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龜山,這座在眾人口中充滿神秘與危險的山脈,此刻在宋欣瞳眼中,卻化為了一座巨大的、天然的要塞。她深知,要在這亂世中立足,僅憑一時之勇和幾件“神器”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有一個穩固的根據地,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堡壘。
經過與冉起及六位百夫長的反複勘察與商議,軍寨的地址最終選定在了一處隱蔽的大型溶洞。此溶洞並非宋欣瞳最初發現的那個大溶洞,而是一個相對外圍、但規模同樣可觀的天然洞穴。洞口被茂密的藤蔓和灌木叢遮掩,若非宋欣瞳這樣對地形了如指掌的“本地人”指引,外人即便走到近前也難以發現。
溶洞背靠一座陡峭的山體,前方則是一片相對平坦的坡地,正好可以開墾為農田。洞口兩側是嶙峋的岩石,易於構築防禦工事。更妙的是,溶洞內部結構複雜,洞廳寬敞,鐘乳石千奇百怪,稍加改造,便可作為營房、倉庫和議事之所。
“冉縣令,各位請看。”宋欣瞳站在溶洞前的空地上,手中拿著一根樹枝,在地上比劃著,向冉起等人講解她的整體布局構想,“這石龜山雖大,但並非無路可走。那條貫穿山體的官道,便是狼狽族大軍最可能利用的通道。此官道蜿蜒曲折,多穿行於峽穀險地,其中有十九處最為險要的陡崖峭壁,堪稱‘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她的目光銳利,仿佛已經穿透了眼前的山林,看到了那遙遠的官道,“我們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在這十九處關鍵節點,秘密構築箭樓,並囤積足夠的滾木礌石。不求能完全阻斷其通行,但必須讓他們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慘痛的代價。這些箭樓,將是我們的眼睛和獠牙,時刻監視並威懾著官道上的敵人。”
冉起仔細聽著,不時點頭,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他雖然是文官出身,但在戰火中摸爬滾打了這麼久,對軍事也有了自己的理解。宋欣瞳的想法,與他不謀而合,卻又更加細致和深遠。
“宋姑娘所言極是。”冉起接口道,“官道乃咽喉之地,卡住了這裡,就能有效遲滯狼狽族的行動,切斷他們的補給線。隻是,構築十九處箭樓,耗費的人力物力恐怕不少,我等兵力……”
宋欣瞳微微一笑,早已考慮到了這一點:“冉縣令放心,箭樓不必高大複雜,以隱蔽和實用為主。我們可以利用當地的石材和木材,搭建簡易但堅固的了望射擊平台。至於人手,我們采取輪值製度,每處箭樓隻需三五人即可,既能保持警惕,也能最大限度節省人力。”
她頓了頓,指向通往溶洞的幾條隱蔽小徑:“其次,是我們軍寨自身的防禦。從官道或其他方向通往我們這裡的山路,我會重新規劃。我們要故意繞過那些看似平坦卻可能暴露的路徑,選擇那些崎嶇難行、易守難攻之地。更重要的是,我會引導路徑經過幾處‘有進無出’的天然險地,比如‘一線天’、‘迷魂穀’、‘瘴氣林’。”
“同時,我們會在路徑兩側,留下一些‘痕跡’,引誘敵軍追擊。一旦他們真的追過來,嗬嗬……”宋欣瞳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笑意,“他們將不得不穿過幾處猛獸頻繁出沒的山林。狼騎兵的座狼或許凶猛,但在這石龜山的本土猛獸麵前,未必能討到好去。我要讓他們明白,想要攻進軍寨,不留下大半條命,是休想!”
這番話聽得眾人暗暗心驚,宋欣瞳這哪裡是布置防禦,簡直是布下了一個層層疊疊、殺機四伏的死亡陷阱!
“至於軍寨內部,”宋欣瞳將話題拉回溶洞本身,語氣也緩和了一些,“這溶洞便是我們最好的屏障。我們可以依山勢,對洞內進行擴建和修整。清理出大小不一的洞廳,用堅固的木材製作房門,分隔出一個個獨立的房間。再用現成的樹木,製作一些簡易的床鋪、桌椅。雖然簡陋,但至少能遮風擋雨,讓大家有個‘家’的樣子。”
她指向洞口外那片被清理出來的空地:“這裡,我們開辟出三十多畝農田。我帶來了一些種子——紅薯、山藥、玉米和小米。這些作物適應性強,產量也還不錯。民以食為天,軍以糧為本,我們必須儘快實現糧食自給自足,不能總是依賴山中狩獵和我那點存貨。”
說到這裡,她話鋒一轉,語氣也嚴肅起來:“當然,這些作物不是種下去就能立刻收獲的,需要時間和精心照料。所以,我們還得分出一部分軍士,組成狩獵隊,進入山中相對安全的區域進行狩獵,捕捉野味,補充軍糧。”
最後,她環顧四周:“軍寨外圍,我們還要挖掘壕溝,設置鹿砦、拒馬等防禦工事。這些工事,平時可以防範山中的猛獸,戰時,則能為我們爭取寶貴的時間,抵擋敵軍的第一波進攻。”
宋欣瞳的計劃周密詳儘,從宏觀的戰略布局到微觀的具體實施,都考慮得清清楚楚。眾人聽得心服口服,原本因前途未卜而懸著的心,也漸漸安定下來。冉起感慨道:“宋姑娘真乃奇才!有此周密布置,我等便如虎添翼,何愁狼狽族不滅!”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說乾就乾。在宋欣瞳的統一調度和冉起的全力配合下,軍寨的建設迅速展開。士兵們雖然疲憊,但在看到希望和明確的目標後,個個精神抖擻,乾勁十足。他們分成若乾小隊:有的負責前往十九處峭壁構築箭樓,背負著沉重的工具和材料,在險峻的山路上艱難跋涉;有的則在溶洞內外清理、擴建,叮叮當當的鑿石聲、砍伐聲不絕於耳;有的在洞口開辟農田,翻土、播種,臉上洋溢著對未來的憧憬;還有的則組成狩獵隊,手持簡陋的武器,小心翼翼地深入山林。
冉起帶來的這兩千多人,乍一看數量不少,但分攤到各項任務中,立刻就顯得捉襟見肘了。
十九處箭樓,每處按最低五人輪值計算,日夜兩班倒,就需要近兩百人。
開墾和照料那三十多畝農田,是個精細活兒,也需要耗費大量人力,至少需要三百人專門負責。
狩獵隊,為了保證安全和效率,每次至少派出五十人,分成數隊,輪流進山,這又是一百多人。再加上溶洞內部的擴建、防禦工事的修築、日常的警戒巡邏、後勤保障如做飯、縫補、傷員護理等)……算下來,真正能機動調用的戰鬥人員,竟然隻剩下不到一百人!
這個數字讓冉起一度憂心忡忡,但宋欣瞳卻顯得早有預料。
“兵在精而不在多。”宋欣瞳對冉起說道,“這不到一百人,將是我們手中最鋒利的劍。我要親自訓練他們。”
軍寨前一片平整出來的空地上,宋欣瞳正在訓練這九十八名精銳士兵,冉起也赫然在列。
晨曦微露,訓練便已開始。
宋欣瞳一身勁裝,手持一根特製的藤條,目光銳利如鷹,掃視著隊列中的每一個人。她的訓練方法,在這些古代士兵看來,簡直是聞所未聞,嚴苛到了極點,堪稱“地獄式訓練”。
“注意你們的呼吸!出刀要快!準!狠!”宋欣瞳的聲音清亮而嚴厲,“這不是花拳繡腿,這是殺人的技巧!每一刀,都要直指敵人的要害!”
喜歡開局乞討,走上大道請大家收藏:()開局乞討,走上大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