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奏皇上,現在不是說這些的時候,我們要想辦法抵禦叛軍才是重中之重。
叛軍現如今距離京城隻有區區百裡,用不了多久便會趕到。”
其中一名大臣很是無奈的上前一步開口道。
“對對對,抵擋叛軍才是正事,諸位愛卿有何高見啊?”
小皇帝滿是期待的看向眾位大臣,但是所有人都低著頭默不作聲。
見沒有人在這時站出來說話,小皇帝隻好自己點名。
“鄧將軍,如今京城還有三萬守軍,朕欲要讓你擔任此次的主帥防守京城。
雖然人數比叛軍要少很多,但是憑借著京城的城防足以抵擋許久,且城內糧草豐沛不要擔心食物的問題。
隻要堅持月餘,邊軍便會趕到京城,屆時咱們兩麵合圍定能剿滅叛軍。”
“末將領命!”
那名小將雖然心有不願,但既然皇帝都點名道姓的讓他上,也就隻好硬著頭皮乾。
不過這對於他來說同樣也是一次機會,假如真的能成功守住京城並平定叛亂,那他就將成為挽大廈於將傾的大功臣,即便是在曆史上都能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更何況京都城堅牆寬,未必不能攔下叛軍數月。
臨近退朝時,小皇帝派人快速趕往大將軍府捉拿他的家眷。
既然秦鬆年已經投降了秦王,小皇帝自然不可能放過他的家人,說不定能憑此乾擾對方的心性從而再次‘棄暗投明’。
當然了,這件事結束後他無論如何都不會放過秦鬆年一家子,他們已經在小皇帝心中打上了不可信任的標簽。
在度過了最初的慌亂期,小皇帝已然恢複了鎮定。
在他看來靠著城內那三萬老弱殘兵的確不足以打退敵軍,但敵軍同樣也攻不進來。
自己最多隻要堅持三個月,到時候幾十萬邊軍就會趕來勤王護駕,到那時叛軍必敗無疑。
散朝後差不多過去了一個時辰,士兵來報秦大將軍府隻剩下了一些門衛家丁,秦鬆年的那些家眷不知去了哪裡。
得知消息的小皇帝大怒不已。
原本他還以為秦鬆年是臨陣倒戈,但現在看來明顯是在最開始就有過這種想法,不然也不會提前安排家眷離開。
既然如此全城搜捕也沒什麼意義了,反而容易鬨的人心惶惶,說不定早就已經逃出了城去。
小皇帝很是不爽的揮揮手讓人退下,這種被人背叛的感覺真是讓人難以接受,況且對方還是自己未來妃子的親人。
這時李公公端著一杯茶水走進了房間中,不知為何一個不小心將茶水打翻濺了小皇帝一身,嚇的他匆忙跪倒在地。
“陛下息怒。”
“起來吧李公公,朕不怪你。
朕還是第一次見你如此的心事不寧,可是遇到了什麼困難?”
小皇帝並未因此而懲罰他。
“啟稟皇上,老奴隻是對這京城保衛戰有些看法,但也有可能是多心了。”
“哦?公公說來聽聽。”
小皇帝當即便來了興趣。
“老奴想著這次守衛京城可以說是最為重要的一個任務,既然就連秦鬆年老將軍都背叛朝廷投靠了秦王,我們根本保證不了其餘將軍會不會如此。
假如馮將軍生有異心,豈不是將整個京城都拱手讓給了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