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2000萬左右的毛利潤,再過半個月金融公司就能攢夠1300萬。
對於這年代的香江富豪來說,也算是相當有實力了。
可是遠水救不了近火,馬龍現在急著用錢,1300萬馬上就要用。
等用完這筆錢後,水泥廠、金融公司、戲院、影視公司、吊扇廠,也都需要錢來發展。
再過幾個月,等碼頭生意發展起來,漁業、海鮮貿易、物流公司也需要繼續投錢。
緊接著就是海鮮舫和酒樓,都需要馬龍大筆大筆資金投入。
馬龍旗下公司的盈利能力會變得越來越強,卻也需要源源不斷的提供資金,促進公司的發展。
簡而言之,繼續按照現在這樣,按部就班的發展,最近一兩年時間,馬龍都將處於極度缺錢的狀態。
特彆是明年,等到股市回暖,馬龍又需要籌集上億資金,爭取在股市裡大賺一筆。
如果有機會的話,倒是可以趁著一些優質上市公司股價偏低,暗中收購一部分股份,甚至將彆人的家產,鳩占鵲巢,化為己有。
這麼算下來,未來一年時間,他需要的資金,更是一筆天文數字。
“該從哪裡賺錢呢?”
馬龍皺著眉頭,在辦公室裡來回踱步,苦苦思索著解決辦法。
“如果旗下有上市公司倒是好辦,直接增發新股,找股民籌集資金就完事了。
可偏偏,我手頭沒有一家上市公司,沒法在股市裡圈到錢。
至於拿剛剛創建起來的公司,找銀行抵押貸款。
沒有流水,恐怕也貸不到多少錢。
還有發行債券,也需要依托於銀行。
我們家在銀行方麵沒有熟人,恐怕也很難行得通。”
馬龍絞儘腦汁,想了不少辦法,但相繼被自己否定掉了。
這兩年,全香江的公司都難以籌錢。
馬龍能想到的辦法,其他人恐怕早就想過,嘗試過了,但都沒能搞到錢。
所以說,想要重新開源,想要從某些地方搞些錢,並沒有那麼簡單。
馬龍倒是有一個壓箱底的辦法——找王德揮借錢。
但是,馬龍心裡很清楚,王德揮意屬馬龍跟他做房地產生意,而不是借錢給馬龍搞其他有的沒的。
馬龍如果借錢搞其他生意,不管成與不成,都會消耗一定人情。
而這個世界上,最難還的就是人情債。
王德揮無兒無女,生活節儉。馬龍還真不知道,以後該如何報答王德揮。
正是因此,不到萬不得已,馬龍不會輕易的找王德揮借錢。
“一人計短,二人計長!我還是找我的手下們,集思廣益吧!”
馬龍閉門造車了一段時間後,痛定思痛,不斷打電話搖人,從旗下絕大多數公司,叫來一兩個手下。
因為都是從係統召喚出來的人才,馬龍也不擔心泄密。
在關上辦公室的大門後,馬龍立刻對這群心腹,透露了眼下遭遇的苦惱:“如此如此,這般這般。”
“你們有什麼想法沒有?”
馬龍問完之後,辦公室裡好幾秒鐘都沒人回話。
就當馬龍準備繼續提問的時候,有一名手下自告奮勇,往馬龍跟前一站。
馬龍看了一下,他好像是餐飲公司的管理層。
這是馬龍後來發展餐飲業,完成支線任務,係統獎勵的10名餐飲業管理人才之一。
“你有什麼好的辦法?彆是又找我要錢的。”
馬龍提前下通知,防止對方一開口就要錢。
就像早上的紡織廠管理層,說是為了幫他賺錢,結果就是一張口就要幾百萬,用於購買噴氣織機。
餐飲公司管理層聞此,皺著眉頭打趣道:“老板,你這不是為難我嗎?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你難道不清楚,想要賺錢,就需要先投上一筆錢嗎?
如果不花錢就能賺錢,那不就成無本買賣了嗎?
短時間內籌幾百萬?即便是搶銀行,恐怕也沒那麼多現金!”
“彆貧嘴了,先說說你的法子。”馬龍打斷了對方的話,示意他快點說出他的電子。
餐飲公司管理層見馬龍急了,連忙認真起來:“我的辦法很簡單,就是去年宵市場賺上一筆。”
“年宵市場?”馬龍聞此下意識問道,不過很快,腦子裡就浮現了相關的記憶。
前世馬龍沒聽說過年宵市場,但此刻這具身體,對年宵市場倒是有一些了解。
馬龍正回顧著“本身”的記憶,與此同時餐飲公司的管理層也將年宵市場做了一個詳細的介紹。
“老板,這不是再過半個月就要過年了嗎?
這不,一年一度的年宵市場也要開啟啦!
年宵就相當於是專門用於慶祝過年的廟會。
按照香江的習俗,每年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到正月初一早上,都會由市政總署牽頭舉辦年宵市場。
屆時,香江幾百萬人,幾乎都會走出家門,抵達各地的年宵市場,購買年花、年貨,準備過年。
因為年宵一年就一次,人流卻非常多,還容易產生大量生活垃圾,所以基本上都在戶外進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全香江最大的年宵市場就在銅鑼灣的維多利亞公園舉辦。
提起年宵,香江老百姓往往隻會提維園年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