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暗河冰冷的水汽彌漫,荊無棣在穆婉茹不間斷的低能量複蘇脈衝和最後一點急救藥物的作用下,終於從瀕死的邊緣緩緩蘇醒。他咳出幾口淤血,眼神渙散了好一會兒才重新聚焦,異變手臂上的紋路黯淡得幾乎看不見,仿佛隨時會徹底熄滅。
“信號……發出去了嗎?”這是他恢複意識後的第一句話,聲音微弱得如同歎息。
“發出去了!”穆婉茹緊緊握著他的手,淚水再次湧出,但這次是混合著希望與後怕的複雜情緒,“而且……我們收到了回應!摩爾斯電碼!雖然極其微弱,但確認收到!他們自稱……‘幽光城’!”
“幽光城……”老教授喃喃重複著這個充滿神秘色彩的名字,眼中閃過一絲驚疑與思索,“古籍野史中,確有‘下有幽都,燭龍銜照’之語,莫非……並非完全虛言?”
這個消息如同強心劑,讓所有幸存者精神一振!他們並非孤軍奮戰!在這片廣袤而危險的地下世界,竟然真的存在其他成規模的人類據點,並且掌握了與他們類似的、能夠規避鴨首人主流監控的通訊方式!
“電文內容極其簡短,隻是確認收到,並提供了一個極其複雜的、動態變化的彙合坐標序列和一套臨時的低功耗握手協議。”技術員激動地彙報,“他們非常謹慎!”
“立刻嘗試建立穩定連接!用最低功耗,最高隱蔽度!”荊無棣強撐著坐起,儘管虛弱,但領袖的本能讓他立刻進入狀態,“我們需要知道更多!他們的規模、狀態、以及……他們知道什麼!”
接下來的幾個小時,在極度小心和頻繁更換發射點以規避可能追蹤的情況下,斷斷續續的信息流開始通過那脆弱的連接傳遞過來。
“幽光城”,並非他們想象中類似“方舟”或圖書館那樣的避難所。根據對方謹慎透露的信息,那似乎是一個更為宏大、曆史也更為悠久的地下生態穹頂城市的遺跡。其建造年代遠早於有文字記載的曆史,甚至可能追溯到上一次冰河時期甚至更早,其建造者並非現代人類,而是某種……早已消失的、高度發達的史前文明。
他們是在大災變初期,一批地質學家和考古學家在勘探異常地磁信號時,意外發現了通往那裡的古老隧道,並最終在巨大穹頂之下,找到了這個被遺忘的奇跡。城市利用地熱和某種生物發光苔蘚提供照明和基礎能源,擁有獨立的水循環和農業係統依靠特殊的地下發光真菌和耐陰作物),結構極其堅固,且其建築材料似乎能有效屏蔽或吸收鴨首人的生物信號掃描!
這正是他們能幸存至今的關鍵!
“他們人口大約三千人,結構完整,有完整的生產體係和防禦力量,但……資源壓力巨大,尤其是高能量晶礦和高端電子元件極度匱乏。”穆婉茹彙總著信息,眉頭微蹙,“他們對我們提到的‘晶核共鳴’和‘地脈後門’理論極其感興趣,認為這與他們發現的一些城市核心的古老碑文記載驚人地吻合!”
“碑文?”荊無棣敏銳地抓住了重點。
“是的。他們提到,城市最核心的‘守護者大殿’中,有一些無法破譯的、非地球已知任何語係的碑文和壁畫,描繪了‘天外訪客’特征很像我們先民)、‘地脈之靈’以及……‘黑暗之噬’特征像鴨首人)的古老戰爭。他們一直認為那是神話,直到我們的信息傳來……”
線索再一次驚人地交彙!幽光城,很可能就是遠古先民建造的、或者至少是深受先民影響的避難所之一!它可能保存著關於先民、鴨首人以及地脈能量真相的更多關鍵信息!
“他們發出邀請,”技術員抬起頭,眼中充滿期待,“希望我們能前往幽光城!他們提供的坐標序列,指向一條極其隱秘、似乎被遠古文明刻意隱藏的、相對安全的‘幽暗路徑’!他們說……隻有真正理解‘共鳴’的人,才能找到並開啟最後的通道!”
希望的大門,從未如此清晰地敞開在眼前!
然而,風險同樣巨大。這條“幽暗路徑”是否真的安全?幽光城是否真如他們所言?這會不會是一個陷阱?
荊無棣沉默片刻,目光掃過每一個隊員渴望而疲憊的臉龐,最後落在穆婉茹臉上。
“我們沒有選擇。”他緩緩道,“留在這裡,資源耗儘,也是死路一條。幽光城,是我們目前唯一的、也是最好的希望。我們必須賭一把。”
決定已下,隊伍再次行動起來。在幽光城遠程指引下,他們沿著暗河向下遊跋涉,最終在一處毫不起眼的、被厚重發光苔蘚覆蓋的岩壁前停下。
“坐標終點……就是這裡。”技術員確認道。
岩壁渾然一體,看不出任何通道的痕跡。
“幽光城說……需要‘共鳴’……”穆婉茹看向荊無棣和他手中那塊僅存微弱感應的晶核。
荊無棣深吸一口氣,將晶核按在岩壁上,集中起殘存的所有精神,努力回憶並模仿著之前叩響“後門”時的那種純淨、平和的共鳴波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起初毫無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