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往北京的高鐵上,陳默靠在窗邊,卻毫無睡意。手裡的加密u盤裡,存著所有關鍵證據——從周振邦的受賄記錄,到那位副部長的通話錄音,再到趙國棟小舅子操控招標的流水。窗外的風景飛速倒退,像極了這場反腐風暴中,那些試圖逃離的腐敗分子。
老吳坐在對麵,正在整理訊問筆錄,突然抬頭:“陳默,你說那位副部長會不會提前收到消息,銷毀證據?”
“可能性不大。”陳默搖搖頭,“我們昨晚發現線索後,第一時間就把證據加密上傳了,中央紀委那邊已經開始秘密調查,他就算想銷毀,也來不及了。”
話雖如此,陳默心裡還是有些忐忑。那位副部長在部委裡任職多年,人脈深厚,如果讓他找到機會串供,後續的調查會更難。好在高鐵下午兩點就能到北京,他們可以儘快把證據交到領導手裡。
下午一點半,高鐵駛入北京南站。剛走出站台,就看到中央紀委的工作人員在出口等候,手裡舉著寫有“陳默”的牌子。坐上專車,車子直接駛向中央紀委辦公大樓。一路上,陳默看著窗外熟悉的街道,想起三年前在這裡參加培訓時,那位領導說過的話:“反腐工作就像在刀尖上跳舞,既要膽大,也要心細,更要守住底線。”
走進領導辦公室,那位熟悉的老領導正坐在辦公桌後,看到他們進來,立刻起身:“陳默,老吳,辛苦你們了。省裡的情況,我們已經有所了解,周振邦案隻是一個開始,你們找到的線索,對我們揪出更深層次的腐敗分子至關重要。”
陳默把加密u盤遞過去:“領導,這裡麵是所有證據,包括那位副部長和李偉的關聯交易,還有趙國棟小舅子操控招標的記錄,我們已經核實過,證據鏈完整。”
老領導接過u盤,插入電腦,仔細查看裡麵的內容。半小時後,他抬起頭,眼神凝重:“這些證據很關鍵。那位副部長涉嫌利用職務之便,為李偉的公司在項目審批上提供便利,收受賄賂500萬,還有可能涉及其他項目,我們需要立刻對他采取留置措施。”
隨後,老領導召開了緊急會議,部署對副部長的調查工作。陳默和老吳坐在會議室裡,聽著各位領導的安排,心裡終於踏實了。會議結束後,老領導拍了拍陳默的肩膀:“你們在省裡頂住了那麼大的壓力,不容易。接下來,中央會派督導組去省裡,協助你們徹底查清周振邦、趙國棟的案子,把他們背後的利益鏈全部挖出來。”
第二天上午,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發布通報:某中央部委副部長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消息一出,全國嘩然。誰也沒想到,一個看似“清正廉潔”的副部長,竟然也和李偉的腐敗網絡有關聯。
而在省裡,趙國棟聽到消息後,徹底慌了。他躲在辦公室裡,把所有和周振邦、李偉有關的文件都燒了,試圖銷毀證據。但他不知道,專案組早就掌握了他和小舅子的關聯交易記錄,甚至查到了他在海外的銀行賬戶——裡麵有2000多萬的贓款,都是通過宏業建設轉移出去的。
下午三點,督導組抵達省城,立刻召開了全省紀檢監察係統會議。會上,督導組組長明確表示:“要以周振邦案、副部長案為突破口,深挖徹查,不管涉及到誰,不管他的職位有多高,都要一查到底,絕不姑息!”
會議結束後,陳默帶領專案組,聯合督導組,對趙國棟實施了留置。當留置通知書擺在趙國棟麵前時,他癱坐在椅子上,嘴裡喃喃自語:“我錯了,我不該貪那8000萬,不該護著周振邦……”
審訊趙國棟的過程很順利。他知道自己已經沒有退路,很快就交代了所有問題——除了濱江新區的腐敗交易,他還在其他項目上為李偉提供便利,收受賄賂共計1.2億元,甚至幫助李偉的公司逃避稅務稽查。
隨著趙國棟的落網,他背後的“小圈子”也逐漸暴露。專案組順藤摸瓜,先後抓獲了省發改委主任、市住建局局長等10多名官員,徹底瓦解了周振邦、趙國棟在省裡的腐敗網絡。
而李偉那邊,在證據麵前,也終於交代了“名單”的全部內容。他承認,自己多年來一直通過“建檔”的方式,掌握官員的隱私和把柄,以此要挾他們為自己辦事。“我原本以為,這些名單能保我一命,沒想到還是栽了。”李偉在審訊室裡,眼神空洞,“我賺了那麼多錢,卻連家人都見不到,現在想想,真不值。”
接下來的一個月,專案組忙得腳不沾地。一方麵要整理周振邦、趙國棟等人的犯罪證據,準備移送司法機關;另一方麵要追查李偉轉移到海外的贓款,通過國際刑警組織,凍結了他在瑞士、開曼群島等地的銀行賬戶,追回贓款共計15億元。
濱江新區的“問題工程”也得到了整改。督導組要求重新招標,選擇有資質、信譽好的企業負責配套道路工程,同時對已經建成的部分進行質量檢測,確保不會出現“豆腐渣工程”。當地百姓得知消息後,紛紛拍手稱快——他們盼了多年的新區,終於能走上正軌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天,陳默回到家,妻子做了他最愛吃的紅燒肉。吃飯時,妻子看著他:“你最近瘦了好多,案子結束後,好好休息幾天吧。”
陳默點點頭,卻想起了老領導說過的話:“反腐工作永遠沒有結束的時候,隻要還有腐敗分子,我們就不能停下腳步。”
果然,沒過多久,中央紀委又傳來消息:根據李偉提供的線索,他們在另一個省份也發現了類似的腐敗網絡,涉及多名官員,需要專案組派人協助調查。
接到通知的那天,陳默正在整理周振邦案的卷宗。小張走進來,手裡拿著一張照片,照片裡是專案組的成員們在留置周振邦那天的合影,每個人臉上都帶著笑容。“組長,我們什麼時候去新的地方調查?”小張眼裡滿是期待。
陳默看著照片,又看了看窗外——濱江新區的工地上,機器正在轟鳴,遠處的高樓拔地而起,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他笑了笑:“明天就出發。記住,我們的任務,就是守護這樣的風景,不讓任何蛀蟲破壞它。”
出發前,陳默去了一趟省紀委書記的辦公室。書記遞給她一麵錦旗,上麵寫著“反腐先鋒,正義衛士”。“陳默,你們為省裡清除了這麼大的腐敗毒瘤,老百姓都記著你們的功勞。”書記的語氣裡滿是讚許。
陳默接過錦旗,心裡很感動。他知道,這份功勞不屬於他一個人,而是屬於整個專案組,屬於所有堅守正義的人。
車子駛離省城,朝著新的目的地出發。陳默坐在車裡,看著窗外的風景,心裡充滿了力量。他知道,未來的路還很長,還會遇到更多的困難和挑戰,但隻要他們堅持下去,正義就一定會戰勝邪惡,那些蛀蟲終究會被清除,這片土地也會變得更加乾淨、美好。
而在千裡之外的北京,中央紀委的會議室裡,老領導正拿著專案組提交的報告,對各位同事說:“像陳默這樣的乾部,是我們紀檢監察係統的寶貴財富。有他們在,我們的反腐鬥爭就一定能取得最終勝利!”
陽光透過窗戶,照在報告上,“正義永不缺席”這六個字,顯得格外耀眼。
喜歡時間研究所:錯位的記憶請大家收藏:()時間研究所:錯位的記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