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回到一周之前。
馬龍剛剛將三位海字頭社團龍頭送進了監獄。
港督那邊了解到馬龍這邊近來的動靜,也有些摸不著頭腦。
“馬龍到底想要乾嘛?”
“社團內鬥?”
“原來是爛泥扶不上牆的小癟三啊!”
經過與手下們的討論,港督初步判斷,馬龍的身份背景並沒有他們想象的那麼強大。
至少從目前來看,馬龍跟美國的聯係,根本沒有他們想象中的那麼緊密。
最近這段時間,馬龍明麵上並沒有跟美國人進行接觸,美國人也沒有急匆匆的跑來找馬龍興師問罪。
在這種情況下,港督正準備結束對馬龍的觀察和試探,進而開展新一輪的計劃安排。
譬如,派人將馬龍的部分信息,以及港督對待馬龍的態度,轉告給怡和、太古、會德豐三大洋行。
以借刀殺人的方式,讓他們出手解決掉馬龍這個之前在成衣出口配額拍賣會上,對他們蹬鼻子上臉的家夥。
萬萬沒想到,就在這個時候,大洋彼岸的美國,傳來了美國國際棉花協會,跟香江紡織業總會,達成每個季度300千包,一年1200千包棉花的采購訂單。
稍微提一嘴,千包是美國棉花出口的單位,每包480磅,千包即217.72噸。
一季度300千包,即噸。
當下國際市場,棉花價格差不多是1830美元每噸。
也就是說,300千包棉花的訂單,大概是1.2億美元。
1200千包,則是4.8億美元。
當然了,國際棉花價格是波動的。
當美國國際棉花協會,跟香江紡織業總會達成合作的消息傳出後,紐約棉花交易所的棉花期貨價格,頓時從76.50美分每磅,飆升到了79.50美分每磅。
此次香江紡織業總會在美購買棉花,主要買的是第一季度的300千包棉花現貨。
剩下三個季度的900千包,隻是簽訂了采購意向合同,表明了協會對於美國棉花的需求。
實際采購價格,還是以當季度當地價格為準可以買現貨,也可以買期貨)。
也就是說,未來訂單全部達成後,實際價格極有可能超過4.8億美元。
而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呢?
要知道,去年香江的棉花進口額是3.26億美元,進口量是787千包。
今年光是香江紡織業總會一個協會,就購買了全港150的棉花。
值得一提的是,香江棉花進口來源,不止是美國,還包括澳大利亞,印度,巴西和內地。
大致上,每年隻有70的棉花,來自於美國。
所以,香江紡織業總會單季度300千包,全年1200千包棉花的采購量就非常嚇人了。
正常來說,香江根本消費不了這麼多的棉花。
在這種節骨眼上,馬龍創辦的香江紡織業總會,跟美國棉花協會簽下這麼大的訂單,這就有點簽訂賣國條約,挾洋自重的味道。
香江可不止香江紡織業總會這麼一家紡織協會。
棉織業同業公會、棉紡業同業公會、布廠商會、棉織製成品廠商會、華商織造總會、製衣業總商會、製衣廠同業公會……
香江紡織業協會因為英資、華資、日資,滬圈、廣府、潮汕、南洋各種不同的出身,形成了各種小圈子圈地自萌的情況。
隻能說,廟小妖風大,池淺王八多。
全香江一共有十幾家不同名稱的紡織業協會,每年他們都會分彆向美國、澳大利亞、印度、巴西等國家購買棉花。
現在剛成立不久的香江紡織業總會,一口氣向美國訂購了夠全香江紡織業用一年半,華資紡織業兩年半的棉花!
這讓其他紡織業協會怎麼辦?
繼續跟過去那樣采購棉花,必然會出現香江棉花供過於求,同行內卷,價格暴跌的情況,進而對他們各自的企業,造成大量虧損。
如果不采購棉花了,那麼過去的采購關係網就會受到影響,並且今後香江棉花的價格,將會由香江紡織業總會說了算。
用心險惡!無恥之尤!
消息傳回香江後,大量香江紡織業同行在報紙上唾罵香江紡織業總會。
馬龍這個協會會長,也被罵的狗血淋頭,甚至家人都受到了連累。
即便是香江紡織業總會的會員,對此也頗有異議。
以榮知權為首的國字號總經理,也因為內地出口棉花受到影響,不得不上門找馬龍討要一個說法。
就在此事鬨得沸沸揚揚,廣大香江市民都在茶前飯後積極討論此事之際,香江股市也在悄無聲息中出現了一些變化。
香江紡織業總會跟美國棉花協會簽訂合同的消息傳回後,香江紡織業上市公司的股價就立竿見影的應聲而下,甚至股市大盤也受到了影響,有著明顯的下滑。
然而,罵戰開啟後不久,這些紡織業上市公司的股價卻出現了逆跌的情況。
這顯然是有悖於市場規律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而當罵戰進行到了三天,部分老韭菜察覺到股市上的變動,選擇跟風進場的時候,馬龍主動找上了財政司司長,說明了一些情況。
“4億件美國成衣出口配額?!”
“原來如此,這就不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