希望與危機,再次以一種奇特的方式交織在一起。
與“星環鍛造者”的交流渠道保持開放,後續又進行了數次有限的信息交換,雙方都保持著謹慎的默契。我們獲得了更多關於高等文明科技樹的知識碎片,而對方似乎對我們提供的、關於變量之力和混沌光海的獨特數據極為感興趣。
新生界域,在戰爭的創傷中,艱難地吸收著養分,探索著一條前所未有的道路——一邊借助外力加速理解敵人,一邊挖掘內部潛力孕育著可能超越敵人的力量。
洛璃在沉睡數月後,終於蘇醒。她的破曉之心光芒更加內斂深邃,仿佛經曆了一場洗禮。在得知後續的一切後,她靜靜感受著那片混沌光海,輕聲道:“毀滅與新生,秩序與混沌,過去與未來……一切對立,似乎都在這片光海中交織、融合。這或許,就是‘變量’的真諦——不是非此即彼,而是……包容一切的演化。”
我站在她身邊,看著那片變幻莫測的光海,感受著體內與光海隱隱共鳴的變量之力。
“星環鍛造者想要技術,金石議會想要我們的變量,光海在吞噬和學習……”我緩緩道,“我們仿佛成了風暴的中心,被各方力量拉扯。”
“但這也意味著,我們擁有了選擇的資格。”洛璃轉頭看我,金眸中倒映著星海與光輝,“是成為他人棋盤上的棋子,還是……利用這一切,跳出棋盤,成為執棋者之一?”
她的目光,投向了那兩艘沉寂的邏輯方舟殘骸,投向了那片蘊含無限可能的光海,最終,投向了遙遠星空中,“星環鍛造者”所在的方向。
新的征程,已然鋪開。
而這一次,新生界域將不再僅僅是被動應對的文明。
他們將手握變量之火,眼觀星海格局,
嘗試著,去塑造屬於自己的……
命運軌跡。
喜歡倒影錯層請大家收藏:()倒影錯層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