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個司馬懿,好一招陽謀!”龐統撫掌而笑,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明遠,此乃天賜良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陳暮若有所思:“士元是說……我們將計就計?”
“正是!”龐統走到地圖前,“曹操欲嫁禍於我,亂孫權之心。我等何不順勢而為,讓這把火燒得更旺些?讓孫權確信,我們與曹操‘確有’勾結!”
“具體如何行事?”
“第一,可令文聘水軍,做出向北部海域遊弋的態勢,甚至可與臧霸的‘海寇’船隊,上演幾場‘默契’的擦肩而過,或者小規模的‘對峙而不戰’。細節由文仲業臨機決斷,但務必將這場戲做足。”
“第二,可派遣‘密使’,大張旗鼓……或者說,看似隱秘實則漏洞百出地前往鄴城。不妨讓校事府或孫權的細作‘偶然’截獲一些‘密信’殘片,內容模棱兩可,提及‘共擊江東,瓜分其地’雲雲。”
“第三,在西線,可令趙雲將軍所部,除了威懾李嚴,亦可做出一些疑似與魏軍聯係的舉動,哪怕隻是旌旗號角的模仿,務求混亂孫權視線。”
陳暮沉吟道:“此計雖妙,但風險亦存。若孫權狗急跳牆,傾全力與我決戰,或是曹操假戲真做,趁機要挾……”
龐統笑道:“孫權性多疑而寡斷,即便確信曹交‘勾結’,其首要目標,仍是穩固自身。傾力決戰可能性不大,更可能如現在般,催促陸遜速戰,而這,正合我意!陸遜善守,彼急於求戰,則易露破綻。至於曹操……”龐統眼中閃過一絲冷光,“他若真想假戲真做,我等便讓他知道,這‘盟約’的代價,他承受不起。正好,也可借此看看,曹操到底在交州內部,埋了多少釘子。”
陳暮權衡片刻,決斷道:“好!便依士元之計!令文聘、趙雲依計行事。‘密使’之事,由你親自安排,務必縝密,既要讓孫權查到,又不能顯得太過刻意。”
“統明白。”
聯軍東進大營。鄧艾接到了泉陵傳來的最新指令和龐統的詳細方略。他仔細閱讀後,眼中露出明了之色。
“來……來人。”他喚來親兵,“傳令,放緩對廬陵外圍據點的攻擊節奏,各營多立旌旗,廣布疑兵,做出……做出等待後援或另有所圖的姿態。”
同時,他暗中調整部署,將勃紮的蠻族勇士更多地用於側翼遮蔽和偵察,擺出一副防備來自北麵曹操方向)可能的“友軍”或是其他變故的陣型。
這些舉動,自然沒能瞞過陸遜派出的斥候。
廬陵都督府內,陸遜聽著探馬的回報,眉頭越皺越緊。
“敵軍攻勢減緩?營盤轉向,側重北防?”他喃喃自語,“文聘水軍動向詭譎,與那夥‘海寇’似有默契……西線趙雲部亦有異動……”再加上建業方麵傳來的,關於曹交可能勾結的流言和那份語焉不詳的“密信”殘片……
種種跡象交織在一起,形成一個令人不安的推論。
“難道……曹交之間,真有了某種約定?”縱然是陸遜,此刻心頭也不禁蒙上了一層陰影。他不完全相信流言,但戰場上敵軍的異常動向,卻是由他親眼所察。
就在這時,孫權的第二道催促出戰的命令到了,語氣比之前更加嚴厲,明確要求陸遜必須儘快取得一場勝利,以安定人心,打破當前僵局。
陸遜握著那份命令,久久不語。他深知,在敵情未明,尤其是可能存在北麵威脅的情況下,貿然出擊風險極大。但主公的意誌,後方的壓力,以及那真真假假的消息,都逼迫他必須做出改變。
他走到窗邊,望著東南方向,那是文聘水軍可能出現的海域,也是曹操“海寇”襲擾的方向。
“鄧士載……你究竟在等什麼?”陸遜低聲自語,沉穩如他,此刻也感到了一絲被無形羅網籠罩的滯澀。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司馬懿種下的猜疑之種,經陳暮、龐統巧妙灌溉,已在江東腹地悄然發芽,而它的第一片毒葉,正悄然伸向前線主帥陸遜的決策核心。這場圍繞廬陵的攻防,在血火之外,已然演變成一場更加凶險的謀略之戰。
喜歡魏砥請大家收藏:()魏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