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戰勝門興格拉德巴赫的餘韻尚未散去,林楓在係統中將那一點珍貴的自由屬性加在【耐力】上的決定,很快便在密集的賽程中顯現出其先見之明。
然而,就在他逐漸適應德甲節奏,開始以“球隊大腦”自居駕馭比賽時,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暴,裹挾著成長的陣痛與責任的重量,轟然降臨。
德甲第六輪,客場對陣斯圖加特。
比賽進行到第三十七分鐘,一次看似平常的禁區爭頂。
林楓開出角球,揚·科勒如同往常一樣,如同一座移動鐵塔,力壓對方中衛奮力起跳。
但在落地時,對方後衛收腳不及,鞋底重重地刮在了科勒的支撐腿膝蓋側麵。
“呃啊——!”
一聲短促而痛苦的悶哼通過場邊的收音設備清晰傳出。
科勒龐大的身軀轟然倒地,雙手死死捂住膝蓋外側,臉上瞬間失去了血色,痛苦地蜷縮起來。
多特蒙德的隊醫立刻衝入場內。
威斯特法倫球場通過電視轉播屏看到這一幕的球迷們,心都揪緊了。
場上的多特蒙德球員紛紛圍攏過去,林楓站在人群外緣,看著科勒因劇痛而扭曲的麵孔,以及隊醫那凝重得幾乎要滴出水來的表情,一股寒意從心底升起。
經過短暫的緊急處理,科勒無法站立,被擔架抬離了球場。
離場時,他用手臂遮住了眼睛,不知是在遮擋球場刺眼的燈光,還是不願讓人看到可能滑落的淚水。
更衣室內的電視機裡,中場休息時插播了最新消息:“……多特蒙德官方初步確認,揚·科勒左膝內側副韌帶撕裂,伴隨軟骨損傷,預計將缺席至少四個月……”
“至少四個月……”林楓喃喃自語,更衣室內一片死寂。
科勒不僅僅是鋒線的支柱,他的支點作用、牽製能力,是林楓施展傳球魔法的重要保障,更是更衣室裡不可或缺的開心果和定心丸。
他的缺席,對多特蒙德而言,是戰略級的打擊,最終多特蒙德毫無意外地輸掉了比賽。
科勒的受傷,如同一根被抽掉的關鍵承重柱,讓薩默爾精心構建的、剛剛顯露雛形的進攻體係瞬間出現了巨大的真空。
“我們失去了前場最穩定的接應點和戰術支點。”賽後的戰術會議上,薩默爾的聲音沉重,“接下來的比賽,對手會毫無顧忌地壓上,因為他們知道,我們缺少了空中最致命的威脅。”
他目光掃過眾人,最終定格在林楓身上。“林,你的任務會更重。對手對你的限製會更加肆無忌憚。同時,你需要重新適應沒有揚的鋒線。”
接下來的訓練課,薩默爾嘗試了不同的方案。
讓阿莫魯索頂到中鋒位,但他更擅長遊擊和搶點,而非背身拿球和對抗;啟用替補中鋒,但其能力和威懾力與科勒相去甚遠。
林楓立刻感受到了不同。
以往,他隻需要一個眼神,科勒就能心領神會地卡住位置,為他創造出傳球線路。
現在,他需要更精確地計算傳球力道和落點,需要前鋒更積極的跑動來配合。進攻的容錯率大大降低。
歐冠小組賽第二場,主場對陣荷甲勁旅埃因霍溫。
儘管多特蒙德最終憑借林楓的一記直接任意球和阿莫魯索的補射21險勝,但比賽過程異常艱難。
沒有了科勒在前場的牽製,埃因霍溫的防線可以更大膽地前壓,重點圍剿林楓,導致多特蒙德中場運轉頻頻受阻。
林楓雖然打入一球,但全場跑動距離創下新高,感覺比踢滿兩場聯賽還要疲憊。
深夜,林楓沉浸在係統界麵中。
【戰術透鏡】高亮顯示著球隊進攻端因缺少支點而暴露出的問題區域。
一條新的係統提示格外醒目:
【檢測到核心戰術組件缺失,外部環境適應性挑戰升級。過度依賴特定戰術節點,不利於長期成長與模板融合。】
【建議:在逆境中探索新的進攻模式,強化獨立破局能力。依賴係統計算與固定模板,將導致融合度停滯。】
林楓心中一凜。
係統的警告直指核心。
他發現自己過去一段時間的出色表現,固然有自身成長的因素,但也很大程度上依賴於科勒這個完美的“終端”,以及係統提供的【空間感知】和【戰術透鏡】的輔助。
他像是在一套精密的輔助係統下,駕駛著一輛性能優異的賽車。
而現在,賽車的一個關鍵部件損壞了,輔助係統也發出了警告。
他是否過於依賴這些了?如果失去係統,或者再遇到類似的隊友傷病,他是否還能獨立支撐起球隊的進攻?
一種強烈的危機感湧上心頭。
林楓意識到,真正的強大,並非僅僅在於能將球傳到多麼精妙的位置,更在於能夠適應任何環境,利用現有的一切資源,撬動勝利的之門。
聯賽第七輪,對陣強大的勒沃庫森。
賽前,薩默爾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
他在更衣室裡公布了首發陣容,並單獨對林楓說:“林,今天我們的陣型會有微調。我需要你更多地前插,更靠近禁區。在揚回來之前,你不僅是創造者,在必要時,也要成為終結者。”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意味著他的角色從純粹的組織核心,向更具攻擊性的“攻擊型中場”甚至“偽九號”偏移,承擔更多的進球責任。
比賽開始,勒沃庫森果然對林楓進行了瘋狂的圍剿。沒有科勒的牽製,林楓在禁區前沿拿球變得異常困難。
上半場,多特蒙德進攻滯澀,勒沃庫森的反擊則刀刀見血,並由他們的頭號射手貝爾巴托夫打入一球。
01。
中場休息,更衣室裡氣氛壓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