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線任務已完成!
已開啟第十六項副業,請儘快選擇。
獎勵10名影視行業管理人才。
提示:因為已開啟第二項主業,與主業相關的副業也已經解鎖。】
最近這段時間,馬龍正在大力發展影視行業,故而影視公司的人員擴充的很快。
馬龍這麼做的目的之一,本身就是想要儘快完成支線任務。
之前馬龍隱隱就有所預感,主業能刷出軍事,那麼副業是不是也能解鎖軍事方麵的呢?
馬龍重新查看可選擇的副業。
果不其然,裡麵多出了船舶、航空、航天、兵器、通訊、半導體、核工業等選項。
不過,這些副業馬龍暫時還顧不上。
以後倒是可以慢慢搞,目前馬龍比較容易滿足支線任務的副業,還是汽車工業。
前不久,馬龍已經將一部分美式造車軍工設備,從南越那邊轉移過來。
雖然不是造汽車的,但是生產線調整一下,也能夠生產一部分汽車零部件。
到時候,馬龍再從小日子那邊,采購一批合適的汽車零部件,沒準就能生產出第一輛香江汽車。
說真的,香江如今已經有400多萬人,汽車保有量已經超過了40萬!
換而言之,平均每十個人,就有一輛汽車。
香江有著如此規模的市場,卻沒有汽車工業,沒有屬於自己本土品牌的汽車。
這是一件很難讓人理解的事情。
看看人家小棒子,在美軍基地上建國後不久,就有了自己的汽車工業,生產出了本土品牌的汽車。
明明香江製造業也不差,能造更大的輪船,卻造不了小小的汽車。
馬龍清楚,這個港英政府不提倡,不發展的汽車工業的緣故。
如今馬龍獲得了一批造車設備,香江有了初步生產汽車零部件的條件,那麼馬龍勢必要搞一搞,搞出一款像樣的國產車、香江車。
而且,馬龍還能借著造車的由頭,繼續引進美國的技術和設備。
進一步跟美國資本、政黨搞好關係,進一步拉近彼此的聯係,鞏固自己美國代理人的人設和形象。
馬龍很快選擇將汽車,定為新的副業,並且開始製定汽車工業的發展計劃。
南越那邊有現成的工人,馬龍不費吹灰之力,在短短三天時間內,就完成了全新的支線任務。
緊接著,又通過係統提供的人才,加快對從南越轉移過來的設備,進行調試和改造的進度。
就在此時,港英政府那邊,也得知了前不久那2700名內地來的勞工,抵達香江的消息。
“那些勞工一看就不正常,令行禁止,有軍人之風!”
“聲東擊西?內地派兵過來了?原來馬龍大肆搞影視行業,是為了給內地派兵打掩護啊!”
“馬龍一去內地就是半個多月的時間,這期間不可能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現在他們終於出招了!”
“馬龍還新建了醫院,並且在市麵上收集藥品!戰爭是不是要打響了?”
港督和他的智囊們得知此事後,越想越覺得事態嚴重,這便立刻召集港英政府高層,召開緊急會議,商討對策。
然而,會議結束後,依舊跟之前沒什麼兩樣。
除了繼續派人暗中調查馬龍和那些勞工的一舉一動之外,根本沒其他什麼辦法來防範接下來有可能發生的事情。
就像當年小日子軍隊登陸香江,港英政府明明提前就有所察覺,但還是什麼事情都做不了。
將此事彙報給本土?萬一唐寧街那邊覺得事態嚴重,想要換一批官員,甚至換一位港督呢?
與其受到政敵攻訐,不如當做事情尚未發生,一切都還可以挽回。
當然了,港督也不能真的什麼事情都不做。
沒過多久,港督再度派出使者,邀請馬龍去港督府赴宴。
馬龍這太平紳士的頭銜是港督給的,在香江市民眼中,馬龍就是港督的親信,如今馬龍當了一個多月的太平紳士,港督想要親近一下馬龍,這也是應該的。
有一說一,馬龍得知此事後,也是沒有半點推辭,果斷赴約。
馬龍不是不清楚,港督是為了什麼想要跟他見上一麵,想要跟他聊一聊。
正巧,馬龍也想要借機要挾港督,迫使港督妥協,進而提一些條件,讓港督支持他在香江搞汽車工業。
畢竟,馬龍也擔心,港督會突然命人加強對港口、交通要道等關鍵位置的管控,影響他從南越那邊轉移美式軍工設備以及南越難民的安排。
喜歡南洋財閥:從香江製衣廠開始請大家收藏:()南洋財閥:從香江製衣廠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