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水樓台先得月,關於吸儲這一塊,馬龍旗下的金融服務公司還是做得非常不錯的。
即便彙豐、渣打是香江坐地虎,卻也少有南越難民,會將手頭的資金存到那兩家銀行裡。
即便是南越華商,為了方便做生意,也會選擇把錢存入萬國寶通銀行花旗銀行)和東方彙理銀行法蘭西銀行),而不是彙豐和渣打。
也是出於曆史原因,受到政治因素影響,南越難民注定跟港英政府不是一路人。
馬龍對於南越難民的財力、人力、物力,自然更加看重。
馬龍深知,想要儘快將旗下所有公司儘快發展起來,順便發展更多行業,就必須要在短時間內獲得一大筆資金,必須進一步擴大金融服務公司在吸儲方麵的優勢。
為了達到這一點,也就必須要跟南越難民群體,建立起更加緊密的聯係。
住宅區、工業區隻是一個開始,馬龍需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
不止是要給他們提供住宅、提供工作崗位,還需要在醫療、教育、文化等諸多方麵,做更多的工作。
隻有他們徹底接受、信服馬龍,徹底接受現狀,想要在香江過上安定的生活,過完下半輩子。
他們才願意把多餘的,用不掉的,或者存起來等日後再用的錢,存到馬龍的金融服務公司裡。
而這就不是馬龍,以及馬龍的手下,短時間內能夠做到的。
現階段,馬龍隻能讓手下,多在期房方麵想想辦法,多做一些宣傳,迫使南越難民中的有錢人,心甘情願的把錢交出來。
而就在馬龍的房地產公司,擴大經營規模,擴大人手,高速發展的時候,南越那邊的局勢又出現了新的變化。
如果沒有馬龍的插手,南越戰場三月初可能就要頂不住,局勢瞬間崩壞。
但是,有了馬龍的物資支援之後,南越軍隊一下子堅挺起來。
問題是,戰爭局勢一旦好轉,買辦政府就會恢複他原本的麵貌。
前方吃緊後方緊吃的情況變得更加嚴重,而前線的消耗卻在與日俱增。
長此以往下去,前線的局勢自然會逐漸惡化。
乃至問題暴露的時候,就徹底崩壞了。
隻能說,良言難勸該死的鬼。
有些事情不是靠個彆人的努力,就能改變的。
南越想要頂住北邊的壓力,必須要完成自下而上的改革才行。
要不然,頂多就是回光返照一下,過了一陣子又變得行將就木,離死期不遠。
如今的情況就是如此。
能打的士兵死的差不多了,愛國將領因為嚴重缺物資也變得心灰意冷。
新拉來的壯丁還沒訓練好就上前線,頂多也隻能換幾發子彈。
在局勢越發嚴峻的情況下,個彆部隊也在個彆將領的帶領下,將陣地交給友軍來處理。
好在,對馬龍來說,峴港那邊的美式軍工設備已經全部辦完了。
甚至被服廠、鞋廠、毛巾廠、造紙廠、印刷廠、肥皂廠、牙膏牙粉廠等輕工業,也被馬龍的人拆了大半,一股腦兒的扳到了香江。
簡而言之,峴港基地對馬龍來說,戰略價值已經不大了。
即便峴港被北越占領,也問題不大。
不過呢,即便是爛船也還有三斤釘。
馬龍的人在即將撤離峴港之前,倒也有人願意冒一些風險,將原本不肯賣的東西轉賣給馬龍——飛機、坦克、裝甲車!
當然了,都是壞的,開不了的。
無論是直升機,戰鬥機還是運輸機,亦或是坦克、裝甲車,隻要是賣給馬龍的,就沒有一樣是完好的。
要麼是遭到敵軍炮火襲擊,被摧毀一小半的。
要麼是被拆了一些零部件,隻剩一大半的。
也是因為壞了,開不了,帶走又嫌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