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完,緊張地看著李硯秋,生怕他嫌貴。
周圍的人都倒吸一口涼氣。
五分錢一捆柴,這價錢,簡直跟白送差不多。
李硯秋卻皺起了眉頭,臉上露出為難的神色。
“五分?”
他搖了搖頭。
“拐子叔,這天寒地凍的,上山撿柴不容易,五分錢太少了。我這不是占你便宜嗎?”
李拐子一聽,急了。
他以為李硯秋是要反悔,連忙擺手。
“不少了!不少了!這活兒不累,我一天能跑好幾趟呢!”
“硯秋啊,就五分!你要是覺得過意不去,回頭管我頓飯就行!”
李硯秋“勉強”地點了點頭。
“那……行吧。不過拐子叔,咱可說好了,這不是我雇你乾活,是我請你幫忙。”
他特意加重了語氣。
“這錢,也不是工錢,是我謝你的一點心意。你可彆出去亂說。”
“哎!我懂!我懂!”
李拐子點頭如搗蒜,臉上笑開了花。
他搓著手,興奮地問。
“那……你要多少?我一天給你弄個二三十捆,不成問題!”
李硯秋伸出一根手指。
“先來一百捆吧。”
“一百捆?”
李拐子愣住了,隨即心裡樂開了花。
一百捆,那不就是五塊錢?
五塊錢啊!他一年到頭都攢不下這麼多!
他覺得李硯秋還是太保守了,連忙出主意。
“一百捆哪夠燒啊!硯秋,聽叔一句勸,趁現在天好,得多備點!”
他拍著胸脯。
“這樣,三百捆!我把我家的婆娘小子都叫上,保證給你弄得妥妥的!”
李硯秋故作為難地沉吟了片刻。
“三百捆……行,那就三百捆。今天就能開始嗎?”
“能!現在就去!”
李拐子生怕他反悔,一瘸一拐地轉身就往家跑,嘴裡還嚷嚷著。
“婆娘!抄家夥!上山發財去嘍!”
看著他那副猴急的背影,李硯秋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三百捆柴火,十五塊錢。
這筆買賣,太劃算了。
不僅解決了家裡的柴火問題,還能讓李拐子這個村裡的不安定因素消停一段時間。
他轉身往家走,腦子裡卻想起了另一件事。
要不要把媽也接到城裡去?
這個念頭隻是一閃而過,就被他否決了。
他比誰都清楚,未來幾年,農村雖然苦,但比起城裡,要安全得多。
那場席卷一切的風暴,最先衝擊的,就是城市。
……
李硯秋推開院門時,蔣春蘭正和張玉梅在院裡說話。
“回來了!”
蔣春蘭看到他,立刻站了起來。
她看到兒子身上沾滿的泥土,眉頭就皺了起來。
“咋又弄得一身泥?快進屋!玉梅,給你小叔打盆熱水,讓他洗洗臉!”
張玉梅笑著應了一聲,轉身進了廚房。
她很快又走了出來,手裡還捧著一件嶄新的棉衣。
“硯秋,快來試試,新棉衣做好了。”
那是一件藍布麵的棉衣,棉花塞得厚實,針腳細密。
蔣春蘭也催促道。
“快穿上,讓你四哥看看,他留的錢沒白花。”
李硯秋心裡一暖,脫下外套,將新棉衣穿在身上。
大小正合適,厚實又暖和。
晚飯很快就擺上了桌。
李硯秋一邊扒拉著碗裡的飯,一邊聽著蔣春蘭的問話。
“長庚找你,到底啥事?”
“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