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嵐。”鏡中的“我”把目光轉向她,“你呢?你心裡藏著什麼?”
林嵐咬著嘴唇,沉默了很久。
“我曾經是一名心理谘詢師,”她終於開口,“我的一個病人自殺了。所有人都說這不是我的錯,但我知道,如果那天我多聽他說一句話,也許結果就會不一樣。我辭職了,從此再也不敢麵對鏡子,因為我在鏡子裡看到的,都是他失望的眼睛。”
這一次,鏡麵劇烈地晃動起來,整個房間都在顫抖。
那些“殘語”像被狂風席卷,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
鏡中的“我”露出了一個真正的微笑:“很好。你們終於把話說出來了。”
4
“出路呢?”顧行舟迫不及待地問。
鏡中的“我”伸出手,指向鏡麵的中心。
那裡出現了一個旋渦狀的洞口,散發著柔和的光芒。
“進去吧,”鏡中的“我”說,“它會帶你們回到你們該去的地方。”
我們三人對視一眼,沒有動。
“你不跟我們一起走嗎?”我問。
鏡中的“我”搖了搖頭:“我是你們的影子,隻能留在這裡。但你們要記住,影子不是敵人,它隻是提醒你們,有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我忽然明白了。
這一切,並不是鏡子在作祟,而是我們自己。
那些“殘語”,是我們心裡那些沒有說出口的話,是我們不敢麵對的自己。
鏡子隻是把它們照了出來。
“謝謝你。”我真誠地說。
鏡中的“我”微笑著揮了揮手:“去吧。彆再讓恐懼替你們說話了。”
我們三人一起走進了那道光芒。
當我再次睜開眼睛時,發現自己正站在心理谘詢室的門口,手裡還拿著那麵小化妝鏡。
陽光透過窗戶灑進來,溫暖而明亮。
林嵐站在我旁邊,顧行舟也在。
我們相視一笑,仿佛從一場漫長的噩夢中醒來。
“我們還會再見嗎?”顧行舟問。
“會的,”我說,“當我們需要再次麵對自己的時候。”
我們各自散去,回到了自己的生活。
我沒有再逃避,而是主動聯係了五年前那件事的相關人,向他們道歉,儘我所能去彌補。
林嵐重新回到了崗位,她在辦公室裡放了一麵小鏡子,提醒自己要勇敢地麵對每一個來訪者的眼睛。
顧行舟則去了醫院,守在他母親的病床前,輕聲講述著這段不可思議的經曆。
而那棟老樓,據說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突然倒塌了。
有人說,是因為年久失修;也有人說,是因為那些“殘語”終於被說完了,鏡子失去了力量。
無論真相如何,我們都知道,那段經曆改變了我們。
它讓我們明白,真正的出口,不在鏡子裡,而在我們心裡。
隻有當我們有勇氣說出那些“殘語”,才能真正地走出黑暗,迎接光明。
喜歡時間研究所:錯位的記憶請大家收藏:()時間研究所:錯位的記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