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和袁麗麗是交替上場的,除非李凡有彆的安排。
至於挑選對手,張芳也沒有特彆針對誰,就按著後麵幾支戰隊的位次,直接挑選。
金吉吉戰隊之後是伊莉莎戰隊,她便挑了他們戰隊的人員作為這一組對抗賽的對手。
隨著對方入座對抗席,張芳便示意後台的配樂老師,可以開始演奏。
……
……
“在你身邊路雖遠”
“未疲倦”
“伴你漫行”
“一段接一段”
“越過高峰”
“另一峰卻又見”
“目標推遠”
“讓理想永遠在前麵”
……
【歌曲:漫步人生路,演唱:鄧麗君,詞:鄭國江,曲:中島美雪】
……
張芳上一首歌曲【約定】,帶給人們的聲線反差有些強烈,以至於他們頗為震撼。
而這首【漫步人生路】一出,原本的熟悉感一下子就又回來了。
對嘛,這才是唱出【千千闋歌】的那種聲音,光聽歌聲就給人一種衝破黑暗的力量感。
不過與【千千闋歌】前期仿佛受到束縛,直到副歌時才徹底爆發出來的感覺不同。
眼下這首歌,延續了之前那一首的婉約,屬於是溫柔式的爆發。
歌中所傳達出來的“力量感”,並非那種激昂高亢的衝擊,而是一種更內斂、更綿長的“韌性力量”,像初春融雪般溫和卻堅定,藏在鬆弛與從容裡。
整首歌,給人一種沉醉而不自知的舒適之感。
儘管是白話歌曲,卻是不管能不能聽得懂歌詞,都讓人的心靈,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慰藉。
這比起任何心靈雞湯都更加讓人容易接受。
聽眾心中的某些糾結與執念,在不知不覺間已經釋然。
人生起起伏伏,我自隨性漫步其間。
他們在這一刻,突然就明悟了這首歌歌名的意思。
一首【約定】,看似有情,實則絕情。
一首【漫步人生路】,道儘生活的隨性與恬適。
歌曲的名字,往往藏在了副歌第一句之中。
有些創作人會直接拿裡邊的歌詞當做歌名。
而有些創作人則會對其進行提煉,濃縮為更具代表性的名字。
這一方麵,李凡都做到了極致。
讓人不由得對他的創作才華,又是一輪唏噓與感慨。
讓聽眾們忍不住喊話其他的創作人,以後取歌名都學著點,就算是直接拿副歌第一句來套用,也不要隻是抱著加強記憶點一個理由了。
李凡可不知道,他以一己之力,拔高了聽眾對歌名深意的期待,間接影響了其他創作人今後取歌名的難度。
此刻的他,同樣被張芳歌聲中的溫柔力量安撫到。
對於原本糾結著的,為東古續接文脈的大事業,漸漸少了份急迫,而多了點從容。
這種事情,著急是急不來的,隻會給自己徒增壓力而已。
而且著急也容易出錯,唯有從容應對,才是長久之計。
將注意力轉回當前的舞台,對於推薦孟佳戰隊的事情,他不再過於在意,一切順其自然就好。
信息部肯定有在關注這些,他們自會安排好這一切。
而他要做的,是找到合適的人選,合適的機會,將他背負著的一個球的作品,往這個世界拿出。
至於其他的,自有專業的部門在負責。
這個世界不適用能者多勞,彆人恨不得他自己把自己累垮。
這樣還省得他們絞儘腦汁來針對。
越是有才之人,越是能活出瀟灑人生。
這也是他之前種種摸魚行為,沒有人覺得有問題的根本原因。
放下多餘的責任感,將注意力移回節目本身。
隨著他們這一組比拚結束,緊跟著的則是金吉吉戰隊與孟佳戰隊的比試。
沒有多餘情緒困擾,李凡再次聽到孟佳的作品,不由得聽出了更多的東西出來。
對方對歌曲的處理手法,讓他有了一些熟悉的感覺。
到目前為止,李凡接觸到的,這個世界的頂級白話歌曲並不多。
真正被他細致分析過的,也僅僅隻有李暮稀的那一首和平歌曲而已。
但就這一首便已經夠了。
以他超強的記憶力,在沒有其他情緒乾擾的情況下,有這樣一首大師級的作品作為參考。
其他蘊含了類似創作手法的歌曲,他是能很快找到共同點的。
此刻,孟佳的這一首歌,就是如此。
李凡能察覺出,她在歌曲的細節處理部分,融入了不少國外的創作手法。
不過,之前國內的創作人,采用的大多是與國外創作人合作創作的模式。
歌曲中有國外創作人的影子,並不是什麼大問題。
隻要不像樓老爺子那樣,延續以往創作風格的作品,全部被判負就行。
國內音樂人不是他這種掛比,他們的進步不可能一蹴而就。
隻要有所改變,就值得被肯定。
喜歡寫小說譜神曲,世界喊我文祖爹!請大家收藏:()寫小說譜神曲,世界喊我文祖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