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位大員不約而同地取過朱筆,在捷報上批下急促而鄭重的文字。
宣大總督魏雲中批示:“著速派員核查功次,務必詳儘準確,不得稍有疏漏。如查明屬實,即刻具題請旨,以彰忠義,勵將來。”
山西巡撫耿如杞的批語更為急切:“地方義舉,實為可嘉,當速核速奏,不得因循延誤。若使忠勇之士久候功賞,豈非寒了天下義士之心?”
兩位封疆大吏心照不宣地加快了公文流轉的速度。
宣大總督魏雲中甚至召見了,岢嵐兵備道陳奇瑜,言語間對陳奇瑜“治軍有方”頻頻稱許,暗示此番核功定會從速從優。
在各方有意推動下,此番核功的效率遠超平常。宣大總督和山西巡撫各自派出了乾練的官員,會同按察司的人員,組成聯合勘查組,火速趕往偏關縣唐家莊。
勘查組抵達後,首級,經過石灰處理、繳獲的旗幟、部分兵器、馬匹,以及俘獲的次要頭目,一應俱全,賬目清晰。
尤其當那兩百名、手持雁翎刀、軍容肅整的鄉勇列隊接受檢閱時,勘查官員們無不暗自點頭,心中已信了八九分。
這支“鄉勇”的精氣神,比許多衛所官軍還要強上不少!
至於甲胄來源,一口咬定是繳獲黑山馬匪的“珍藏”,並呈上部分“粗劣”的舊甲作為佐證。
核查的文書連同功冊快馬送入京師時,崇禎皇帝正為遼東戰事和內部流寇焦頭爛額,心情鬱結。
見到這份來自山西的捷報,雖然規模不算巨大,但“鄉勇破賊”、“陣斬渠魁”的字眼,讓他陰鬱的臉上難得露出一絲慰藉。
這證明大明子民中仍有忠勇之士,地方團練亦可倚為乾城,正是朝廷需要大力宣揚的典範。
崇禎帝當即下旨嘉勉,對岢嵐兵備道陳奇瑜“訓導有方、激揚忠義”予以褒獎,並責令兵部從速議功升賞。
有了皇帝的旨意,兵部的流程走得飛快。
儘管朝廷財政拮據,實物賞賜不多,但在官職和名譽上的封賞卻並未吝嗇。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畢竟,鼓勵地方自保、授予虛銜,是成本最低的維穩方式。
一個月後,升賞文書正式下達:
宣大總督魏雲中,現加兵部尚書銜,正二品,賞銀二百兩,紵絲二表裡,以旌其統禦有功。
加銜後,品級雖未提升,但地位更為尊崇,班次位列其他未加此銜的總督之上。
山西巡撫耿如杞,原官為都察院右僉都禦史、巡撫山西,正四品,現加右副都禦史銜,正三品,賞銀一百五十兩,紵絲一表裡,以獎其撫境安民。此舉使其品級得以提升,權威更重。
岢嵐兵備道陳奇瑜,原官為山西按察司僉事、整飭岢嵐兵備道,正五品,現升山西按察司按察使、整飭山西兵備道,正三品,仍兼岢嵐道事,賜緋袍一襲,賞銀百兩,以彰其舉薦忠勇、整飭有方。
此為實職升遷,連升兩級,權責與地位大幅提高。
唐家莊一眾人員封賞如下:
陳陽:原為白身,現擢升百戶,正六品,實授唐家莊堡防守官,兼任防守雙城墩;
趙溫、李陵:原為戴罪邊軍逃卒,現赦免前罪,授總旗,從七品;
李大牛、趙二虎:原為鄉勇首領,現授小旗,從九品;
唐默、唐輝、唐健:原為莊丁,現授小旗,從九品;
賞銀五百兩,紵絲表裡各二,其餘有功及陣亡人員,由陳陽核實後報部賞恤。
“恭喜大人!”
見陳陽明了內情,廳內眾人再次齊聲道賀,這一次,聲音中更多了幾分敬畏與認同。
喜歡古今倒賣爆賺萬億,締造黃金帝國請大家收藏:()古今倒賣爆賺萬億,締造黃金帝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