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狂瀾之前_魏砥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魏砥 > 第109章 狂瀾之前

第109章 狂瀾之前(1 / 1)

建安十年公元205年)的春天,是在金戈鐵馬的肅殺之氣中到來的。冰雪消融,沔水與江水長江)水位上漲,原本應是萬物複蘇、農耕繁忙的季節,但荊北大地,尤其是襄陽周邊,卻完全被戰爭的陰雲所籠罩。

曹操大軍駐紮宛城、新野至襄陽一線,營寨連綿二百餘裡,旌旗遮天蔽日。來自北方各州的步騎精銳、糧草輜重,依舊在源源不斷地向南彙集。襄陽城內外,空氣中終日彌漫著人馬汗臭、皮革金屬以及草木炊煙混合的複雜氣味,一種龐大戰爭機器開動時所特有的、令人窒息的氛圍。

陳暮督荊北的職責,因曹操的到來和大戰的臨近,變得前所未有的繁重與關鍵。他如同一個高速旋轉的陀螺,奔走於郡守府、各倉廩、碼頭與曹操行轅之間。

處置蔡瑁的餘波尚未完全平息。蔡瑁、蔡熏父子被公開處決,首級傳示各軍及荊北各郡縣,確實起到了極大的震懾作用。荊襄士族們徹底收起了小心思,至少在明麵上,對陳暮推行的各項政令配合了許多。王粲主持的蔡氏產業清算進展順利,大量田產、商鋪、船隻被收歸官府,部分用以賞賜文聘等有功將領,部分則廉價發賣給了一些中小士族以示恩寵,迅速填補了府庫,也為大軍提供了寶貴的物資。

然而,壓力也隨之而來。曹操行轅對糧草、軍械、民夫的需求命令,如同雪片般飛來,數額巨大,時限緊迫。陳暮不得不與王粲等人日夜籌劃,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資源。原有的賦稅體係被運轉到極致,再加上對蔡氏產業的榨取,才勉強維持著對前線大軍,尤其是對駐紮在樊城一線、由曹仁都督的前鋒部隊的供應。

“使君,江夏郡來報,征集的三萬石軍糧,因春雨道路泥濘,轉運遲緩,恐難在限期內送達樊城。”王粲揉著發紅的眼睛,向陳暮彙報,聲音帶著疲憊。

“征發的五千民夫,已有數百人因勞累病倒或逃亡,各縣長吏叫苦不迭,言民力已近枯竭。”負責徭役調派的功曹也是一臉愁容。

陳暮聽著彙報,麵色沉靜,心中卻如湯煮。他深知底層民眾的苦難,但大戰當前,沒有任何退路。他隻能儘力協調,拆東牆補西牆,甚至不得不動用了一些非常手段,強製征調了一些士族家囤積的存糧和奴仆,引得怨聲載道,但也隻能硬著頭皮頂住。

他仿佛一塊被投入洪爐的砥石,承受著來自上下左右的巨大壓力和摩擦,既要滿足曹操那近乎無底洞般的需求,又要儘力維持荊北不至於徹底崩潰。每一天,都在考驗著他的精力、智慧和意誌的極限。

這一日,曹操在行轅大殿召集所有高級將領與幕僚,正式商議南征的具體方略。陳暮作為督荊北、保障後勤的核心人物,亦在召見之列。

大殿內氣氛凝重,文武分列。曹操端坐上位,目光掃過麾下濟濟一堂的英才,沉聲道:“孫權據守江東,倚仗水師之利,抗拒王命。周瑜、魯肅之輩,亦非庸才。今我大軍雲集,糧草已備,當如何進兵,一舉平定江南?諸公可暢所欲言。”

話音剛落,性情急躁的先鋒大將曹仁便出列道:“丞相!我軍攜雷霆之勢,兵精糧足,何須贅言?當以荊州水師為前導,步騎主力隨後,自江陵、樊城等處擇地渡江,直搗柴桑,尋周瑜主力決戰!憑我軍將士之勇,必可一鼓作氣,踏平江東!”

不少北方將領紛紛附和,認為憑借絕對的實力優勢,完全可以橫渡長江,與江東軍進行決戰。

然而,以荀攸、賈詡為首的謀士們則持不同意見。

荀攸道:“丞相,曹將軍所言雖壯,然不可不察。我軍之長在於步騎,水戰實非所長。荊州水師新附,戰心未固,舟船雖眾,操練與默契遠不及江東久經戰陣之水軍。長江天塹,風浪難測,若貿然以水師主力決戰,一旦有失,則大勢去矣。不若穩紮穩打,先鞏固江北防線,以水師巡弋江麵,護我糧道,同時遣精兵良將,掃清江北依附孫權之勢力,如屯駐夏口的劉備等,再圖南進。”

賈詡補充道:“公達荀攸)之言甚善。孫權初立,內部並非鐵板一塊,或可遣使離間,分化其眾。待其內亂,或我軍水師操練精熟,再渡江決戰,方為上策。”

雙方爭論不休,主戰派與穩妥派各執一詞。曹操聽著,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案幾,目光深邃,未置可否。

這時,他的目光落在了一直沉默傾聽的陳暮身上:“明遠,你總督荊北,於彼情知之甚詳,依你之見,該當如何?”

頓時,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陳暮身上。他一個以文事、後勤見長的官員,在此等純粹的戰略軍事問題上,會有什麼見解?

陳暮深吸一口氣,出列行禮,聲音清晰而沉穩:“回丞相,諸位將軍、先生之論,皆有其理。然暮以為,此戰關鍵,不在是否渡江,而在如何‘以我之長,擊彼之短’。”

他走到大殿中央懸掛的巨幅輿圖前,指向長江沿線:“我軍之長,在於陸戰無敵,兵甲精良,糧草相對)充足。江東之長,在於水師精銳,熟悉江情。故,我軍戰略,不應是單純尋求水師決戰,亦不應是無限期拖延。”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手指點向幾個關鍵節點:“暮之淺見,當‘以北製南,以陸製水’。大軍主力,可分屯於江北戰略要地,如江陵、巴丘、樊城、居巢等處,深溝高壘,廣積糧秣,做出長期對峙、尋機渡江之勢,迫使江東水軍主力不得不分散布防,疲於奔命。同時,選拔精銳步騎,配以部分可靠水軍,沿江掃蕩,拔除江東設在江北的營壘、哨卡,如孫權置於濡須口之營寨,壓縮其戰略空間,斬斷其伸向江北之觸角。”

他頓了頓,繼續道:“此所謂‘啃硬骨頭,不吃肥肉’。不追求一戰之功,而是通過不斷的擠壓、消耗、拔點,削弱江東實力,打擊其士氣,同時鍛煉我水軍,磨合將帥。待其疲敝,或內部生變,或我水軍堪用之時,再集結主力,選擇其薄弱處,如濡須口、夏口等地,強行渡江,則事半功倍。”

他最後總結道:“此策雖緩,然根基紮實,風險可控。可將我軍陸戰之優發揮到極致,同時最大限度地規避水戰之短。且,穩固江北,亦能保障我後勤糧道之絕對安全,此乃南征之命脈所在!”

大殿內一片寂靜。陳暮的策略,不同於任何一方的激進或保守,而是一種更為務實、更具操作性的“擠壓消耗”戰略。他清晰地指出了曹軍的優勢和劣勢,並提出了一套揚長避短的具體方案。

曹操的目光在輿圖和陳暮之間來回移動,眼中閃過一絲精光。他沉吟良久,緩緩道:“明遠此策……老成謀國。先鞏固江北,步步為營,以勢壓人,確比盲目渡江決戰更為穩妥。”他顯然傾向於這個更注重根基和消耗的策略。

荀攸、賈詡等人也微微頷首,表示認可。曹仁等將領雖覺不夠痛快,但見丞相首肯,也不再強烈反對。

陳暮的策略,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曹操最終的決策。南征的方略,開始向著鞏固江北、尋機破敵的方向傾斜。

大局雖定,但暗處的較量從未停止。就在曹操行轅定策後不久,文聘秘密求見陳暮。

“使君,近日江麵巡邏,抓獲幾名江東細作,其目標並非我軍營壘,而是……試圖與城中某些士族聯絡。”文聘麵色凝重,“雖未得逞,但可見江東對我荊北內部,仍未死心。尤其是……蔡瑁雖死,其舊部中,恐仍有心懷異誌者。”

幾乎同時,陳暮安置在城中的暗線也傳來消息,稱發現一些原蔡府的門客,與江夏方向來的商旅接觸頻繁,似乎在打聽蔡瑁被處決的細節以及家產處置情況,行為鬼祟。

陳暮聽著彙報,眼神微冷。樹欲靜而風不止。蔡瑁的覆滅,並未讓所有隱患消失,反而可能讓一些潛在的敵人轉入了更深的潛伏。江東的周瑜,絕非易與之輩,必定會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在曹軍內部製造混亂。

他吩咐文聘:“加大江麵與城內的巡查力度,尤其是對與原蔡氏有關聯的人員,嚴密監控。但切記,沒有確鑿證據,不可輕易動手,以免打草驚蛇,或引發不必要的恐慌。”

“末將明白!”

文聘離去後,陳暮獨自站在郡守府的望樓上,眺望著南方煙波浩渺的長江。江風獵獵,吹動他的衣袍。

大戰將臨,如同這江上即將到來的風暴。他這塊被置於風口浪尖的砥石,在承受著巨大政務和後勤壓力的同時,還需時刻警惕著來自暗處的冷箭。

他輕輕握緊了拳,指節因用力而微微發白。無論前路如何艱險,他都必須在即將到來的狂瀾中,穩住荊北,支撐起這場決定天下歸屬的宏大戰役的後方根基。

風,已起於青萍之末。

喜歡魏砥請大家收藏:()魏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星際小可憐,惡毒閨蜜是真千金? 破繭,桑榆非晚 天外神石 瀕死時綁定老祖宗賬號 為了部落 重生賭愛 流氓天尊勇哥 魔獸世界:赤色黎明 狐求歡,鬼送胎 仙怕狗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