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事情,就如同宋欣瞳預料的那樣,順理成章。
首先,是聯盟內部的瓦解。
大舜王朝原本承諾給金果王朝和宙斯王朝的巨額戰爭補償款、領土割讓、貿易特權……現在,仗打不起來了,大舜王朝自然不可能再兌現這些屈辱的承諾。國庫已經掏空,油庫和彈藥庫又毀於一旦,拿什麼兌現?總不能把皇帝的寶座讓出去吧?
大堯王朝那邊也是一樣。對冰雪王朝和萬島王朝的許諾,同樣成了泡影。割讓領土?那是會被子孫後代唾罵萬年的!
於是,一場場激烈的外交爭吵在雙方聯軍內部上演。
“什麼?戰爭取消了?我們的好處呢?”金果王朝的將軍拍著桌子,對著大舜王朝的外交官怒吼。
“將軍息怒,將軍息怒啊!”大舜外交官一臉苦相,“您也看到了,我們的油庫彈藥庫都被炸了,這仗……實在是打不下去了啊!這都是天災,天災啊!”
“天災?我看是人禍!你們大舜王朝是不是故意的?不想兌現承諾?”宙斯王朝的使者更是傲慢,語氣充滿了威脅。
“絕無此事!絕無此事!”大舜外交官汗流浹背,“我們也是受害者啊!要不……等我們恢複一下,下次……下次一定……”
“下次?鬼才信你們!一群言而無信的懦夫!我們走!”金果王朝將軍怒不可遏,拂袖而去。
另一邊,冰雪王朝的首領麵色冰冷:“大堯陛下,我們不遠萬裡而來,損失慘重,你就給我們看這個?”
大堯王朝的外交官也是一臉無奈:“冰雪首領,事已至此,非人力所能及。這是上天示警,不宜再動乾戈啊。至於之前的約定……實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了。”
“哼!力不足?我看是心不誠!萬島的兄弟們,我們沒必要在這裡陪他們耗著!回家!”萬島王朝的聯軍統帥也是個暴脾氣,當即下令撤軍。
所謂的“盟約”,在赤裸裸的利益麵前,不堪一擊。沒有了實際的好處,誰還願意在這裡陪著彆人玩命?更何況,現在連仗都打不起來了。
於是,金果王朝、宙斯王朝、冰雪王朝、萬島王朝的部隊,在一片罵罵咧咧、怨聲載道中,開始收拾殘破的行李,灰溜溜地撤回了各自的王朝。他們帶走的,隻有滿腹的牢騷和對大舜、大堯兩國的鄙夷與不滿。
騰龍關下,瞬間空曠了不少。隻剩下大舜和大堯兩個“東道主”王朝的軍隊,麵麵相覷。
沒了盟友,沒了燃油,沒了彈藥,國庫空虛,國內經濟瀕臨崩潰……拿什麼打?
繼續對峙?每天的軍費消耗都是天文數字,現在連維持基本的駐軍都困難。
進攻?用什麼進攻?用步兵肉搏嗎?
兩國的高層,在經過激烈的爭吵和冷靜的“算賬”之後,終於認清了現實。
於是,和平的“曙光”,意外地降臨了。
雙方開始接觸,談判。沒有了之前的劍拔弩張,多了幾分心照不宣的尷尬和無奈。
“咳咳,大堯的兄弟們,這天氣真是……邪門啊,居然打雷把油庫和彈藥庫都劈了。”大舜的談判代表打著哈哈,試圖化解尷尬。
大堯的代表沒好氣地翻了個白眼:“是啊,邪門。我們懷疑是有人故意搞破壞,正準備徹查呢!”這話既是說給對方聽,也是說給自己聽。
“那……這仗,看來是打不成了?”
“打什麼打?拿什麼打?將士們喝西北風嗎?我看,還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媽,好好發展經濟,安撫民心才是正道。”
“說得是,說得是!那之前的不愉快……”
“嗨,都是誤會!邊境摩擦而已,以後加強溝通,避免誤會就是了。”
最終,在巨大的經濟壓力和現實困境麵前,大舜王朝和大堯王朝的談判代表,極不情願地簽署了《騰龍關停戰協議》。協議內容空洞無物,無非是“停止敵對行動”、“恢複邊境原狀”、“加強友好協商”之類的官樣文章。一場一觸即發、可能席卷整個大陸的全麵戰爭,就這樣因為一場“天災”,消弭於無形。
戰爭的陰霾,終於如同被風吹散的烏雲,緩緩消散。
沒有大規模的傷亡,沒有數億家庭的破碎。騰龍關下,那百萬架戰機、千萬輛坦克、過億輛戰車、難以計數的步兵騎兵……如同潮水般退去,返回了各自的防區。騰龍關防線,又恢複了往日那種雖然依舊緊張、但總算沒有立刻爆發大戰的對峙兵力部署。
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原點。
喜歡開局乞討,走上大道請大家收藏:()開局乞討,走上大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