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來說,港英政府的財政是有限的,計劃都是提前安排好的。
不可能某些人說要錢,就貿貿然答應,給某人下撥一筆專門款項。
更彆說,香江沒有接收南越難民的計劃,這就更不可能給馬龍一個非政府人士,下批一筆用於安置南越難民的救濟金。
此外,也不可能給馬龍批地,還是安置上百萬難民,那麼大範圍的土地。
香江的土地是有限的,而土地財政又是香江財政的主要來源。
英國還要靠香江財政吸血,恢複本土經濟。
作為港督,必然不可能白白將香江的土地,送給某些人,或者某些公司。
但問題是,中美兩國都商量好了!
他一小小港督,即便不想答應,又能如何?
你若是不想體麵,自然有人會來幫你體麵。
想想對岸的百萬大軍,想想遊曳在太平洋的第七艦隊。
政治是妥協的藝術!
港督想了想,還是隻能采取老辦法,先答應,後商量,再拖著,再表示。
可以給,但不能全給。
時間在他那一邊,南越的戰事恐怕再過幾個月就能結束。
到時候,中美即便要施壓,承接的也是本土那邊。
到時候,就不關他港督什麼事了!
“馬龍先生為香江做了許多的貢獻!
你創辦的公司,為香江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
特彆是你創辦的紡織協會,為香江額外取得了大量的出口配額。
這本就是政府倡導的,鼓勵的,支持的。
為了表達對馬龍先生的支持,我代表政府,豁免貴公司的利得稅。”
直接給馬龍批款,這有可能會落人口實,不利於他未來的發展。
但是,給馬龍免稅,以此換取馬龍的退讓,這還是能夠做到的。
過去,港英政府為了鼓勵某些新興產業或具有戰略意義的行業,通常都會在一定期限內給予利得稅豁免的優惠政策。
紡織業是目前香江的支柱行業,馬龍是香江紡織業行業龍頭之一,且是最有分量的紡織業協會會長。
給予馬龍特殊的利得稅豁免優惠,也不是不可以。
再說了,馬龍本就是港督前不久親自任命的太平紳士,是大家眼中的親信。
這種事情即便在報紙上廣而告之,也沒人會覺得有什麼不對。
至於,救濟金換取免稅優惠,馬龍會不會答應?
港督覺得,馬龍一定會的。
救濟金是給誰的?有沒有重要嗎?中美真的有這方麵的要求嗎?
免稅優惠是給誰的?這是馬龍獨享的,是馬龍自己能夠揣進兜裡的錢!
集體的利益和個人的利益二選一!人性的自私,往往會迫使他們選擇個人的利益。
對於港督拋出的橄欖枝,馬龍流露出了一副“你看人真準”的表情。
“多謝港督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為香江爭取到更多的成衣出口配額。”
不過,單單是紡織公司的免稅,馬龍覺得還不夠。
於是,馬龍繼續討價還價道:“我還有一事相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