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諸位蒞臨海榮紡紗廠,在下不勝榮幸。
接下來將由這位張總,帶諸位參觀工廠。
稍後有什麼意見或想法,可以來廠長辦公室商談。”
經過馬龍的一番努力,總算將一部分南越滬圈華商,邀請到了自己的紡紗廠。
古人雲,欲將取之,必先與之。
馬龍想要從他們兜裡掏錢,就必須要讓他們看到切實可行的賺錢路子。
有一說一,此次來參觀海榮紡紗廠的,基本上都是在南越那邊經營過紡織業生意的行家。
南越的紡織業也挺發達的,畢竟人工比香江還要便宜。
不過機器設備方麵,大多是法國當年殖民南越,遺留下來的老舊機器。
即便有一些眼光不錯的,在前些年購買了小日子生產的二手紡織設備,也比不過海榮紡紗廠的新設備。
如今海榮紡紗廠可不止有捷克產的第二代氣流紡生產線,剛剛還購買了一批捷克最新款的噴氣織機。
再加上海榮紡紗廠有大量紡織行業的初級人才和中級人才,技術含量杠杠的!
新設備,新技術!海榮紡紗廠除了規模小了一點之外,完全已經達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這可不是坐井觀天的南越紡織商人,能比得上的。
商人能夠賺多少錢,往往是由他們的眼界決定的。
這一次,馬龍就要帶南越滬圈華商,開拓一下國際視野。
讓他們見識一下,什麼叫做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什麼是來自技術代差的碾壓!
當他們親眼目睹,在同樣的人工,同樣的原料的條件下,海榮紡紗廠的紡紗、織布效率,是他們紡紗廠的兩三倍。
他們還能無動於衷嗎?
馬龍很期待他們接下來的反應。
……
海榮紡紗廠,氣流紡生產車間。
“張總,這車間跟之前那幾個貌似不同一樣?”
“那邊的機器怎麼沒人操作?難道已經實現自動化了嗎?”
“這些設備看上去都很新,保養的非常好哇,不知道是哪個國家產的?”
“張總能不能透露一下,這間車間一天能產多少棉線?”
明明都是大老板,結果走進氣流紡生產車間,就跟劉姥姥進大觀園一樣。
毫無疑問,這種專業化的氣流紡生產車間,他們也是第一次見到,故而覺得特彆新奇,特彆震撼。
對於大家不斷發出的提問,身為紡紗廠10名管理人才之一的張總,耐心的做出回答。
“這裡是公司的氣流紡生產車間,而之前是普通車間。
我們公司用的是捷克剛剛研發的第二代氣流紡生產設備,該設備對生產環境有著嚴格的要求。
諸位應該對氣流紡有一些了解,不了解也沒關係,我稍微講解一下。
氣流紡紗技術是靠氣流假撚。
一旦機器內部粉塵和雜質積攢過多,假撚頭就容易出現繞花的現象,進而增加棉線斷頭次數。
如果生產車間內溫濕度過大,開鬆不良,棉結增多;過小,容易造成飛花,附入棉條後產生棉結,同樣會增加棉線斷頭次數。
為了減少斷頭率,減少生產成本,增加生產效率。
氣流紡的生產車間需要保持一定的清潔度,溫度,濕度。
至於剛才有人提到的,為什麼一部分設備沒有工人操作?
那是因為這第二代氣流紡,屬於半自動設備,可以大大降低對人工的需求。
歐洲的技術比我們東南亞要先進不少,小日子雖然也生產氣流紡設備,但比人家差了一代。
大家應該也知道,歐洲因為經曆了兩次世界大戰,比較缺人工,人工的費用比較大。
所以,歐洲企業研發新設備,主要就是為了節省人工,從而實現降本增效。
如今氣流紡技術已經發展到半自動,我想再過個十幾二十年,就能實現全自動了。
這也是香江紡織行業的未來。
隨著經濟發展,工人的工資必然會水漲船高。
等到香江紡織業人工低廉的優勢不複存在。
香江紡織業若還是想要在全世界保持一定競爭力,就必須要靠全新的生產設備來節約成本。”
張總剛把話說完,身邊就響起一陣讚揚聲。
“好,說的好!”
“有道理!”
“專業啊!”
“張總說得對!”
“有眼光,有見解!”
南越滬圈華商在讚美張總的同時,心中對馬龍的評價,也提高了好幾個等級。
“馬龍不是海盛社太子爺嗎?他創辦的工廠,怎麼這麼專業,這麼先進,這麼有實力?”
“小小的一個紡紗廠,居然有這等人才?
難怪包玉鋼邀請的是馬龍,而不是他爹。
原來馬龍並不是靠投胎,才得到包玉鋼賞識,而是有真才實學啊!”
“這麼先進的設備,全香江恐怕也沒多少吧?馬龍這個人,真不簡單呐!”
“看來,想要在香江辦紡織廠,還真離不開馬龍啦。
請君入甕,欲擒故縱!
小小年紀,算計倒是不小。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得了,這錢是他該賺的!
先跟他搞好消息,賣一批設備,將廠子搭建起來再說。”
“馬龍這後生,真是不得了!”
大家對馬龍的感觀發生變化,同時認可馬龍創辦紡紗廠的理念後,這便立刻行動起來。
“張總,不好意思,請問貴公司的廁所在哪裡?我想要去方便一下。”
人有三急,張總也表示理解,於是立刻給客商指點工廠廁所的位置。
“在那邊,要不要我派個人給你帶路?”
“行啊,那我快去快回。”
“啊呀,張總,我也出去方便一下。”
兩名客商前腳後步離開了氣流紡生產車間。
剩下的南越滬圈華商,有人發現情況不對,急中生智道:“張總,我煙癮犯了,想要出去吸根煙。”
張總聞此,立刻提醒道:“不好意思,咱們這裡是紡紗廠,是不允許吸煙的。”
“對不起,對不起。那我去工廠外麵。”
說完,人就急匆匆的離開了這裡。
張總的“沒關係”剛說出口,人家就轉身消失不見。
“怎麼回事?怎麼都出了?”
接二連三的有人離開,其他南越滬圈華商,也會覺得莫名其妙。
“不好,壞了!”
“那三個陰險小人!”
“張總,貴廠的廠長辦公室在哪?”
其他人想明白後,爭先恐後離開生產車間,直奔廠長辦公室而去。
本來,這些人當中,還有人比較天真,覺得購買氣流紡設備可以找張總幫忙。
過去他們開辦公司,也遇到過其他公司高管,私下裡接私活的。
但是,真正聰明的人,從一開始就想通了。
他們應馬龍邀請而來,才有了今日的所見所聞。
而馬龍是什麼身份?除了是這座紡紗廠的老板,還是海盛社太子爺!
馬龍精明能乾,黑白通吃!
這次邀請他們過來,說白了,就看上了他們兜裡的錢。
吃定他們啦!
至於馬龍派張總陪同他們參觀紡紗廠新舊兩種生產車間,也是為了向他們展示肌肉,體現技術革新帶來優勢。
事先,馬龍已經料定,看完這一切,他們就會忍不住想要搞以第二代氣流紡為主的紡紗廠。
屆時,他們也必然會請托馬龍,幫忙購買相關設備。
馬龍能夠放心大膽的派張總陪同大家,也是確信張總不會對他不利。
所以,想要新設備,開辦新式紡紗廠,找張總幫忙是沒什麼用的。
張總能耐再強,不還是給馬龍打工?
馬龍為什麼早早回辦公室?不就是玩一出欲擒故縱,薑太公釣魚願者上鉤的把戲嗎?
馬龍既然將戲台搭好了,他們這些演員,也不得不客隨主便,登台亮相,逢場作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