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趙立峰剛剛結束了他在東南亞的旅行,回到家中。此刻,他正悠閒地坐在自己的茶室裡,品嘗著一杯香濃的茶水。
趙立峰身材略微發福,兩鬢的頭發已經漸漸花白,透露出歲月的痕跡。
他高中畢業後,由於誤以為自己沒有考上大學,便毅然決然地前往南省濱海市打工謀生。
初到濱海市時,趙立峰的生活異常艱辛。他騎著一輛破舊的三輪車,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收撿垃圾以維持生計。
夜晚,他隻能在橋洞下暫避風雨,忍受著寒冷和孤獨。後來,他進入了一家工廠,成為了一名普通工人,每日辛勤勞作。
然而,趙立峰並沒有因此而放棄對生活的追求。在濱海市的一家家具廠工作時,他充分利用業餘時間,認真學習家具製造技術。
憑借著自己的努力和悟性,他逐漸掌握了精湛的技藝。
不久後,趙立峰決定離開工廠,開設一家小型的家具銷售店鋪。
起初,生意並不景氣,但他始終堅持誠信經營,不斷改進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經過多年的打拚,他的生意逐漸有了起色,工廠規模也不斷擴大。
如今,趙立峰已經成為濱海市小有名氣的家具企業家,身價早已超過千萬。
然而,儘管事業有成,他心中卻始終有一個無法彌補的遺憾——他從未上過大學。
趙立峰坐在茶室裡,手中捧著自己的高中畢業證,不禁黯然神傷。
他回憶起當年高考的情景,明明自己的分數已經達到了當年的本科起分線,可學校和班主任卻告訴他,他掉檔了,沒有考上大學。
這個消息如同一道晴天霹靂,讓他的人生軌跡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這麼多年過去了,這個疑問一直縈繞在趙立峰的心頭,令他百思不得其解。
他時常想,如果當年能夠順利上大學,自己的人生是否會有所不同呢?
趙立峰雖然已經對平原縣委副書記、縣長趙立峰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他是武天人,但心中的疑問卻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大。
他迫切地想要解開這個謎團,弄清楚這個與自己同名同姓的人究竟是怎麼回事。然而,廠裡最近事情不斷,讓他根本無暇分身去平原縣一探究竟。
正當趙立峰為此事苦惱時,一封來自鹿口工業園的郵件突然跳入了他的眼簾。
這已經不是鹿口工業園第一次向他發出邀請了,鹿口工業園似乎對他這位老板特彆感興趣,三番五次地邀請他去那裡考察。
趙立峰看著這封郵件,不禁陷入了沉思,他實在想不通這個鹿口工業園為何如此執著地邀請自己。
與此同時,在福源會所,唐總也在密切關注著趙立峰的一舉一動。
為了更好地掌握趙立峰的情況,唐總特意派了兩個人到趙立峰的工廠裡打工,以便隨時向他彙報。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間清明節就要到了。趙立峰決定先回武天祭祖,然後再從武天出發前往平原縣。
他的兩個孩子都在外地讀大學,無法回家,而他的老婆則需要留在濱海市管理工廠,所以這次隻能是他一個人踏上歸鄉之路。
老板趙立峰雖然身價已經過千萬,但他的生活卻十分低調樸素。他自己開著一輛二手的越野車,也沒有聘請司機,而是選擇獨自一人駕車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