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凡剛要離開,街尾的"玉潤軒"門口,一個穿牛仔服的小夥子舉著個瓷瓶跑過來:
"陳大師!陳大師!您幫我看看這個!"
小夥子叫小周,是上個月才來古玩街擺攤的新手!
臉曬得黝黑,手裡捧著個青釉瓷瓶,瓶身上刻著纏枝牡丹:
"我昨天從一個老頭手裡收的,他說這是宋代官窯的,要我三千塊……"
陳凡接過瓷瓶,指尖剛碰到瓶身,就皺起了眉……
這瓶子的釉麵太亮了,像塗了層油,沒有宋代官窯那種"酥光";
再看底款,"大宋官窯"四個字刻得歪歪扭扭,像用指甲劃的。
"小周,"陳凡把瓷瓶放下:
"這是現代仿品。"他指著瓶身的釉麵:
"宋代官窯的釉是"石灰堿釉",燒出來會有細密的開片,你這瓶子沒有,是用的化學釉。"
他又拿起放大鏡:"你看這個氣泡,現代瓷的氣泡又大又圓,宋代的則是細小的"魚子泡"。"
小周的臉一下子紅了:"我……我就是想賺點錢,沒想到被騙了……"
陳凡拍了拍他的肩膀:"沒事,誰剛開始都吃過虧。"
他從口袋裡掏出個小本子,寫下幾個字:
"看氣泡、辨釉光、查底款……這三個是鑒彆宋代瓷器的關鍵,你記著。"
小周捧著本子,像捧著塊寶貝:"謝謝陳大師!我以後再也不瞎收了!"
一上午的時間,陳凡幾乎走遍了整條古玩街。
王大姐的糖油果子、張老板的道歉煙、小李的和田玉、小周的本子……
這些看似瑣碎的細節,像一根根線,把陳凡和古玩街的攤販們連在了一起。
他不是真的"大師",隻是比彆人多懂一點鑒寶的知識;
他不想當什麼"神瞳",隻是想幫這些靠古玩吃飯的人,少走點彎路。
中午,陳凡坐在"福瑞瓷坊"的門檻上,吃著王大姐的糖油果子。
王大姐擦著桌子,笑著說:"陳大師,您現在可是我們古玩街的活招牌;
昨天有個上京來的藏家,問我"陳大師在不在",說要找您鑒定個瓷器。"
"上京來的?"陳凡嚼著糖油果子,含糊地問。
"是啊,"王大姐壓低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