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於佳穎所說,對於聯盟軍舉辦的所謂東古文化論壇,東古方麵是一直有在關注的。
桑梓這邊,有關她代表禿鷹出席這次東古文化論壇的消息一爆出,東古國內的媒體,也紛紛跟進了這篇報導。
隨後,有關接機現場於佳穎應東古創作者期許,現場作詩的事情,也被桑梓媒體大肆傳播出去。
很快東古國內,也都收到了這些消息。
【東古好歌曲】導師宿舍。
張濤和劉敏剛剛接收了經紀人從公司那邊要過來的,由李凡給他們兩人創作的歌曲。
不等他們點開來收聽,便已經先一步被手機推送的桑梓最新的這幾則新聞吸引了注意力。
“桑梓這篇報導是什麼意思?公然顛倒黑白,明明是搶奪我們的文化,居然敢說是我們托付給他們的。
太不要臉了!”
“這些在桑梓工作的東古人員,也被說成是受到他們守護並發揚的東古文化氣息的吸引而去的。
這是什麼樣的心理才能寫出這種狗屁不通的新聞稿來的?”
聽到張濤和劉敏的吐槽,一旁的李凡和王洛尹也紛紛拿出手機,查看了相關報導。
“這是國外媒體混淆視聽常用的伎倆了。
也許一開始沒人會信,但人也是會換代的。
謊話說一千遍還是謊話,那是因為還有知道它是謊話的人存在。
可如果這一代人都不在了呢?
沒人再指出它是謊話,那麼謊話,也就成了真話。”
王洛尹是文化遺孤出身,不要說彆人,就連他自己,對於國外那些媒體對東古的宣傳,都有些將信將疑。
以至於遲遲不敢邁出回家的腳步。
所以,他很清出媒體這種看似漏洞百出的報導,有怎樣可怕的影響力存在。
“這就要我們大家一起努力了,等東古的國際影響力大到外人不敢忽視的地步,自有人會為我們去爭辯黑白曲直。”
“李老師說的不錯,能夠被抹黑,隻能說我們還不夠強大,不過,我相信這樣的事情,在不就久的將來,便會成為曆史。
我對東古的未來,從沒有像這一刻這般有信心。”
“是啊,東古有李老師的出現,文化發展至少快進了二十年。”
“彆這樣說我,會讓我驕傲的。”
“哈哈哈,那可由不得你了。”
那一點因為桑梓媒體扭曲事實而引發的不滿,這會兒大家已經不甚在意了。
“哎喲,又一篇新報導,你們快看看,這位禿鷹的國學教授,居然也對李老師的大作有了解。”
要說起來,張濤和劉敏最先認識的李凡,可不是音樂創作人,而是網絡小說作者。
他們可是他詩詞創作最先一批的見證者之一。
此刻看著報導中於佳穎提到的【曉出淨慈寺】,兩人立馬就鎖定到了李凡身上。
這可是當初他獲得“伏夏”詩詞大比,詩作第一的作品。
也是他們第一次見到李凡的地方,兩人對此印象還是挺深刻的。
“她居然真敢現場作詩,快看看她的作品。”
【菡萏多情故國開,離人今日在天涯。】
【新秋幾夜風兼露,願有寒香入夢來。】
“咦,她不是說要以荷花為題嗎?詩名也叫詠荷,怎麼沒看到荷花的字眼?”
“劉天後接觸西學比較多,所以對東古的一些詞彙不了解情有可原。
那個,菡萏就是荷花的彆稱。”
“鬨笑話了吧,人家敢當眾賦詩,豈能沒有兩把刷子。”張濤嗬嗬一笑,頓時惹來了劉敏的一記白眼。
“這首詩有些深意啊!”李凡沒有和他們說笑,隻是又重新看了一遍這首詩。
他是個文化搬運者沒錯,但因為超強的記憶力,讓他學什麼東西都很快。
當以前讀過的無數詩詞賞析,都成了刻印進他腦海中的記憶後。
對於詩詞的理解,他已經要領先無數人了。
“這位國學教授,特意點明說,她很喜歡我那首詩作,所以特意以荷花為題。
看似在為她所要創作的詩歌找一個合理的理由。
然而她這首詩,完全是以詩喻人,或者說,以荷花喻人。
用荷花暗指她自己。”
“菡萏多情故國開,她的故國是哪裡?禿鷹嗎?似乎並不是,不然就不會有下麵這一句。
離人今日在天涯。
離人,對應故國,那就是遠走他鄉的人。
這是在暗指她身在異鄉,且天涯一詞,說明遠離故土。
如果故國指禿鷹,那麼對應今天她到桑梓參加活動,倒是也能套上這兩句話的意思。
可是,離愁情緒未免太重。
她又不是回不去,不過是來溜達一圈而已。
所以,這裡邊應該有彆的意思。”
“什麼彆的意思?”
詩詞這種傳統文化,對其他幾人而言,都太高深莫測了。
他們隻能被動地聽著李凡的講解。
“這位於佳穎於教授,和王老師的身份一樣,也是第二代文化遺孤。
而且,她還是研究東古國學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東古的文化,有種很神奇的魔力,那就是同化性非常強。
不說她本身就流著純正的東古血脈,就說她真正將東古的國學學進去了。
也會在不知不覺間被東古的文化給同化。
所以,我有百分之八九十的把握,這位於教授,詩中的故國,在暗指東古。
而她以離人自居。
這是在向東古傳遞,想要回家的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