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將明白!”
“此外,”周瑜看向魯肅,“子敬,再派使者密會諸葛亮,告知其我主力將牽製文聘,讓其催促劉備,加大在江夏方向的攻勢,務必令張遼無法分身!我要讓陳暮四麵起火,看他這塊‘砥石’,能同時承受幾麵捶打!”
周瑜的應對,迅捷而狠辣,瞬間將戰局從單純的水戰,擴大到了更廣闊的戰線,直指荊州防務的薄弱環節與陳暮的決策核心。
巴丘小勝的戰報與周瑜新一輪攻勢的情報,幾乎同時送到了襄陽鎮南將軍府。
陳暮看著地圖上標示出的漢水方向淩統軍的異動,以及江夏方麵關羽、張飛加強攻勢的軍報,眉頭緊鎖。文聘的捷報帶來的些許輕鬆,瞬間被更大的壓力所取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周瑜這是要逼我分兵。”陳暮沉聲道,“文聘水軍主力不能輕動,否則長江防線一破,萬事皆休。然漢水沿線若被威脅,襄陽與江陵的聯係可能被切斷,後方亦會震動。”
張遼的求援信使也到了,言關羽攻勢甚急,江陵壓力巨大,請求指示。
王粲憂心道:“明公,三麵受敵,兵力捉襟見肘。是否從荊南黃老將軍處調兵?或……再次向宛城求援?”
崔琰搖頭:“荊南之兵,震懾蠻族、穩定新附諸郡,不可輕動。至於宛城夏侯尚……非到萬不得已,不可讓其介入過深,否則請神容易送神難。”
陳暮站起身,在廳內緩緩踱步。他知道,此刻的決策至關重要,一步錯,滿盤皆輸。周瑜就是要讓他左右支絀,露出破綻。
“回複文聘,”他最終停下腳步,斬釘截鐵道,“水軍主力,務必堅守巴丘至陸口防線,無我命令,絕不浪戰。對江東襲擾,可派機動船隊應對,以保全主力為上。”
“傳令黃忠,荊南兵馬,按兵不動,嚴密監視,旦有異動,即刻撲滅!告訴他,荊南穩,則我軍根基穩!”
“至於漢水……”陳暮略一沉吟,“命蘇飛原劉表部將,熟悉漢水水文)率本部水軍及五千步卒,沿漢水布防,重點守禦竟陵、編縣,阻擊淩統。不必求勝,隻需將其擋在漢水之外,不使其威脅襄陽與江陵聯絡即可!”
“告訴張遼,”陳暮目光銳利,“江陵乃根本,務必守住!我可再撥給他兩千預備兵卒,但如何應對關羽、張飛,由他臨機決斷!我相信文遠的能力!”
這一係列命令,核心思想明確:穩住主線長江防線),頂住支線壓力漢水、江夏),確保核心區域江陵、襄陽、荊南)不亂。他將有限的兵力用在了刀刃上,顯示出在巨大壓力下清晰的戰略頭腦。
命令下達,信使飛奔而出。陳暮疲憊地揉了揉額角,獨自走到側廳。崔婉知他勞心,早已備好清茶與幾樣小點。
“夫君,局勢是否很艱難?”崔婉為他斟茶,輕聲問道。
陳暮接過茶盞,卻沒有喝,隻是握在手中,感受著那點溫熱。“周瑜用兵,如水銀瀉地,無孔不入。他在試探,在逼迫,看我何時會亂,何時會犯錯。”
他看向妻子,眼中帶著血絲,卻依舊堅定:“但我不能亂。襄陽亂則荊州亂,荊州亂,則無數人家破人亡,你我……亦不知飄零何方。”
崔婉將手輕輕覆在他的手背上:“妾身知道。妾身與孩兒,都信你。”她頓了頓,“方才醫官來看過,說胎象甚穩。這孩子,似也知道他父親正在做大事,乖巧得很。”
陳暮心中一暖,反手握住她的手,目光落在她隆起的腹部,那份為人夫、為人父的責任感與守護荊州的使命感交織在一起,化作更強大的力量。他取出那塊隨身攜帶的黑色砥石,放在案上。
“你看,這石頭,看似普通,卻最是堅硬。千磨萬擊,隻會讓它更加圓潤,更加堅實。”他低聲道,“周瑜的兵鋒,許都的視線,內部的暗流……都來吧。我陳明遠,便在這襄陽,做一塊真正的砥石,看這亂世洪流,能否將我衝垮!”
他語氣平緩,卻蘊含著不容置疑的決心。窗外,秋風漸緊,卷動著庭中落葉,仿佛也帶來了遠方戰場的金戈鐵馬之聲。襄陽城,如同一艘航行在驚濤駭浪中的巨艦,而陳暮,便是那牢牢把定船舵的掌舵人。
初戰的勝利並未帶來輕鬆,反而引來了更猛烈的風暴。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
喜歡魏砥請大家收藏:()魏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