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已經爆發了,馬龍遠在北美,現在趕回去主持大事也已經來不及了。
更何況,馬龍隻是一個外行,外行指揮內行,是會出大事的。
君不見,某人老年癡呆了,卻還不忘念叨某某是個外行。
所以,馬龍也就不過去添亂了,在北美至少還是挺安全的。
再說了,軍事的事情,就交給軍事人才。
而不是說,把精力放在軍事上麵,就能起到一錘定音,起死回生的作用。
因為身份比較特殊,馬龍被請到了五角大樓,通過鷹醬的軍事通訊,很快跟雇傭軍那邊聯係上。
在連吃了一周的披薩後,馬龍緊張的心情也終於平靜下來。
北猴因為是突然撕毀停戰協議,而且是有備而來,第一波的攻勢異常凶猛,雇傭軍這邊也吃了個大虧。
好在,雇傭軍大肆擴軍,而且積極備戰了半年多的時間,底蘊還是有一些的。
再加上,鷹醬之前修建的永固軍事設施,質量相當過硬。
即便北猴軍隊在戰爭打響之初,有相當大的人數優勢,卻也沒辦法強行突破雇傭軍的防線。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北猴軍隊苦心積慮準備了半年之久,但是軍隊數量和軍隊質量,始終恢複不過來。
即便獲得了毛熊大量先進武器的支持,並且準備了能夠持續作戰好幾個月的軍用物資,但依舊跟雇傭軍的整體實力,存在不小的差距。
北猴偷襲未能一戰而下,畢其功於一役,接下來便陷入戰略相持階段。
雇傭軍是守城的一方,隻要基地、防線未被攻破,剛剛訓練出來的,缺乏實戰經驗的新兵,很快就能變成見過血的老兵,乃至越打越有經驗的精銳之士。
再加上,雇傭軍前線軍隊數量和後備軍數量都要多於北猴。
在雇傭軍指揮部迅速調兵遣將,派出援軍支援前線作戰後,北猴集結大軍定點爆破的人數優勢就蕩然無存。
甚至,雇傭軍還派出多個合成旅,施展穿插戰術,在大量戰鬥機、轟炸機,武裝直升機的配合下,對北猴軍隊進行分割包圍,乃至殲滅。
北猴軍隊雖然獲得了大量毛熊支援的裝甲車、坦克、戰鬥機,但是本身並沒有那麼多裝甲兵、飛行員。
戰術指揮方麵,北猴擅長的也是兔子一筆一畫教出來的遊擊戰術。
儘管此番得到了毛熊軍事顧問提供的戰術層麵的支持,問題是毛熊最喜歡打呆仗!
戰爭爆發之初,毛熊指揮官一定要送一波大的,才能逐步恢複清醒,然後以海量的軍隊,耗死、淹沒對手。
可毛熊是毛熊,北猴是北猴。北猴哪有毛熊那樣的試錯成本啊?
而且北猴高層,也過於迷信毛熊的指揮能力,毛熊顧問說怎麼做,他們就立刻照辦,結果就徹徹底底完蛋了。
或許,這還得怪兔子,當初兔子上號代打,鷹醬也被打的鼻青臉腫,屁滾尿流。
毛熊號稱擁有世界第一陸軍,二戰的成績也確實很輝煌,同樣上號代打,應該要比兔子更強吧?
北猴犯了經驗主義和慣性思維的錯誤,也是有了依賴路徑,這便錯的讓人追悔莫及。
當北猴的裝甲部隊在野戰中遭遇神兵天降的精銳合成旅,非但不逃跑,居然還敢還擊,並且調動更多裝甲部隊,集結更多兵力跟雇傭軍交戰。
雇傭軍見此正中下懷,二話不說就跟北猴部隊打了起來。
狹路相逢勇者勝!半年前雇傭軍已經取得了一次大勝,這一次作戰自然更有心理優勢。
如今手中的部隊又比之前還多,自然更敢打,更敢戰。
成功穿插進去的合成旅一旦發現戰機,就立刻迎敵而上,火力全開。
不管是遭遇戰,還是圍殲戰,都會猛烈的向北猴軍隊發起進攻。
北猴卻顧頭不顧腚,正麵跟雇傭軍打遭遇戰還能頂一頂,但被雇傭軍迂回包抄,圍而殲之,就徹底完蛋。
北猴指揮部得知側麵戰場呈現出一邊倒的情況,聽完之後也很懵逼。
說好的毛熊鋼鐵洪流天下第一,毛熊代打萬無一失的呢?怎麼這麼輕易的就敗了呢?而且還敗的那麼徹底!
發現戰場局勢變得對他們不利後,毛熊顧問也是積極操作,想要力挽狂瀾。
但是北猴的預備部隊,根本無法滿足他們的需求,沒法達成他們想要的效果。
北猴前線軍隊在攻城傷亡慘重,進攻越發乏力的情況下,軍心也逐漸變得動搖起來。
更彆提側翼布防的軍隊,在裝甲部隊被圍殲的消息傳回後,也是士氣大減,開始自亂陣腳。
因為毛熊的戰術打法比較糙,北猴此次主動發動攻勢,在兵力有限的情況下,一開始布置的側翼防線本就不算特彆緊密。
雇傭軍援軍已經殺到側麵,此時再想采取一些補救措施,也已經為時已晚。
當原來的側翼布防軍隊,直麵雇傭軍合成旅的猛烈進攻時,那更是毫無還手之力,一戰擊潰。
偏偏,北猴敵前指揮部,已經下達了預備部隊支援前線,加強防線的指令。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然後就是一場幾萬潰兵裹挾近十萬預備部隊,還沒看到敵人就像無頭蒼蠅那樣亂竄,綿延上百裡的大潰逃。
雇傭軍乘勝追擊,進一步擴大戰果,短短幾天時間,就俘虜了幾萬潰兵,繳獲了能夠裝配十幾萬部隊的毛熊軍備。
隨著北猴主動發動襲擊,再到雇傭軍反應過來,強勢反擊,也就持續了短短一周的時間。
南越戰場上局勢變化之快,讓毛熊和鷹醬都大吃了一驚!
戰爭之初,缺少情報支持,兵力支援的雇傭軍前線部隊,頑強的頂住了北猴軍隊的瘋狂攻勢。
從一開始接近2萬部隊的損失,硬是跟北猴守城消耗,死守一周時間。
直至北猴敗退,彼此傷亡的人數,大致是1比1,都在5萬人左右。
前去支援的12支合成旅,戰果更是輝煌,三戰三捷,在自損不到2萬的情況下,殲敵3萬餘,俘虜8萬餘,消滅了北猴近12萬大軍。
北猴總共不到50萬部隊,在十幾萬部隊留守北猴本土的情況下,此次行動能夠出動的兵力也不過是30多萬罷了。
準備了半年,打了一仗,短短一周時間,一半部隊沒了……
這仗還怎麼打?
若非北猴高層發現毛熊顧問的代打水平有限,選擇及時止損。
再加上距離戰場不遠的地方,就是茂密的原始森林。
沒準剩下的十幾萬部隊,也會在雇傭軍的迂回包抄下,一一被全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