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本圍讀會結束後的第二天,《望鄉》劇組便正式進入了拍攝前的最後準備階段。度假村背靠的青巒山在晨曦中露出清晰的輪廓,空氣中帶著草木的清新和一絲涼意。
蘇晚卿起了個大早,穿著簡單的運動服,在林曦的陪同下,沿著度假村後山的石板小徑慢跑。這是她保持多年的習慣,既能鍛煉體力,也能讓頭腦清醒。
“晚卿姐,這裡的空氣真好。”林曦跟在她身側半步的位置,呼吸平穩。她今天也穿著一身利落的運動裝,馬尾辮隨著步伐輕輕晃動,顯得很有活力。
“嗯,比市裡清新多了。”蘇晚卿放緩腳步,深深吸了一口氣,感受著肺腑間的沁涼,“以後我們早上沒事就來跑跑。”
“好。”林曦點頭,目光習慣性地掃視著周圍環境,帶著警惕,“這邊路滑,晚卿姐你小心腳下。”
跑完步回到住宿的小樓,張萌已經準備好了早餐。簡單的燕麥粥、水煮蛋和全麥麵包,擺在房間自帶的小餐廳桌上。
“晚卿姐,林曦,快趁熱吃。”張萌招呼著,手裡還拿著平板電腦在看今天的日程安排,“任導那邊通知了,上午九點,所有主要演員去村口的‘老屋’場地,進行走位和光試。”
“好。”蘇晚卿坐下,端起溫熱的燕麥粥喝了一口。她看到趙剛如同沉默的守衛,已經站在了房門外廊下,身影融在晨光裡。
吃飯間隙,蘇晚卿的手機響了一下,是陸凜發來的信息,隻有言簡意賅的兩個字:“早安。”
她嘴角不自覺揚起,快速回複了一個可愛的貓咪早安表情包。放下手機,心裡那份因新環境而產生的細微陌生感,似乎被這遠方的牽掛悄然撫平。
上午八點五十,蘇晚卿帶著張萌和林曦準時到達村口那間被劇組租用、布置成“春苗家”的老屋。這是一間頗有年頭的夯土房,低矮,窗戶很小,屋前有一小片泥地院子,還原度極高。
飾演她“丈夫”的演員羅銘和飾演“兒子”的小演員豆豆也已經到了。羅銘是科班出身的實力派,性格溫和,見到蘇晚卿,笑著打招呼:“晚卿,來了。”
“羅老師早。”蘇晚卿回以微笑,又彎腰摸了摸豆豆的腦袋,“豆豆早呀。”
豆豆約莫五六歲年紀,虎頭虎腦的,有些怕生,往羅銘身後躲了躲,又忍不住好奇地探頭看蘇晚卿。
“豆豆,叫蘇阿姨。”羅銘輕輕把他推出來。
豆豆小聲地、含糊地叫了一聲:“蘇阿姨……”
“真乖。”蘇晚卿笑容更暖,從口袋裡摸出一小包獨立包裝的動物餅乾——這是她特意讓林曦準備的,遞給豆豆,“這個給你吃。”
豆豆眼睛一亮,怯生生地接過,小聲說了句“謝謝”。
這時,陳靜老師也到了,她穿著戲裡那身打著補丁的粗布衣服,頭發挽成髻,臉上刻意化了顯得粗糙暗沉的妝,幾乎瞬間就融入了“婆婆”的角色裡。
“都到了?”任導拿著分鏡本走過來,身後跟著攝影師和燈光師,“今天我們先順一下第一場戲的動線。春苗,”他看向蘇晚卿,“你從灶台那邊端粥過來,放到這張桌子上,然後叫鐵柱羅銘飾)和娃吃飯。注意腳下的門檻,有點高。”
“好的,任導。”蘇晚卿點頭,走到臨時搭建的、模擬灶台的位置。
走位和光試是個枯燥的過程,需要演員配合技術人員,反複調整位置、角度,確定光影效果。蘇晚卿沒有絲毫的不耐煩,一遍遍按照要求走動、轉身、模擬端碗的動作,神情專注。
羅銘和陳靜也同樣專業,耐心配合。豆豆年紀小,有些坐不住,他的戲份不多,主要是由劇組的生活助理陪著在一邊玩。
間隙休息時,陳靜接過助理遞來的水杯,喝了一口,對坐在旁邊小凳子上的蘇晚卿說:“你這孩子,定力不錯。很多年輕人,沒幾分鐘就煩了。”
蘇晚卿用紙巾擦了擦額角細微的汗,笑了笑:“應該的。前期準備充分,拍起來才順利。”
陳靜點點頭,目光帶著讚許,轉而問道:“聽說你之前專門去農村體驗生活了?”
“嗯,在隔壁縣的一個小村子,待了差不多三周。”
“難怪,”陳靜了然,“我看你端碗走路的姿勢,還有看這屋子的眼神,有點那個意思了。不是演出來的,是帶出來了。”
得到老前輩這樣的肯定,蘇晚卿心裡有些激動:“謝謝陳老師,我還要繼續琢磨。”
另一邊,張萌和林曦也沒閒著。張萌主要負責和劇組的各個部門溝通協調,確認蘇晚卿的妝發、服裝時間。林曦則安靜地觀察著片場環境,記下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比如老屋那不太穩固的門檻,院子裡凹凸不平的地麵,並適時地給蘇晚卿遞上溫水或補充體力的小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