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東征序曲_魏砥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魏砥 > 第11章 東征序曲

第11章 東征序曲(1 / 1)

建安五年的冬天,格外寒冷。凜冽的北風如同無數把冰冷的刮刀,掠過中原大地,卷起漫天黃沙,抽打在行軍將士的臉上、身上。曹操親率的大軍,便是在這樣嚴酷的天候下,如同一條堅韌的黑色鐵流,沉默而堅定地向東推進。

陳暮騎在一匹還算溫順的駑馬上,緊跟在荀彧的馬車旁。他如今的身份是荀彧兼任的行軍參讚,主要負責文書傳遞、命令記錄以及協助荀彧處理一些沿途的政務軍情。這個位置看似不高,卻處於信息流轉的核心,能近距離觀察和學習荀彧如何運籌帷幄。

他裹緊了身上略顯單薄的軍袍,嗬出的白氣瞬間被風吹散。放眼望去,隊伍綿延不絕,旌旗在風中獵獵作響,刀槍如林,反射著冬日慘淡的天光。步兵們踩著沉重的步伐,甲葉碰撞,發出有節奏的嘩啦聲;騎兵隊伍則揚起更高的塵土,馬蹄聲如悶雷滾過大地。這支軍隊,帶著剛剛經曆內部陰謀洗禮的肅殺之氣,更帶著對徐州呂布的誌在必得。

陳暮的目光掠過那些沉默行軍的士兵。他們大多麵容粗糙,眼神中混合著疲憊、麻木以及一絲對未知戰場的隱憂。這與他在鄄城官署中處理的冰冷數字和文書截然不同,這是活生生的、有溫度、會流血犧牲的生命。一種前所未有的沉重感壓在他的心頭,他整理的每一份糧草數據、繪製的每一張地圖,最終都將作用於這些士兵身上,關乎他們的生死。

荀彧偶爾會掀開車簾,觀察一下行軍狀況,也會隨口考較陳暮對沿途地勢、民情的看法。陳暮皆謹慎作答,結合自己之前整理圖籍所得,所言大多切中要害。荀彧多是靜靜聽著,偶爾點撥一兩句,目光中帶著審視與期待。

大軍行經昔日徐州的治所——彭城。尚未靠近,一股混合著焦糊、腐臭和死亡的氣息便隨風撲麵而來,令人作嘔。當城池的輪廓逐漸清晰時,即便是已有心理準備的陳暮,也不禁倒吸一口涼氣,胃裡一陣翻江倒海。

眼前的彭城,幾乎已是一片廢墟。原本高大的城牆多處坍塌,如同被巨獸啃噬過一般。城樓焚毀,隻剩下焦黑的骨架倔強地指向天空。城內外,隨處可見被焚毀的屋舍殘骸,斷壁殘垣間,隱約可見未被清理的屍骨,烏鴉在其間盤旋,發出淒厲的鳴叫。一些僥幸存活下來的百姓,如同遊魂般在廢墟間翻撿著可能用得上的物什,他們衣衫襤褸,麵黃肌瘦,眼神空洞,對這支路過的龐大軍隊,甚至連抬頭看一眼的力氣都欠奉。

這是去年曹操為報父仇,血洗徐州時留下的創傷。雖然早已從文書中知曉其慘烈,但親眼所見的衝擊力,遠非文字可以形容。軍中一些參加過上次東征的老兵,麵色也變得不太自然,默默加快了腳步。

陳暮注意到,荀彧不知何時已走下馬車,站在那裡,默默地望著這片慘狀,清臒的臉上沒有任何表情,但緊抿的嘴唇和微微顫抖的袖袍,泄露了他內心的不平靜。作為當時留守後方的核心人物,他或許也曾勸阻,或許也曾無奈,此刻麵對這人間地獄,其心境之複雜,絕非外人所能揣度。

“可是覺得……過於酷烈?”荀彧沒有回頭,聲音低沉,仿佛自言自語,又像是在問身旁的陳暮。

陳暮沉默片刻,如實答道:“生靈塗炭,非仁者所為。然……當時情勢,或有不得已之處。”他無法違心地說出讚同的話,但也明白,站在曹操和荀彧的角度,那是一場政治與仇恨交織下的必然選擇。

荀彧輕輕歎了口氣,那歎息聲幾乎被風吹散:“一將功成萬骨枯。然為將者,為政者,若隻知枯骨,不知生民,則與禽獸何異?征伐是手段,而非目的。望你謹記。”說完,他轉身回到車上,放下了車簾。

陳暮站在原地,久久回味著荀彧的話。這堂課,比任何兵書戰策都來得深刻。戰爭的目的,是為了止戈,為了更大的安定,若沉溺於殺戮與破壞,便是本末倒置。

大軍渡過泗水,前鋒已與呂布軍有小規模接觸,互有勝負。呂布驍勇,其麾下張遼、高順等亦非易與之輩,曹軍進展並不順利。這日,曹操召集主要將領和謀士在中軍大帳議事,陳暮作為荀彧的隨從參讚,得以在帳末旁聽。

帳內氣氛凝重。炭盆燃燒發出劈啪聲響,映照著曹操陰沉的臉龐。他剛剛聽完夏侯惇關於一次失利遭遇戰的彙報。

“呂布倚仗下邳城高池深,龜縮不出,隻派小股部隊襲擾,耗我糧草,挫我銳氣!諸位有何良策,可破此獠?”曹操的聲音帶著壓抑的怒氣。

眾將紛紛發言,有主張強攻的,有主張長期圍困的。主張強攻者,認為曹軍士氣正盛,當一鼓作氣;主張圍困者,則認為下邳堅固,強攻損失太大,當斷其外援,待其糧儘自潰。

雙方爭論不休。曹操將目光投向一直沉默的荀彧:“文若,依你之見?”

荀彧沉吟道:“強攻損失必重,圍困耗時日久,恐生變故。彧以為,或可效仿當年智伯瑤水灌晉陽之故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水攻?”曹操眼中精光一閃。

“然也。”荀彧走到簡陋的沙盤前,指向下邳城的位置,“下邳地勢低窪,臨近泗水、沂水。若遣精兵,掘開河道,引水灌城,城內必亂。屆時,或可不戰而屈人之兵,即便仍需強攻,其防禦亦將大打折扣。”

帳內一陣騷動。水攻之計,雖有效,卻極其酷烈,城內軍民,無論敵我,皆將遭受滅頂之災。此計雖由一向仁德的荀彧提出,卻透著一股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決絕,可見當前戰局之棘手,以及荀彧對儘快結束戰事的迫切。

曹操撫掌,臉上露出狠厲之色:“善!便依文若之計!此事交由妙才夏侯淵字)去辦,務必儘快!”

計策已定,眾將各自領命而去。陳暮跟在荀彧身後走出大帳,心情複雜。水灌下邳,這又將造成多少殺戮?這與彭城的慘狀,又有何本質區彆?他知道這是戰爭,是亂世,但心中那份不適感,卻揮之不去。

荀彧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在登上馬車前,淡淡地說了一句:“慈不掌兵。有時,最快的結束,便是最大的仁慈。”這話像是在說服陳暮,更像是在說服他自己。

是夜,曹軍開始秘密調動,準備實施水攻。陳暮奉命前往夏侯淵部,協助協調民夫與工兵,並記錄工程進度。他騎著馬,在寒冷的夜色中穿行,耳邊是泗水奔騰的咆哮聲,仿佛預示著即將到來的災難。

他看著那些被征調來的、麵帶惶恐與麻木的民夫,看著監工將領的嚴厲嗬斥,看著工兵們揮汗如雨地挖掘堤岸,心中那股壓抑感越來越重。他想起荀彧“文火慢燉”的教導,想起“止戈為武”的古訓。眼前的“快刀斬亂麻”,與“文火慢燉”似乎背道而馳。

他找到一處高坡,勒馬遠眺下邳方向。那座城池在夜色中隻有一個模糊的輪廓,像一頭匍匐的巨獸,城牆上點點燈火,如同巨獸警惕的眼睛。城內,是負隅頑抗的敵軍,也是數萬無辜的百姓。

“最快的結束,便是最大的仁慈……”陳暮喃喃重複著荀彧的話,試圖說服自己。但他腦海中浮現的,卻是彭城廢墟下那些空洞的眼神。水攻之後,下邳又會變成怎樣的人間地獄?

他第一次如此深刻地體會到,身處這亂世洪流,所謂的“砥石”,並非僅僅是不動如山,更需要在冷酷的現實與內心的準則之間,找到那個艱難的平衡點。堅守原則可能意味著失敗和更多的死亡;而妥協與權變,則可能讓雙手沾滿無辜者的鮮血。

冷風吹拂著他年輕卻已染上風霜的臉龐。他緊緊握住韁繩,指節因用力而發白。他知道,自己還沒有能力改變這大勢,但他必須在這種矛盾與掙紮中,守住自己作為“人”的底線,找到自己的真正價值——不是在勝利時錦上添花,而是在可能滑向深淵時,能提供一絲微弱的、向上的摩擦力。

工程在繼續,泗水的咆哮聲似乎更響了。陳暮調轉馬頭,默默融入黑暗之中。他的東征之旅,才剛剛開始,而內心的征戰,卻已然升級。

喜歡魏砥請大家收藏:()魏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誰家正經爹媽會玩強製愛啊 寂靜城池裡的暖陽 梅家三朵花 慘死老太重生後,每天盼著當寡婦 路人甲女配隻想學習 異常收容檔案庫 天命陰緣不可負 盜墓:我的摸金係統超神了 殺死這個走陰人 這個仙尊很愛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