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金榜題名_魏砥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魏砥 > 第285章 金榜題名

第285章 金榜題名(1 / 1)

貢院外牆之上,一張丈餘寬的金色榜單在秋日陽光下熠熠生輝。墨跡淋漓,書寫著此次“大比”的最終結果。榜下早已被圍得水泄不通,人頭攢動,喧囂震天。

“中了!我中了!”一名布衣士子看清榜上自己的名字,激動得渾身顫抖,猛地抱住身旁素不相識的人又跳又笑,狀若瘋癲。

“唉……還是落榜了……”更多的人則是頹然歎息,或掩麵而去,或呆立原地,麵露不甘。

“快看!策論科頭名,韓洙!是那個從江北來的韓先生!”

“明法科魁首,沈括!蒼梧沈家的人?沒聽說過啊,怕是寒門出身……”

“明算科第一,周胤,合浦人,據說是工匠之家?”

議論聲、驚歎聲、惋惜聲交織在一起,彙成一股巨大的聲浪,衝擊著古老的泉陵城牆。金榜之上,寒門士子的名字赫然占據了近半壁江山,如同一股清新的勁風,吹皺了交州士林這一池看似平靜的湖水。

州牧府內,陳暮正仔細翻閱著最終確定的錄取名單及對應的試卷謄本。徐元與龐統分坐兩側。

“韓洙之策論,高屋建瓴,見識非凡,尤其對各方勢力剖析,可謂一針見血。”徐元指著其中一份試卷,讚不絕口,“其言‘處四戰之地,當如砥石,外禦衝擊,內磨鋒芒’,深合主公之誌。”

龐統陰惻惻地道:“沈括明法之判,不尚空談,注重實務,於蠻漢糾紛一案之處理,既維護法度威嚴,又兼顧邊疆穩定,是個能辦事的。周胤之算學,於糧儲轉運、工程營造方麵,計算精妙,遠超同儕,工曹亟需此類人才。”

陳暮微微頷首,目光掃過一個個陌生的名字,眼中流露出濃厚的興趣與一絲不易察覺的欣慰。他知道,這些名字的背後,是交州未來的希望,是打破陳規、激活生機的種子。

“傳令,三日後,州牧府正堂,吾將親自召見此次大比名列前茅者。”陳暮放下名單,語氣沉穩,“元直、士元,屆時你二人一同在場。”

三日後,州牧府正堂,氣氛莊重。雖非大朝會,但陳暮端坐主位,徐元、龐統分列左右,堂下甲士肅立,自有一股威嚴氣象。

十餘位新科士子身著嶄新的青色襴衫州府統一發放),在禮官引導下,垂首步入堂內。他們大多出身寒微,平生第一次踏入如此威嚴之地,麵對掌控一方生殺予奪的權柄人物,無不心跳加速,緊張得手心冒汗。連一向自詡見識不凡的韓洙,也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

“諸位不必拘禮。”陳暮的聲音平和,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默,“今日召見,非為考校,實乃慕才。交州新立,百廢待興,正需諸君這般年輕才俊,同心戮力,共鑄偉業。且各自報上姓名、籍貫,隨意談談,縱有狂言,亦不加罪。”

溫和的話語如同春風,稍稍緩解了堂下的緊張氣氛。

首先出列的是策論魁首韓洙。他年約四旬,麵容清臒,目光沉靜,雖衣衫樸素,卻自有一股不卑不亢的氣度。“草民韓洙,潁川人士,避亂南遷,蒙使君不棄,得附驥尾。”他躬身行禮,言語得體。

陳暮看著他,微笑道:“韓先生策論,吾已拜讀。先生言交州當‘強基固本,緩圖進取’,然北有曹操,東有孫權,西有劉備,皆虎狼之輩,豈容我安然‘強基’?若其聯手來攻,如之奈何?”

這是一個尖銳而現實的問題。所有目光都集中在韓洙身上。韓洙略一沉吟,從容答道:“回使君,曹、孫、劉三方,其勢雖大,其心各異。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然內部世家、寒門之爭未息,北有胡患,西有馬超韓遂餘波,其勢大而力分。孫權新敗,水軍折戟,內部山越未平,士族與寒門裂隙已生,其力挫而氣沮。劉備雖得益州,然立足未穩,南中瘴癘之地,豈是易與?其西線滲透,實為牽製,無力大舉。故三方聯手,可能性極微。即便偶有默契,亦各懷鬼胎,難以同心。我交州隻需內修政理,外結蠻夷,扼守險要,以逸待勞,彼進則擊其惰歸,彼退則固我疆圉。待中原有變,或三方內亂,則是我交州揚帆北上、西進之良機。故‘強基固本’非消極固守,而是積極積蓄,以待天時。”

他引據充分,分析透徹,將交州的困境與機遇剖析得明明白白。陳暮眼中讚賞之色更濃,徐元亦微微頷首。龐統則陰冷地補充了一句:“然亦不可不防其狗急跳牆,行險一搏。情報、軍備,一刻不可鬆懈。”

韓洙拱手:“龐軍師所言極是。穩固自身,方能從容應對萬變。”

接著是明法科魁首沈括。他年紀較輕,約莫二十七八,麵容敦厚,眼神卻透著精明。“學生沈括,蒼梧郡人。”他的聲音略帶一絲緊張,但條理清晰,“家中世代習律,然多為鄉間訟師,未登廟堂。”

陳暮溫和地問道:“沈括,你於試卷中判蠻漢田產糾紛一案,主張‘補償’或‘劃撥替代草場’,此雖合情理,然若蠻族貪得無厭,借此不斷索求,又當如何?法度威嚴何在?”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沈括顯然深入思考過這個問題,立刻答道:“回使君,學生以為,法度之威,在於公平,在於必行。此案判決,首要明確漢律於新附之地之效力,確立‘法大於習慣’之原則。補償或劃撥,並非無原則退讓,而是基於‘先占’事實與‘安撫’需要,經州府核定,有明確標準與限度。同時,需輔以教化,使蠻民知法、守法。若其得寸進尺,超出律令與裁定範圍,則當依法嚴懲,以儆效尤。如此,既顯仁恕,亦彰法度,方可長久。”

“不錯,”陳暮點頭,“律法並非冰冷條文,需知民情,通權變。你既能堅守法理,又懂靈活處置,甚好。”他轉而問道,“若派你往蠻漢雜處之邊縣為法曹,你可能勝任?”

沈括深吸一口氣,目光堅定:“學生必竭儘全力,以所學維護法紀,調和矛盾,不負使君期望!”

隨後,明算科魁首周胤、以及其他幾位在明經、策論中表現突出的士子也一一上前。陳暮的問題或涉及具體政務處理,或關乎經典義理,或考驗臨機應變,皆能切中要害,又給予士子充分表達的空間。他聽得極為認真,不時追問細節,遇到精彩之處,便會毫不吝嗇地出言鼓勵。整個過程,既顯露出他對人才的渴望與尊重,也展現了他作為一方之主洞悉世情、務實求真的卓越見識。

堂下的新科士子們,初時的緊張惶恐,漸漸化為由衷的敬佩與知遇之感。他們感受到的,並非高高在上的施舍,而是一種平等的、基於才能的認可與期待。

問對持續了近兩個時辰。當最後一名士子退回班列,陳暮從主位上緩緩站起,目光掃過堂下這一張張年輕而充滿朝氣的麵孔。

“今日與諸君一席談,暮,心甚慰之。”他的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傳入每個人耳中,“吾嘗聞,國之興衰,在得人與否。昔日桓、靈之世,宦官外戚交替擅權,黨錮禍起,賢路壅塞,遂致天下崩亂。前車之鑒,曆曆在目!”

他語氣漸沉,帶著一種曆史的厚重感:“我交州,地僻南疆,民不過數百萬,兵不過十數萬,何以在群雄環伺中求存、圖強?唯‘人才’二字耳!今日之大比,今日之召見,非為虛應故事,乃欲告訴天下人:在我交州,不同爾等出身寒庶,不同爾等籍貫南北,隻要有真才實學,有報國之誌,便可脫穎而出,立於這廟堂之上,與我陳暮,與元直、士元,與交州百萬軍民,同呼吸,共命運!”

他的聲音猛地提高,帶著金石之音:“諸君之名,已列金榜。此非終點,實為起點!授官之令,不日即下。或為州縣佐吏,或入各曹辦事,職位或有高低,然責任同樣重大。望諸君勿因位卑而懈怠,勿因事繁而怨尤。當以韓洙之遠略為鑒,以沈括之務實為範,以周胤之精研為標,各儘所能,勤勉任事!”

他走下台階,來到士子們麵前,目光如炬,一字一句道:“吾在此,以交州牧之名,向諸君承諾:凡忠心任事、政績卓著者,吾必不吝爵賞,超拔擢升!凡屍位素餐、貪瀆枉法者,吾亦必嚴懲不貸,絕不姑息!這交州的天,是清明的天!這交州的路,是公平的路!願與諸君,共勉之!”

“願為使君效死!願為交州效死!”以韓洙、沈括為首,所有新科士子無不心潮澎湃,熱血上湧,齊聲高呼,聲震屋瓦。這一刻,他們感受到的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歸屬感與使命感。

陳暮看著這群被他寄予厚望的年輕人,臉上露出了深沉而真摯的笑容。他知道,這些新鮮血液的注入,必將讓交州這塊“砥石”,煥發出更加璀璨的光芒,奏響屬於這個時代的、更加雄渾有力的“新聲”。而堂問之後,關於這些新科士子的具體任命,以及他們即將麵對的挑戰與機遇,也即將展開。

喜歡魏砥請大家收藏:()魏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重生1985,少年大有可為 濕熱回吻 簽到萬道:從凡界到寰宇至尊 你發癲,我種田,帶著全村去修仙 玄劍燼途 婆媳間的矛盾 我和動物聊八卦,全家偷聽改命忙 辦公室的複雜戀情 閃婚兵痞,渣總跪求複合 末世曙光:女王的煉金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