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先,馬龍有過不少設想。
談崩了,大吵一頓,甚至一言不合開戰。
或者是生意不做了,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不曾想,也就短短幾個小時的工夫,賣魚強就拿著幾份合同,回來找馬龍簽字。
怎麼談判進展的如此順利?
那麼,之前是誰在跟馬龍裝逼?
難道說,這裡麵是賣魚強在搬弄是非?以便現在找馬龍邀功?
經過一番了解,馬龍從賣魚強口中,得知了事情大致的經過。
談判起初,全字頭幾家社團的話事人,也跟賣魚強大吵大鬨的一番。
賣魚強見勢不妙,腳底抹油,提前撤了。
沒想到,有幾家全字頭的社團話事人卻追了出來。
賣魚強還以為要被人留下來了,誰曾想人家主動滑跪,表示要跟海鮮貿易公司簽合同。
有人做了帶投大哥,其他人也就沒什麼骨氣了,相繼做出了“俺也一樣”的決定。
最終,賣魚強拿回來幾份訂單合同不說,還美滋滋的吃了一頓大餐。
隻能說,形勢比人強,幾家全字頭社團,終究還是對現實做出了妥協。
值得一提的是,這件事對賣魚強而言,也顯得過於離奇,過於匪夷所思。
上一秒還有人在罵娘,下一秒就有人說要簽賣身合同,出賣社團和漁民的利益。
偏偏,人家還是社團的話事人。
偏偏,有人帶頭這麼做後,其他人也跟著照做了。
這事情把賣魚強搞懵逼!
也是因為全字頭幾家社團的話事人滑跪的太快,讓賣魚強擔心裡麵有詐,不得不回來找馬龍做決定。
賣魚強雖然代表海鮮貿易公司,跟全字頭幾家社團的話事人簽訂了合同。
但因為事先沒有做好簽合同的準備,沒有將公司的公章帶過去,合同上並沒有蓋章。
從社團的角度出發,兩邊已經達成了生意合作。
從公司角度出發,這份合同並不受法律認可、保護。
“老板,合同沒問題。”
合同到手了,馬龍也找手下查了一下合同。
發現裡麵確實沒什麼問題,頂多就是合同內容比較簡單。
價格也確認過了,確實便宜了不少,比賣魚強找漁民直接收海鮮還要便宜。
確認全字頭那邊並沒有耍花招,馬龍也被這出鬨劇,搞得哭笑不得。
一開始想要跟人家好好做生意,公平對待,人家趾高氣揚。
現在想要翻臉,人家反而卑躬屈膝。
這不禁讓馬龍想起狄閣老的經典台詞——前倨而後恭,思之令人發笑!
隻能說,這就是人性!
一開始全字頭那邊還以為海盛社有求於他們,需要他們手裡的海鮮,所以有些自以為是,自視甚高。
等發現海盛社不需要他們的海鮮,而他們拒絕這筆生意,漁民們的海鮮就隻能爛在船艙裡。
到時候,他們不但沒了海鮮這樁生意,社團的根基也會隨之化為烏有。
畢竟,漁民是純樸的,也是狡黠的。
為了生存,人家可以自己裡找海盛社談,而不是一定要靠全字頭社團謀生。
所以,沒等海盛社出招,部分全字頭社團的話事人,就因為社團有可能出現的內亂,提前見好就收,跪下來要飯吃。
而其他全字頭社團的話事人,也擔心三個和尚沒水吃,立刻選擇認慫。
或許,這也是因為東管幫早已將他們訓化好的緣故,所以馬龍拿捏他們,顯得如此簡單。
合夥做生意,55分成的情況本就是極少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