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隊首秀的輝煌還縈繞在耳邊,林楓便不得不匆匆告彆集訓基地,馬不停蹄地飛回法國。
歐聯杯小組賽的戰鼓已經擂響,等待他的,是更加密集和艱苦的賽程。
梅斯隊更衣室的氣氛,與國家隊截然不同。
這裡更安靜,更職業化,少了些人情世故的試探,多了些基於實力的直接認可。
林楓的回歸沒有引起太大波瀾,隊友們隻是簡單打了個招呼,便各自準備接下來的比賽。
他迅速切換回“梅斯33號”的身份,將國家隊的紅色榮耀暫時封存。
雙線作戰的強度,遠超林楓的想象。
法甲聯賽、歐聯杯小組賽接踵而至,一周雙賽成為常態。
身體的疲勞如同潮水般不斷累積,精神也需要在兩種不同的戰術體係和文化氛圍中快速切換。
在法甲,他是梅斯中場的技術核心,需要更多的持球組織和創造性傳球;在歐聯杯,麵對風格各異的歐洲對手,他需要更強的適應能力和戰術執行力;而國家隊的經曆,則讓他對比賽節奏和身體對抗有了更深的理解,但也帶來了額外的輿論壓力和關注度。
【進入高強度雙線作戰模式,身體負荷加劇。】
【持續適應不同戰術要求,比賽閱讀能力獲得鍛煉。】
係統的提示客觀地反映著他的狀態。
疲勞開始影響他的發揮。
一次法甲聯賽中,他在一次看似平常的對抗後,感覺大腿後側肌肉傳來一絲輕微的牽拉感。
“肌肉疲勞,輕微緊張。建議適當輪休,加強拉伸和放鬆。”隊醫馬爾科姆檢查後給出了診斷。
輪休?在這個爭奪歐戰席位和歐聯杯出線的關鍵階段?林楓皺了皺眉。
但他知道,硬撐的後果可能是更嚴重的傷病。
在教練組的安排下,他缺席了一場對陣中遊球隊的聯賽。
這在國內又引起了一陣小小的風波。
“剛踢好一場就輪休?是不是飄了?”
“俱樂部還是比國家隊重要啊……”
“理解吧,歐聯杯更重要。”
林楓沒有理會這些聲音。
他利用短暫的休息時間,在係統的輔助下,專注於身體的恢複和力量訓練。
他意識到,想要在漫長的賽季中保持狀態,科學地分配體能、管理身體比一味猛衝更重要。
歐聯杯小組賽第三輪,梅斯客場挑戰希臘勁旅奧林匹亞科斯隊。
地中海熾熱的陽光,狂熱的主場氣氛,以及對手技術細膩、配合默契的打法,給梅斯隊帶來了巨大麻煩。
林楓在比賽中感受到了與俄羅斯球隊截然不同的防守。
希臘人並不依賴野蠻的衝撞,而是用嚴密的整體站位和精準的卡位,限製他的傳球空間。
他的幾次威脅傳球都被經驗豐富的後衛提前預判化解。
比賽陷入僵局。
下半場第六十分鐘,梅斯隊獲得前場右側的任意球機會,距離球門約二十八米。
林楓站在球前,深吸一口氣。
他能感覺到大腿肌肉還有些許疲憊的酸脹。
看台上是主場球迷震耳欲聾的噓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