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德寬路上的晨霜_輪渡上的逆流人生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輪渡上的逆流人生 > 第10章 德寬路上的晨霜

第10章 德寬路上的晨霜(1 / 1)

1965年的秋天,德寬路仿佛被一層輕柔的薄紗悄然籠罩,如夢如幻。

清晨的霜花宛如細碎的銀粉,洋洋灑灑地鋪滿了街道的每一個角落,給這條略顯陳舊的道路增添了幾分清冷與靜謐。路旁的樹木,葉子已漸漸泛黃,在微風的輕撫下輕輕搖曳,發出沙沙的聲響,仿佛在低聲訴說著季節的更迭和即將到來的變化。

入學儀式那天,陽光努力地穿透晨霜的阻擋,灑在學校那有些破舊的操場上。校園裡熱鬨非凡,孩子們穿著嶄新的衣服,如同春日裡盛開的花朵,臉上洋溢著興奮與期待的光芒。

而我,靜靜地站在大姐身旁,心裡既緊張又激動,就像一隻即將展翅飛出巢穴的小鳥,對未知的學校生活充滿了憧憬與好奇。

大姐從包裡拿出一卷紅毛線,那紅毛線鮮豔奪目,恰似燃燒的火焰,在這清冷的秋日裡顯得格外耀眼。

她輕輕地展開我的白襯衫,那襯衫潔白如雪,是我為入學特意準備的,承載著我對新校園生活的美好期待。大姐的手雖然因長期操持家務而略顯粗糙,但此刻卻無比靈巧,仿佛帶著某種神奇的魔力。她將紅毛線仔細地裁剪、縫合,一針一線都傾注著她的關愛,在我的白襯衫上縫出了一條臨時紅領巾。那紅領巾雖然沒有正規紅領巾的精致,卻在大姐的巧手下充滿了溫暖和愛意,仿佛帶著大姐對我的深深祝福。

“三子,以後你就是一名小學生啦,要好好學習哦。”大姐一邊縫著,一邊溫柔地對我說,眼神中充滿了關切和期望。我望著大姐,用力地點了點頭,眼睛裡閃爍著堅定的光芒,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自己在校園裡快樂學習、茁壯成長的場景。

操場上,校工正拿著石灰,吃力地在地麵畫著線。他彎著腰,一步一步緩慢地走著,石灰粉隨著他的動作揚起,在空中形成一片白色的霧氣,宛如一幅朦朧的畫卷。

原來,他在畫殘疾學生專用通道。在那個特殊的時代,這樣的安排雖然帶著些許無奈,但卻無疑是對殘疾學生的一種關懷與尊重。看著那蜿蜒的白色線條,我的心裡既有些感激,又有些自卑,感覺自己與其他同學有著明顯的不同。

我背著書包,一瘸一拐地走進教室。教室裡的桌椅擺放得整整齊齊,同學們都好奇地看著我,那一道道目光讓我感到有些不自在。

作為班裡年齡最小的學生,我卻坐在了最後一排。這個位置是班主任特意為我安排的,因為我的支架腿需要更多的空間來伸展。大姐怕我坐著不舒服,還特意用外婆縫的棉布給我綁在了課桌腿上。那棉布柔軟而溫暖,就像外婆的懷抱,讓我在這陌生的環境裡感受到了一絲安心與溫暖。

上課的時候,我總是努力地聽著老師講課,儘管有時候因為身體的原因,會有些跟不上節奏,但我依然不願意放棄,心中有一股堅定的力量支撐著我。

我的支架腿在課桌下偶爾會發出輕微的聲響,引得同學們有時會投來異樣的目光,但我總是裝作不在意,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學習中,努力汲取知識的養分。

日子在不經意間一天天過去,第二年清明節,學校組織了一次去西效馬山為俞昌準烈士陵園的掃墓活動。

據史料記載,俞昌準烈土,1907年出生在安徽省南陵縣。1923年,懷揣著對知識的渴望和對未來的憧憬,他毅然離開家鄉,赴滬求學,就讀於上海南洋中學。在繁華熱鬨的大上海,他如饑似渴地接觸著各種新思想、新潮流,仿佛置身於知識的海洋。1925年,經惲代英介紹,他進入上海大學社會係就讀。

那時的上海大學,宛如一座革命的搖籃,共產黨人鄧中夏、瞿秋白、惲代英、蔡和森、任弼時等都在此任教,他們的言傳身教如同一盞盞明燈,照亮了俞昌準前行的道路。

俞昌準在他們的影響和引導下,如饑似渴地接受著馬克思主義和共產主義理想,心中燃起了為革命事業奮鬥的熊熊烈火。

同年,“五卅”運動爆發,這聲驚雷般的愛國運動,激起了全國人民的憤怒和反抗。俞昌準心係家鄉,毅然回到南陵,積極組織成立“南陵反帝大同盟”和“南陵各界人民支援‘五卅’慘案後援會”。

他走街串巷,用激昂的演講聲發動群眾聲援五卅運動,那聲音仿佛還在南陵的上空回蕩,激勵著人們為了民族的尊嚴和正義而奮鬥。

不久後,他又回到上海,經惲代英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6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從此堅定地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1926年8月,受黨組織派遣,俞昌準再次回到南陵,肩負起建立黨組織和發動農民運動的重任。他深入田間地頭,與農民們促膝長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宣傳革命思想,讓農民們逐漸認識到自己的力量和使命。

同年11月,中共南陵縣特彆支部成立,他擔任宣傳委員兼秘書,用自己的筆和口,傳播著革命的火種,讓南陵的革命形勢如星星之火,逐漸形成燎原之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1927年初,俞昌準擔任中共蕪湖特彆支部委員和共青團蕪湖特委宣傳部長。他積極組織群眾支援北伐戰爭,那忙碌的身影穿梭在蕪湖的大街小巷,為革命事業奔波操勞。

北伐軍勝利抵蕪時,國民黨市黨部活動轉為公開,俞昌準參加了黨部工作。1927年3月,國民革命軍攻克蕪湖,受到蕪湖人民的熱烈歡迎。

在惲代英、林伯渠、程潛等參加的歡迎會上,俞昌準作為中共地方組織的代表發表演說,他聲音洪亮,慷慨激昂地號召大家團結奮鬥,實行孫中山先生的三大政策,那堅定的話語仿佛是革命的燈塔,照亮了蕪湖人民前行的道路。

然而,風雲突變。4月18日,蕪湖國民黨右派在蔣介石的支持下叛變革命,開始大肆屠殺共產黨人。俞昌準不得不撤回南陵,後又因革命需要複又來蕪。他創辦《沙漠周刊》,以筆為劍,勇敢地宣傳馬克思主義,揭露國民黨右派的罪惡行徑。

當時,其他共產黨人均已離開,俞昌準在蕪湖獨自作戰,他深入裕中紗廠、火柴廠,組織工人罷工,在那緊張的氛圍中,他始終堅定地站在工人群眾身邊,為他們的權益而奔走呼號,毫不畏懼。

1927年10月,俞昌準去南陵開展農民運動,但由於缺乏經驗,暴動不幸失敗了。但他並未氣餒,回蕪後繼續從事團的活動。1928年8月,他來到安慶安徽大學,以學生身份進行活動,旋即前往懷寧負責黨團工作。

可命運弄人,因叛徒告密,他不幸被捕。1928年12月19日8時,在安慶,俞昌準英勇就義,葬在西門外馬山。他那年輕而熾熱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那一刻,但他的革命精神,卻如同璀璨的星辰,永遠留在了人們心中,激勵著後人不斷為了理想和正義而奮鬥。

烈士陵園裡,鬆柏鬱鬱蔥蔥,莊嚴肅穆,仿佛在默默地守護著烈士的英靈。

去馬山的路上,對一個年僅6周歲且右腿殘疾的我來說,台階高聳而陡峭,我每走一步都異常艱難,仿佛要耗儘全身的力氣。我的支架腿在台階上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響,仿佛在訴說著我的辛苦和不易。同學們都陸續走上了台階,隻有我還在後麵艱難地挪動著腳步,心中不禁湧起一陣失落和無助。

喜歡輪渡上的逆流人生請大家收藏:()輪渡上的逆流人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