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得到答複之前,馬龍也沒閒著,立刻通知旗下的公司、工廠,加大各類商品的生產、收購,加大備貨量。
並且,通知如今還逗留在海灣各國的手下,讓他們自行組建貿易公司。
在當地租賃寫字樓和倉庫,建設辦事處、銷售點,以便更快速地滿足中東各國的市場需求。
同時,還讓考察人員進一步調查中東各國急需、緊缺的物資,以及香江能夠生產的各類商品的價格。
等到國內的使者,將慶祝國慶26周年招待會的邀請函,送到馬龍手上時,馬龍對於中東市場,已經有了一個更加詳細、更加全麵的了解。
如此一來,馬龍也有信心北上,跟靠山談一談條件了。
因為時間緊急,這一次馬龍進入國內,就沒法繼續乘坐火車了。
可是坐飛機呢,馬龍又有點怕。
這年頭國內航空並不規範,飛機失事的頻率並不低,有些年份一年出了好幾次重大事故。
一方麵是毛熊飛機的年份有點老了。
另一方麵是人為原因,其中操作不當,以及乘客的問題還要占大頭。
即便如此,民航係統卻依舊沒有選擇總結經驗。
如今飛機上依舊能抽煙,因為煙屁股將飛機點著的情況也是屢見不鮮。
為了儘可能避免出現意外,馬龍向領導申請包機,並且提出要提前派自己的人參與飛機起飛前的安全檢查。
領導們認真考慮了馬龍的顧慮,同時又明白馬龍無事不登三寶殿,此次前來必然不是簡單的來參加國慶慶典,所以最終還是同意了馬龍的請求。
因為是乘坐包機,馬龍此行多帶了一些人手,總計64人,隨行的人當中甚至還有多名飛機駕駛員和機務人員。
也是做足了準備工作,馬龍終於放下戒備心,坐上了大名鼎鼎的三叉戟客機。
一路上無驚無險,隻用了短短三個多小時,就從廣府飛抵帝都。
下飛機後,馬龍就被專業團隊接到了熟悉的國賓館。
當天下午,就有不少領導來找馬龍談話。
雖然他們的級彆沒上一次那些領導高,但馬龍也沒覺得有什麼不合適,直接將大致的來意跟他們說了說。
馬龍一上來就開門見山,表示最近開拓了中東市場,但是人家主要目的是找他買武器、彈藥。
馬龍表示準備答應中東各國開出的條件,賣一批武器、彈藥,軍需物資給他們。
問題是,馬龍手頭上的武器都是美械,太過明顯。
中東各國買武器,又是要乾鷹醬扶持的魷魚。
領導們得知馬龍想要做個中間商,將國內的武器賣到中東,一時間也犯難了。
祖國正想著跟鷹醬做朋友,再加上在中東沒太多利益,犯不著為了跟中東各國做生意,而惹怒鷹醬和毛熊。
由於領導們拿不定主意,無法答應馬龍的請求,隻能將此事上報給上級的領導,請他們定奪。
當然了,他們也將馬龍的其他需求和建議,一同上報了上去。
中東缺物資,衣食住行各方麵都缺。
部分海灣國家也會吃大米,將國內的大米賣到中東去,賺到的外彙,可以用來買多出一倍的小麥。
過去祖國就已經采取了賣大米買小麥的做法。
大米是精糧,國家市場上的價格,差不多是小麥的兩倍。
隻不過,國內的大米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不大,不如中南半島各國的大米味美,隻能靠低價促銷,維持一定的市場份額。
又因為政治因素,一開始隻能占據香江市場。
前幾年跟小日子關係正常化之後,倒也能將大米賣到小日子那邊去了。
如果這次在馬龍的幫助下,能夠將大米賣到海灣地區,那麼到時候就可以用賣大米賺到的外彙,購買更多的小麥,養活更多人,讓更多人吃飽飯。
無獨有偶,這一次馬龍還給祖國提供了賣絲綢買棉花的建議。
祖國等化纖投產,解決老百姓的穿衣需求,還需要好幾年時間。
但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需求,卻是等不了那麼久的。
前段時間,祖國為了還貸,還出口棉花給馬龍。
這樣一來,國內百姓的穿衣問題將更加嚴重。
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一家隻有一件衣,誰要出門誰來穿!
順口溜一句一句的,可老百姓的苦難和無奈呢?誰來解決?
苦中作樂,未必是什麼好消息。
既然賣絲綢能賺錢,為什麼不利用賺到的差價,來服務老百姓呢?
之前國內的絲綢賣不出去,如今馬龍給祖國找到了市場,那不得好好改善改善嗎?
至於賺外彙?可以多往竹編製品這些土產想辦法。
沒必要將老百姓所需的棉花克扣下來,以微薄的利潤,賺一點可憐巴巴的外彙。
喜歡南洋財閥:從香江製衣廠開始請大家收藏:()南洋財閥:從香江製衣廠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