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載光陰,如白駒過隙,轉瞬即逝。
在這漫長的五年裡,何太叔足不出戶,唯一一次中斷修煉,還是因為外事堂的文書將他的東西送至他的小院。
自那之後,他便徹底閉門不出,全身心沉浸在修煉之中。
正是在這五年間,何太叔終於深刻領悟到,為何《五極天元劍典》這門上古功法在當今修真界幾乎無人問津——它對靈氣的需求量,堪稱恐怖!
當年他修煉《五行訣》時,便已覺得此功法對靈氣的消耗遠超尋常,但與《五極天元劍典》相比,卻不過是滄海一粟,不值一提。
《五極天元劍典》在練氣期階段,專門為五靈根修士量身打造了一套獨特的吐納之術,名曰“五極吐納法”。
此法講究五行相生、陰陽平衡,修士需將天地靈氣納入丹田,再以特殊法門煉化,使其分化成金、木、水、火、土五種屬性的靈力,分彆灌注於對應的靈根之中。
如此反複錘煉,既能滋養靈根,又可提純靈根品質,使修士的法力更加精純渾厚。
然而,五靈根修士所需的靈氣總量,實在龐大得令人咋舌。
這五年裡,何太叔不知耗費了多少靈石輔助修煉,每每運轉五極吐納法,都能感受到體內靈力如江河奔湧,卻又如無底洞般瘋狂吞噬著靈石中的精純靈力,讓他肉痛不已。
若是在上古時期,天地靈氣充盈,或許他還能憑借自然吐納勉強維持修煉。
可如今,修真界靈氣日漸稀薄,天地間的靈機早已大不如前,僅靠自然汲取,修煉速度慢如龜爬。按照這個進度,恐怕再苦修一二十年,也難以將五靈根徹底淬煉圓滿。
無奈之下,何太叔隻得咬牙取出珍藏的靈石,在靜室中布下一座小型聚靈陣,強行提升周遭的靈氣濃度。
如此奢侈的修煉方式,才讓他在短短五年內勉強將五靈根灌滿,並略微提升了靈根的純度,使得自身法力儲備得以更進一步。
幽靜的修煉室內,燭火搖曳,映照出何太叔肅穆的麵容。
他盤膝而坐,雙手結印,周身縈繞著淡淡的五行靈光。隨著最後一個周天的運轉完成,他緩緩睜開雙眼,口中吐出一縷綿長的濁氣,如白練般在空氣中緩緩消散。
呼——!
這一聲吐息,仿佛卸去了五年苦修的重負。與散功時的蒼白虛弱截然不同,此刻他的麵龐紅潤如玉,雙眸精光內斂,周身氣息渾厚凝實,赫然已達練氣巔峰之境!
感受著體內澎湃如潮的法力波動,何太叔心中湧起一陣難以抑製的振奮。
雖然耗費的靈石數量讓他每每想起都心痛不已,但轉念一想,這些外物終究是為了夯實道基、提升實力,倒也值得。
他長身而起,衣袂無風自動。神念微動間,靜置一旁的玄鐵劍匣驟然開啟,五柄寒光凜冽的飛劍應聲而出,如遊龍般在他周身盤旋飛舞。
劍身震顫,發出清越的嗡鳴,仿佛在為主人的突破而歡欣雀躍。
何太叔凝視著自己的雙手,緩緩閉目內視。體內五條靈根熠熠生輝,彼此勾連,構成一個完美的五行循環。
那浩瀚如海的法力在經脈中奔流不息,其雄渾程度,竟已足夠完整施展一次五行輪轉劍陣!
要知道,這還僅僅是練氣巔峰的境界。若是突破至築基期,丹田容量必將進一步擴充,屆時實力定會迎來質的飛躍。
更令他期待的是,《五極天元劍典》中記載,築基之後將解鎖一套獨特的煉體秘術。想到此處,何太叔的嘴角不禁泛起一絲笑意。這五年的苦修,終究沒有白費。
思及此處,何太叔眼中精光一閃,原本緊繃的神色頓時舒展。
他略一沉吟,便決定暫緩突破,先休整月餘。畢竟築基之事非同小可,即便他曾經達到過此境,仍需以最佳狀態應對。
......
這一個月裡,他並未撤去小院中的聚靈陣法,而是任其緩緩運轉,維持著院內充沛的靈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