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老板!”
“報告老板,我們不辛苦!”
要知道,餐飲公司的員工,入職時間大多不超過一個月,年終獎卻能拿兩個月的工資!
任誰遇上這樣的老板,都會對老板感恩戴德。
“過會兒你們可以跟維園年宵市場的員工說一聲,不過最好不要影響他們的工作。”
馬龍補充說道。
眾人聞此,士氣高昂,異口同聲道:“好的,老板!”
“那你們忙吧,我就不打擾了。”
視察完畢後,就沒馬龍什麼事了,馬龍也準備回紡紗廠,處理其他工作。
然而此時,卻有一名員工站了出來,叫住即將離開的馬龍。
“老板,你最好回咱們公司一趟。
我估計公司的人手會不夠用。
你最好能去其他公司調一批人手過來幫忙。
今天才維園年宵市場開市的第一天,公司的人手就已經捉襟見肘了。
真正忙碌的還在後麵,除夕和大年初一,我們這些人恐怕是頂不住的。”
經過此人的提醒,馬龍臨時改變了想法,準備去餐飲公司那邊了解了一下情況。
實際上,馬龍旗下有三個餐飲公司。
第一個是最初賣盒飯的餐飲公司,公司員工基本上被列入主業社團裡。
第二個就是如今做盒飯,研發各類小吃,在維園年宵市場擺攤的餐飲公司。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最後一個是前不久為海盛社開辦的餐飲公司,準備做酒樓,飯店,海鮮舫生意。
其他兩家餐飲公司,人手也不少。
抽調一批廚師,即便不能臨陣磨槍,掌握各類小吃的烹飪技巧來維園頂班。
也能幫忙在餐飲公司後廚燒一些菜,滿足每日的盒飯生意需求。
除此之外,維園這邊還缺打雜、運貨的人手。
多來一些人幫忙,肯定不是什麼壞事。
馬龍也是個行動派,沒過多久就開車抵達餐飲公司。
找公司管理了解情況後,才明白維園年宵市場的生意到底有多大,公司此時到底有多忙碌。
維園那邊,除了中轉站的十幾個雜工之外,維園裡麵還有48名在攤位上忙忙碌碌的廚師。
簡單的說,一個熟食檔口有12名廚師,檔口的每一麵有3個小攤位,分彆製作3種不同的小吃。
再說公司這邊,後廚還有60多個廚師,加班加點的烹飪各類小吃,提前製作成半成品,以便到維園那邊,在短時間內“現做現吃”。
聽完公司高管的彙報,馬龍這才明白,原來預製菜早就有了。
區彆就在於,食材新不新鮮,有沒有加科技與狠活。
在快節奏的時代,想要在更短的時間內品嘗到美食,預製菜是無法避免的。
而這種後廚加工,前廳現做的方式,也確實能夠大大加快烹飪效率,增加公司的營收。
通過食材的消耗情況來估算。
今天早上,不到兩個小時的時間,維園年宵的熟食檔口,已經賣了四五萬塊錢的小吃。
粗略估算早上出攤的盈利,至少也有兩萬塊。
要知道,接下來還有中午,傍晚,深夜這幾個吃飯的時間段呢!
這樣算下來,一天少說能有二三十萬進賬,毛利率超過十萬!
雖然還不能跟盒飯生意相比,但也大大提升了公司盈利能力。
更何況,這次維園年宵市場擺攤,是為接下來進軍中環、灣仔、尖沙咀的小吃連鎖店預熱。
單單維園年宵市場四個熟食檔口,一天下來就有二三十萬的營收。
等以後小吃連鎖店開遍維多利亞港兩岸,日流水不得超過百萬啊?
毫無疑問,這又是一頭現金奶牛!
不過,想要在鞏固盒飯生意的同時,兼顧小吃生意,餐飲公司的廚師又顯得不夠用了。
眼下,馬龍的餐飲公司就經曆了這種幸福的麻煩——雖然賺錢,卻也忙碌。
馬龍不得不臨時從其他兩家餐飲公司,調集一批人手過來幫忙。
好在,維園年宵市場那邊有早中晚高峰。
早上過了9點,客流量就銳減,前來品嘗小吃的遊客也少了不少。
維園年宵市場熟食檔口內的廚師,終於可以緩一波,喝喝水,聊聊天什麼的。
要不然,忙活一個白天,腳不沾地,也能累死個人。
至於負責上夜班的廚師,淩晨兩點就要準時收攤,工作強度倒是不大,工作時長也不算特彆長。
相對而言,還是要比上日班的同事要輕鬆不少。
馬龍解決完餐飲公司這邊的事情,很快又前往紡紗廠。
結果,紡紗廠也有一樁麻煩需要馬龍親自解決……
喜歡南洋財閥:從香江製衣廠開始請大家收藏:()南洋財閥:從香江製衣廠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