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錢?馬龍你來真的啊?”
馬龍身邊的大佬們,聽到馬龍這麼說,紛紛對馬龍側目。
此前大家瞎起哄,讓馬龍跟怡和在成衣出口配額拍賣會上大戰一場。
現在馬龍提出自己即將彈儘糧絕,急需大家的幫助,故而提出了借錢的請求。
而且,借錢這種事情,本來就是他們先開口提出來的。
正所謂,自己裝的比,跪著也要裝完。
如今馬龍聽信他們的話,都準備背水一戰啦!
到了這個份上,他們這些之前在一旁挑唆的人,眼下怎能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呢?
都是有頭有臉的人,自然丟不起這個臉。
於是乎,沒有一人例外,大家紛紛慷慨解囊,借了馬龍百八十萬。
即便是榮知權這類國字號紡織廠的總經理,也以公司的名義,暫借了馬龍一百萬。
當然了,這一切都隻停留在口頭上。
大家隻是在嘴巴上說過,要借馬龍一百萬,借一百五十萬,借兩百萬。
畢竟現在成衣出口配額拍賣會還在進行當中,根本沒時間去銀行轉賬。
至於掏出支票簿,用支票支付。
這就涉及到一個問題,支票賬戶是公司賬戶還是個人賬戶。
個人賬戶的話,通常身價上億的香江大亨,個人賬戶裡也沒幾百萬現金。
人家開支票,都是幾萬幾萬的數目,一下子開出一百萬,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要知道,一億左右產值的製造業企業,能有一兩千萬的現金已經算不錯了。
像和記這樣幾十億市值的四大洋行,也因為虧了一個多億,資金鏈斷裂,麵臨破產危機。
所以,表麵風光的大老板,往往看著很有錢,實際上手頭上沒什麼錢。
平時大宗交易,都是花公司的錢。
像百萬級彆的支出,也隻能走公司賬戶。
而公司賬戶的話,開支票又需要經過財務的審核。
換而言之,即便開出支票來,沒有財務審核,沒有財務蓋章,也隻是空頭支票。
為了避免大家說空話,事後不認賬,馬龍必須想個法子,將借錢的事情徹底敲定下來。
然而在這個時候,怡和那邊的競拍者再次舉起了手中的5號競拍號牌。
“58萬!感謝5號貴賓出價58萬!
還有沒有再加一口的?
58萬!目前5號貴賓出到了58萬!”
拍賣師見怡和再度出手,示意過怡和那邊的競拍人後,又轉頭看向馬龍。
馬龍正準備將借錢的事徹底敲定下來,剛想開口說點什麼,也被這種事情打岔。
“馬龍,該你啦!”
“是啊,我們都把錢借給你啦!”
“彆丟分!”
在眾人的起哄下,馬龍隻能再度舉牌。
“7號貴賓出價59萬!感謝7號貴賓!
是不是還能加上一口?
60萬?60萬有沒有?”
馬龍和怡和已經打起來了,拍賣師也是不斷拱火,希望怡和再度出手,抬一抬價格。
隻不過,去年一組成衣出口配額的均價也就58萬。
雖說有小地區的出口配額拉低了均價,但是小地區配額占比不到10,對均價的影響並不大。
成衣出口配額的大頭還是美國和歐共體。
單以去年歐共體成衣出口配額的成交價來說,基本上都在55萬到57萬之間。
今年香江紡織業受到石油危機影響——主要是原料、電費、航運價格上漲,導致紡織業製造成本和出口成本進一步增加。
在市場不景氣的情況下,港英政府這邊還提供了更多的出口配額。
即便是怡和,這種時候也不得不考慮成衣出口配額的成本問題。
所以,此前馬龍競價到55萬,現場無一人願意繼續加價。
直至怡和作為四大洋行之首,礙於麵子不得不出麵與馬龍相爭,這才親自下場,跟馬龍做過一場。
可問題是,麵子能值幾個錢?
給馬龍提了兩次價,讓馬龍吃個悶虧,也算可以了。
要是繼續加價,馬龍主動撤了,那豈不是賠本賣吆喝?
“恭喜7號貴賓,您以59萬成交價,拍下251號拍品!”
拍賣師落錘,確定馬龍贏下了這一仗,成功逼退怡和代表,拍下了251號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