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這麼多訂單,捷克那邊做大半年也做不完。
這筆錢與其被外國人賺走,不如投入到氣流紡自我研發的項目中。
即便隻是承接一小部分訂單,也夠養活紡織機械廠了!”
馬龍本來隻是跟紡紗廠的手下提一嘴,炫耀一下自己靠兩頭吃,賺了800萬美元。
誰曾想,手下們倒是挺大膽,準備提前搞紡織機械廠,自我研發、製造氣流紡生產設備。
當初手下們提議購買全新的氣流紡生產線,就曾提過一嘴,等吃透了人家的技術,就能自我研發。
誰知道,獲得全新的氣流紡生產線才半個月的時間,就已經有想法——彼可取而代之。
“技術方麵成熟嗎?你們有信心仿製生產線嗎?”
紡織機械是機械製造業當中的一種,從事紡織機械行業,需要深度融合紡織加工、機械製造等多學科知識。
單單精通紡織方麵的知識,可沒辦法仿造氣流紡生產線。
“老板,技術上並沒有太大的問題。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將生產線所有零件的圖紙都畫出來,然後找機械加工廠代加工。
等零件湊齊後,我們自己組裝就行。
如今氣流紡技術才發展到第二代,涉及的傳感技術,自動化控製與信息技術並不多。
仿造氣流紡生產線對我們而言,難度並不是很大。
但是,仿造的肯定沒有正品好用。
代工的零件,因為材質和技術,必然存在不小的誤差。
所以,我們建議自行創辦紡織機械廠。
即便零件存在誤差,組裝後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也能及時發現,及時調整,及時解決。
而且,仿製生產線,最大的問題還是產權、專利方麵。
我們想要繞過一些專利,就必須要有我們自己的機械加工車間和技術研發車間。”
聽到手下這麼說,馬龍立刻拍板決定:“那就開搞!”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既然早晚要走上氣流紡自研路線,那自然是早一點搞比晚一點要搞好。
趁著現階段賺到錢了,馬龍也不介意在紡織業這一塊,多投入一些。
而且,考慮到香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紡織服裝生產基地,有大量紡織工廠,需要先進的紡織生產設備更新換代,提高盈利能力。
再者,三五年後,內地市場又會對香江開放。
經營紡織機械廠,無疑是一本萬利的生意。
不過,從實際出發,馬龍還是仔細的向手下們詢問了一下:“搞這些大概要花多少錢?
我們自己的氣流紡設備,大概什麼時候能夠生產出來?
專利方麵是否能夠繞過去?還是說需要正常支付一些專利費?”
技工貿還是貿工技,這是一對老生常談的話題。
其中最關鍵的就是成本問題。
馬龍是商人,做生意以利為先,必須考慮成本。
要是剛賺的800萬美元,也就是4000萬港幣,都不夠用。
那麼,紡織機械廠,自研氣流紡,還是先緩一緩,等以後有錢再搞。
“老板,單單是仿造捷克的第二代氣流紡生產線,大概花個兩三百萬就能看到樣品。
從無到有創辦紡織機械廠,大概也需要兩三百萬。
自研氣流紡,繞過大部分專利,這就有一些難度。
照我個人估計,至少要兩三千萬港幣,才能見效!
不過,相比較這次萬港幣的訂單總額,這也隻能算是一筆小錢。
等做完這筆單子,肯定是有的賺的。”
聽完手下的推測,馬龍點了點頭道:“還行,那就按照你們的想法去做吧!
我全力支持你們。
不過,事先跟你們說清楚,我隻能給你們,我們廠自己的訂單。
外人的訂單我還是準備交給捷克那邊做。
這不是不信任你們,而是關乎我自己的信用。
無論仿造生產線,未來的質量是否超越正品,我都不能賣假冒偽劣產品給我的顧客。”
沒有人願意拿自己的錢,給彆人練手。
馬龍現在創辦紡織機械廠,外人花點時間,也不難打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