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人有偉人的遠見,但也受時代的局限性。
馬龍的《猴子威脅論》,上麵也心知肚明,早有預防。
但是疲敵、放血、支持戰爭的觀點,還是很新奇的。
上層聽說這些觀點後,也是沿著馬龍的思路,結合實際情況,迅速生成了新的見解,展開了新的探討。
而在會議結束後,絕大多數領導也想親眼見識一下,馬龍這個年方二十,卻有非常遠大的國際視野,並且心懷祖國的年輕人。
期間,也有人表示,馬龍目的不純。
但最終拍板做決定的人,想要見一見馬龍。
“馬龍所說不無道理!
無論他抱有什麼目的,從他的所作所為來看,都是有益於國家滴。
他是愛國滴,是可以爭取滴。”
於是乎,馬龍終於在抵達帝都的第三天下午,見到了自己想要見的人。
隻不過,借兵遠征這種事情,還是未能得償所願。
畢竟,前幾年兔子就給北猴代打過一回兒。
也正是將鷹醬打怕了,鷹醬和南猴的大部隊這才始終不敢越過17線。
致使南越在戰略上喪失主動性,隻能被迫挨打,直至現在局勢危若累卵。
此外,同一陣營,又是鄰居,讓兔子明知道猴子是個威脅,卻不會挑這種時候對北猴下手。
不過,對於維持兩越戰爭,借助戰爭來對鷹醬和毛熊放血這一點,領導人們都是支持的。
特彆是師爺,非常讚成這種非常規的外交手段。
希望能夠以較小的代價,削弱競爭對手和周圍鄰居的實力,以達成維護國家和平的目的。
見識到師爺寶刀未老的銳氣,馬龍不禁想起某個賣花布的一句話——翔宇也配叫朋友麼?
師爺可不管以前是不是朋友,隻要是敵人,絕對冷酷無情。
明確了領導們的想法後,馬龍很快提出了新的想法,新的方案,新的要求。
“南越華人也是華人,同樣是我們的同胞。
萬一南越戰況不利,我希望能夠將更多南越華人,撤離到安全的地方。
這個地方可以是祖國的沿海城市,也可以就定在香江。
以我能力,隻能將他們帶到香江。
如果祖國不伸以援手,那麼屆時會有百萬華人滯留在香江。
這會給香江造成很大的治安問題!
同時,香江也很難解決在短時間內,解決這部分華人在住房、生活、醫療、教育等方麵的問題。
我希望祖國能夠幫助他們,提前為他們做一些保障工作。
如果祖國有困難的話,我也會儘全力,在香江為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實不相瞞,我已經在做一些準備工作了。
我聯合了一部分南越華商、香江商人,正在屯門、元朗等地大肆建造房屋。
但是,香江的建築工人有限,建築材料也有限,我們的財力同樣有限。
如今香江四五十平的屋子,普遍在10萬港幣到15萬港幣之間。
百萬華人,即便隻有10分之一的人有房屋方麵的需求。
想要滿足他們的需求,建造房屋的成本,也超過了100億港幣!
而房子還隻是開始,香江的食物是否能供應上?
香江能否給他們提供足夠多的工作?
他們生病了,是否能及時得到救助?
他們的孩子,是否能在居住區的附近上學?
這正是我所考慮的,也是我正在嘗試解決的。
我知道,這對祖國而言,也是非常大的難題。
為了不給祖國增加過多的負擔,我願意多承擔一些。
不過,我希望祖國能夠援助我一批建築工人、醫務人士、駕駛員。”
領導們都是聰明人,知道馬龍說這些的目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