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
北京,深夜的空氣中透著一股不甘的味道,窗外夜色沉寂,燈光暗淡。
屋內的張偉,卻像一團未被澆滅的篝火,雖然燃燒得艱難,卻始終不肯熄滅。
他端坐在電腦桌前,死死盯著屏幕,盯著那個冷冰冰、紋絲不動的unity3d圖標,仿佛眼神能把它燒穿似的。
“老子能寫一百萬行abap代碼,怎麼可能被你一個小小的vr程序難住?”
可是,一閉上眼睛,腦子裡便浮現出上午連續折騰數個小時卻毫無進展的膠囊體,以及鋪天蓋地的技術名詞——ider、rigidonobehaviour……
不知為何,以前那種“程序員越挫越勇”的自信,此時竟然變得無比脆弱。
張偉內心隱隱有種感覺:自己這次碰到的,或許並不僅僅是一個技術難題,而是更深層次的問題。
他索性站起來走到窗邊,透過窗戶俯瞰著樓下的北京城。
京城的霓虹燈依舊耀眼奪目,街道上依舊車流不息,似乎整座城市都在無情地嘲笑他的無助與迷茫。
“難道真的隻是我太久沒寫代碼了嗎?”張偉自嘲地一笑,摸摸頭發,歎口氣,“不對,這次可能不隻是技術問題。”
此行北京,原本是想帶著自己的“企業智能體+八大係統”的全新理論殺進創業圈,殺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結果出師未捷,先在vr開發的技術門檻麵前狠狠摔了一跤。
我張偉是一個可以通過‘物理手段’消滅‘肚子裡石頭’的男人,絕不會輕易認輸的人,不過總覺得,創業不僅僅是技術層麵的問題,可能更多地關乎思維模式、戰略布局、角色認知。
張偉拿起手機,找找靈感“刷刷彆人的創業故事吧,看看人家都是怎麼創業的,創業路上肯定不止我一人碰到這種問題。”
無意間,他的手指停在了一個頁麵上:
“互動吧”app的首頁上,一個醒目的活動公告赫然在目:
《創投圈·5分鐘融資論壇》
時間:本周六下午200
地點:中關村創業大街108號
活動流程:5分鐘路演+5分鐘投資點評
張偉的眼睛瞬間一亮,就像深夜中迷失方向的旅人忽然看見了一座燈火通明的小屋,心跳也隨之加速。
“創投圈?融資論壇?”張偉內心的某根弦一下子被撥動了,“這種活動,正是我需要去了解的啊!”
沒有半點猶豫,他手指果斷地點擊了“報名參加”。
報名成功的提示音剛響起,他便下意識地握緊拳頭,給自己打氣:“既然我現在遇到了瓶頸,那不妨出去看看彆人是怎麼乾的,也許能找到突破點。”
他心想:“彆人是怎麼創業的?怎麼做產品的?怎麼拉投資的?我需要知道這些。總不能永遠窩在電腦前,一個人孤軍奮戰吧?”
內心重新燃起了微弱卻堅韌的火焰,他決定,把這次論壇當作一次真正的學習之旅。
周六下午,陽光燦爛,中關村創業大街人頭攢動,熱鬨非凡。
張偉一路輾轉來到108號樓前,心情居然有些緊張:“乾了這麼多年sap項目,見過不少大老板大場麵,可參加這種創投活動,倒還是頭一次。”
進了大廳,現場已經聚集了不少人,各種西裝革履、商務休閒裝扮的年輕創業者正興奮地交談著,而前排座椅區幾位明顯是投資人模樣的大佬們,氣定神閒地坐在那裡,淡然地翻閱著手裡的資料。
張偉找了個靠後的座位坐下,悄悄環顧四周,心裡有些發虛:“好家夥,原來創業圈的場子,和我以前參加的sap實施會這麼不一樣?”
現場主持人登台,聲音洪亮地宣布:“各位創業者、投資人,歡迎來到‘創投圈5分鐘融資論壇’,每位創業者5分鐘路演,5分鐘投資人點評,我們正式開始!”
張偉坐直了身子,內心燃起強烈的好奇和興奮:“我要好好看看,彆人都是怎麼講的,投資人又會怎麼評價。”
第一個登台的創業者穿著考究,頭發打理得一絲不苟,一上來便激情滿滿:“大家好,我是張強,連續三年銷售業績topsaes。我創辦的公司產品方向明確、市場巨大,客戶都搶著跟我們簽合同!”
這位張強口若懸河,談判技巧、客戶攻防細節如數家珍,張偉聽得一愣一愣:“這銷售能力可以啊,比我項目裡見過的銷售很多都強,感覺和sap的李總一個eve啊!”
台下投資人紛紛點頭,現場氣氛熱烈。
但5分鐘後,一位穿著格子襯衫的投資人笑著搖了搖頭:“張強,你的銷售能力沒得挑,但我們投的不是銷售個人。你的產品到底是什麼?成本、利潤空間怎麼算?未來戰略布局是什麼?你似乎完全沒講清楚。”
頓了頓,他繼續道:“你是個好銷售,但你還不是一個ceo。”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現場頓時一片安靜,張偉心裡咯噔一下:“銷售和創業者、ceo,還有這種差彆?”
第二位創業者一個戴眼鏡的年輕女孩走上台,乾淨利落,ppt一打開就是“用戶旅程”、“功能閉環”、“交互邏輯樹”。
她說:
“我們做的是一款服務於職場媽媽的健康計劃app,融合ai語音引導、月經周期追蹤、冥想放鬆模塊。”
“我本人是前某大廠的產品經理,整個產品的交互細節我全程把控,甚至每一個按鈕的點擊路徑都做了用戶測試。”
台下不少人頻頻點頭,確實專業。
但投資人再次出手如刀:
“你的產品思維很細,但ceo不是產品經理。”
“你講了交互邏輯,卻沒講商業邏輯;你講了用戶體驗,卻沒講用戶規模。”
“你準備怎麼掙錢?市場多大?每月燒多少錢?融資後怎麼用?”
“你是一個很棒的產品經理,但你還不是一個ceo。”
張偉心頭再次一震——他曾經也做過顧問,也畫過流程,也當過係統方案設計師。
可這些夠嗎?
第三個創業者登場時,張偉眼前一亮:“程序員終於來了。”
創業者操著一口技術黑話:“大家好,我的項目基於n卷積神經網絡,用yoov5框架做實時ai圖片識彆,準確率高達99.3……”
他越講越嗨,滿屏技術細節爆炸。張偉心想:“這哥們的技術,絕對杠杠的啊!”
但點評環節,投資人毫不留情:“小夥子,你講了很多技術細節,我們很佩服你的專業。但創業不是技術競賽,你如何做市場、融資、管理團隊、控製風險?這些你一個字都沒提。”
“說到底,你是個優秀的程序員,但你還不是ceo。”
張偉聽到這一句,內心猛然一震。
這一瞬間,他如遭雷擊——仿佛對方不是在點評台上的人,而是透過舞台聚光燈,直直戳穿了自己一直以來隱藏在心底的幻想。
原來,自己一直覺得創業就是技術過硬、方案完美,但今天,他終於意識到:“我現在……也不是一個創業者、ceo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