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我們已經成功收購了靑洲英坭51的股份,達成了相對控股的條件。接下來是否還要繼續收購股份?”
馬龍聽到手下傳來的好消息,立刻做出如下指示:“繼續吧,反正也沒人敢管。
爭取儘快收滿75,更多一些也無妨。
找靑洲英坭的小股東聊一聊,可以在現價的基礎上,溢價20收購他們手裡的股份。
如果實在不肯,也不用管他們,到時候退市了,就隻有他們哭的份了。”
靑洲英坭是紅磡三廠之一,馬龍對於靑洲英坭,早就有將其收入囊中的野心和計劃。
而在對靑洲英坭下手之前,馬龍也已經掌控了同為紅磡三廠的黃埔船塢。
並且在最近這段時間,趁著造船業不景氣,開始搬遷位於紅磡的黃埔造船廠。
以便清出地皮,在造船廠的原址上,建造大型商場、酒店,以及豪華彆墅。
由於馬龍將黃埔船塢從紅磡搬到屯門的消息,也沒瞞著其他什麼人。
部分有遠見的報刊,以此推論,馬龍搬遷造船廠,是要將造船廠的地皮利用起來,建造高樓大廈。
對於這類消息,馬龍沒有出麵否認,這就相當於默認了。
這也意味著,紅磡的地皮很值錢!
從而導致,靑洲英坭和中華電力的股票受到一定程度的刺激,借此迅速增長起來。
雖說馬龍早就布局,派人在暗中收購這兩家的股票,但之前並未達到51相對控股的程度。
本想著,悄悄地進村,打槍的不要。
誰想到,自己把自己暴露了。
這也導致,需要花更多錢來收購靑洲英坭和中華電力的股票。
好在,最近一段時間,馬龍旗下各家公司的盈利都很不錯。
特彆是紡織機械廠和吊扇廠。
紡織機械廠每個月能夠製造40多條氣流紡生產線,還有幾十台噴氣織機。
噴氣織機剛“自研”成功,產量還上不來,可氣流紡生產線這一塊,產量已經很穩定,技術也已經很成熟了。
靠著生產氣流紡生產線,以及噴氣織機,上個月紡織機械廠的產值已經超過了7000萬港幣。
而這個月有望接近8000萬!
其中毛利率,大概是60,也就是說,紡織機械廠每個月能夠盈利四五千萬!
吊扇廠這邊,正好趕上夏季,吊扇、風扇的消費旺季。
上個月的外貿額就達到了800多萬美元,也就是4000多萬港幣。
而吊扇廠的雇工規模,也已經多達四五千人。
接下來,吊扇廠的規模還將進一步擴大。
就好比愛美高,單單靠賣吊扇,就將一個十幾人的小廠,發展成萬人大廠。
馬龍這邊不缺技術,不缺技工,也不缺訂單。
如今趕上夏天,吊扇、風扇的消費旺季,吊扇、風扇賣得越多就賺的越多!
在此行情下,馬龍必然要爭取在今年夏天結束之前,繼續擴大吊扇廠的規模,擴大產能,將吊扇廠發展成上萬人的大廠。
話說回來,也正是旗下公司裡多出兩頭現金奶牛,馬龍這才有餘錢來收購靑洲英坭和中華電力的股票。
其中,中華電力倒是不用那麼急,再加上體量比靑洲英坭大得多,需要花更多錢才能對其完成收購。
至於靑洲英坭,市值也不過五億而已。
如今馬龍已經收購了靑洲英坭51的股份,剩下的股票即便再怎麼漲,大概也就花兩三億就能拿下。
按照香江的股市玩法,隻要擁有75的股權,就能申請私有化退市。
一旦靑洲英坭退市,到時候即便小股東攢著靑洲英坭的股票,馬龍也有一百種方法,讓靑洲英坭無法盈利,讓他們的股票淪為廢紙。
而此番馬龍急著對靑洲英坭下手,也是因為屯門、元朗工業區和住宅區需要消耗大量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