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是這樣的麼?!哈哈,我還以為投資人希望全方麵了解創業者的方方麵麵了。哈哈!”張偉有點小尬的,打著哈哈。
“不談這個,不談這個!過了,過了!”林總一陣擺手。
張偉撓撓鼻子,笑著打圓場:“我還以為投資人喜歡信息越全越好呢。”說到正題,他又把語氣收回來,“但認真講,林總,這樣的股權結構,對你們投資來說足夠清晰、好看,也更安全。”
林總重新坐下,儘管剛才失態,但他的思緒卻比任何時候都清醒。
他知道,張偉接下來要講的,才是真正的“王牌”。
“第一,我是絕對大股東,這代表我無論如何都會對公司負責,會擔起公司的重擔。”張偉的聲音擲地有聲,他沒有看任何文件,所有數據都在他腦子裡,
“第二,當年我在分配股份時,按照《心力》那本書講述的,一家公司創始團隊占據90的價值,而創始團隊中創始人占據90的價值。按照這個計算邏輯,創始人應該給自己分配81的股份。”
林總聽到這裡,內心一陣不屑。“這不還是想多拿股份嗎?典型的創業者小家子氣。”他在心裡默默吐槽。
然而,張偉接下來的話,讓林總的表情徹底凝固在了臉上。
“但是,我沒有這麼做。”張偉平靜地說道,“我直接從最開始,就預留了30的股份作為期權。我自己隻拿了70的股份。這意味著,未來我們不用為了給管理團隊分配股份,而稀釋你們投資人的股份,隻需要從這30裡,逐年拿一個點出來分,就行了。”
這番話,如同晴天霹靂,在林總的腦海中炸響。
他猛地抬起頭,死死盯著張偉,眼神中從最初的輕蔑,變成了難以置信,最終,是前所未有的震撼。
30?
這在整個投資圈都是鳳毛麟角。
大多數創業者,為了牢牢掌控公司,彆說30,能拿出10的期權池都算是非常有格局了。
而張偉,居然直接預留了30。
林總在心裡迅速盤算起來:如果這家公司能順利上市,市值達到百億甚至千億級彆,這30的期權池,對投資人而言,意味著什麼?至少節約幾億,甚至幾十億的稀釋成本!這已經不是格局的問題,這是錢,這是對投資人來說“神級設計”啊。
他終於明白為什麼張偉在工商注冊裡是唯一的創始人股東了。
原來不是摳門,而是他早已把所有事情都考慮到了極致!
“張偉,這股權結構真是神了啊,你是怎麼想到的?”林總的聲音有些顫抖,他此刻看張偉的眼神,已經不再是審視,而是純粹的讚歎。
“做顧問的時候看書,我本身是sap的財務顧問,對這塊很敏感,經常分析他們的財報。”張偉坦然地回答,語氣中不帶一絲炫耀,“其次,為了論證創業,我足足找了三十多個投資人交流。隻是交流取經,不是為了融資。當然,後來有了chatgpt,就更方便了。”
林總長歎一聲,身體向後靠在椅背上。他覺得自己今天的認知被徹底刷新了。
這個年輕人,將每一個環節都卡得死死的,不給未來的任何一個bug留下運行崩潰的機會。
“你這股權結構設計,簡直沒誰了啊!太棒了,堪稱完美!”他由衷讚歎。
張偉心想,必須的,我一個碼農,按照‘樹上有10隻鳥....’的邏輯來思考的,不但是公司的股權合理,現在連家庭的股權分配這個bug,也被我用spv公司給修複了。
碼農掌控的事態運作邏輯,必須要卡住各種p。
林總覺得,是時候祭出他最後的殺手鐧了。他要用最刁鑽的問題,來找到這個“完美”表象下的裂縫。
他直起身子,雙手交叉,一臉的“邪魅”看著張偉,嘴角勾起一抹勝券在握的弧度。
“最後一個問題了,張偉。”他的聲音變得低沉而富有侵略性,仿佛一個狩獵者在逼近獵物。“你現在的產品‘企業智能體主腦掌控座艙’,各種想象空間和增長邏輯,基本都已經清晰了。在投資人圈,這叫‘利好出儘,即是利空’。”
他停頓了一下,讓這幾個字眼在空氣中發酵。他知道,這能讓大部分創業者立刻陷入被動。
“因為你的天花板已經封死了高度,即使現在還沒觸摸到,但從投資,投未來的角度,你的投資價值,是一個固定值了。它沒有了無限增長的故事,不是誰都像馬斯克那樣,講一個宏大的、永無止境的夢想故事。”
林總自信地看著張偉,他相信,這個問題,張偉肯定無法應付。
這就像一個完美的數學題,所有的已知條件都給了,解法也明確了,那麼它的答案就是唯一的。
在資本的世界裡,這就不再具備“超額回報”的誘惑力。
然而,張偉的臉上,沒有絲毫的慌亂,甚至連一絲凝重都沒有。
他隻是微微一笑,那是一種洞悉一切,甚至帶著一點小孩子惡作劇得逞後的狡黠。
“林總,這個問題問得很好。”張偉坦然回應,語氣中充滿了自信,“但我認為,您理解的‘天花板’,隻存在於您對我們第一款產品的認知裡。而我們,早已經看到了下一代,甚至是下下代的產品形態。”
他沒有急著給出答案,而是緩緩地,將一個新的世界圖景,展現在林總麵前。
喜歡凡人碼農加sap加xr征服世界請大家收藏:()凡人碼農加sap加xr征服世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