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驚瀾迭起_魏砥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魏砥 > 第334章 驚瀾迭起

第334章 驚瀾迭起(1 / 1)

吳郡,顧氏鹽場的血腥氣尚未散儘,那股混合著海風鹹腥與鐵鏽味的死亡氣息,如同無形的陰霾,籠罩在整個江東士族的心頭。鹽場管事和十餘名家丁的屍體被草草收斂,但那一灘灘浸入鹽堆、已然發黑的血跡,卻如同猙獰的傷疤,刻在每個人的眼底。

顧氏彆院內,不再是壓抑的議論,而是悲憤的咆哮。家主顧雍之弟顧徽,再無平日的沉穩,他猛地將手中的茶盞摜在地上,瓷片四濺,熱茶淋漓。

“欺人太甚!孫仲謀!他這是要逼反我等!”顧徽雙目赤紅,胸口劇烈起伏,“我顧氏忠心耿耿,輔左他孫氏父子經營江東,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如今竟為充盈他那私庫,縱兵行凶,屠我族人!此仇不報,我顧氏有何顏麵立於天地之間!”

廳內,朱、張、陸非陸遜直係)等家的主事人亦是群情激憤。朱家主事朱桓按史料此時應在,但情節需要使其在場)猛地一拍桌桉,震得杯盤亂響:“鹽場之事,絕非孤例!今日是我顧氏,明日便可能是你朱家、張家!孫仲謀已失人君之度,行事與盜匪何異?我等若再坐以待斃,必被其逐個擊破,家業毀於一旦!”

“丹陽陸伯言已有書信前來,勸我等克製。”有人相對冷靜地提及。

“克製?如何克製?”張氏代表冷笑,“刀已架在脖子上,莫非還要引頸就戮?陸伯言遠在丹陽,手握重兵,自然可以置身事外,說些風涼話!我等身家性命皆係於此,豈能坐視?”

一股決絕的氣氛在彌漫。私兵部曲的調動更加頻繁,各家莊園壁壘森嚴,信使往來穿梭,暗中串聯。一份由吳郡四大姓聯合署名,措辭激烈,直指孫權“寵信奸佞,盤剝臣民,敗壞基業”的密奏,被以最快的速度送往建業,這已近乎最後通牒。與此同時,各家也開始秘密商討,一旦建業方麵不予理會甚至進一步施壓,該如何應對。是聯合罷市?是武裝自保?還是……更激烈的選擇?那層名為“君臣大義”的薄紗,已被鹽場的鮮血徹底浸透,變得脆弱不堪。

泉陵城迎來了來自北方的使團。魏王特使蔣乾,頭戴進賢冠,身著錦繡官袍,手持旌節,在一隊精銳虎豹騎的護衛下,昂然入城。他刻意擺出上國天使的威儀,試圖在氣勢上壓倒這座南方新興的都城。

然而,一路行來的所見所聞,已讓他心中的輕視收斂了幾分。城池堅固,街市繁華,人流如織,百姓麵色紅潤,眼神中透著安定,與北方戰亂頻仍、民生凋敝的景象截然不同。更令他心驚的是,巡邏的軍士甲胄鮮明,紀律嚴明,步伐鏗鏘,隱隱透出的肅殺之氣,竟不輸於曹丞相的精銳。

州牧府前的迎接儀式不算盛大,卻自有章法。陳暮並未親自出迎,由徐元代表,禮節周到,不卑不亢。將蔣乾安置於驛館後,並未立即接見,隻言“使君軍務繁忙,稍後便至”,將其晾在了一邊。

蔣乾心中不悅,卻也不好發作。利用這段時間,他帶著隨從在泉陵城內“閒逛”。他特意去了那正在興建的湘州書院工地,看到那宏大的規模,井然有序的施工,以及周圍聚集的、操著各地口音的士子,他的眉頭越皺越緊。他又試圖與一些市井商人、工匠攀談,發現這些人談及州牧陳暮時,大多帶著發自內心的敬服,對交州、荊南的未來充滿信心。

“免除苛捐雜稅,清丈田畝,抑製豪強,興修水利,開辦書院……此子所行,皆收買人心之策,然確有效驗。”蔣乾回到驛館,在房中踱步,對副使低語,“觀其士民氣象,絕非偏安一隅之輩。孫權與其相比,猶如螢火之於皓月。”

傍晚時分,陳暮終於在州牧府正廳接見了蔣乾。沒有盛大的排場,隻有龐統、徐元等寥寥數人作陪。陳暮一身常服,坐於主位,神情平和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疏離。

蔣乾整頓衣冠,展開曹操的“詔書”,朗聲宣讀,無非是嘉勉陳暮“鎮守南疆有功”,加封其為“鎮南大將軍”,望其“恪守臣節,屏藩王室”雲雲。

陳暮靜靜聽完,並未如蔣乾預想的那般跪接謝恩,隻是微微頷首:“有勞天使遠來。曹丞相美意,暮心領了。然封號乃虛名,暮受朝廷指漢室)恩典,牧守交州,唯知保境安民,儘人臣之本分罷了。”語氣平澹,將曹操的“冊封”輕輕推了回去。

蔣乾心中一沉,知道此行首要任務已受挫,立刻轉換策略,笑道:“陳將軍過謙了。將軍年少有為,坐擁交州、荊南,兵精糧足,實乃天下棟梁。如今漢室傾頹,奸雄並起,北有……呃,西有劉備不服王化,東有孫權暗懷異誌。魏王雄才大略,匡扶社稷,正需將軍這般英才輔左,共圖大業。若將軍願與魏王聯手,南北呼應,何愁天下不定?屆時,裂土封王,亦非難事。”

他一邊說,一邊仔細觀察陳暮的神色,試圖捕捉其意動的跡象。

陳暮聞言,嘴角微揚,露出一絲似笑非笑的表情:“天使此言,暮不敢苟同。漢室雖微,正統猶在。暮乃漢臣,隻知效忠漢室,豈能與人私相授受,行那裂土分疆之事?至於孫權、劉備,亦為漢臣,其是非功過,自有天下公論,非暮所能置評。”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番話滴水不漏,既表明了對漢室名義上的忠誠儘管誰都知是空話),又撇清了與曹操、孫權、劉備的關係,顯得超然物外。

蔣乾還不死心,又道:“將軍高義,乾佩服。隻是……聽聞江東近日頗不寧靜,孫權倒行逆施,激起民怨。將軍與江東素有齟齬,豈非天賜良機?若將軍此時揮師東進,必可一舉而定江東!魏王亦樂見其成,絕不會乾涉。”

這是赤裸裸的挑唆,意圖引交州與江東再起戰端。

這次,不等陳暮開口,一旁的龐統便嗤笑一聲,插言道:“蔣先生此言差矣。我主與吳侯,已簽《鄱陽條約》,和睦共處,通商互利,此乃兩國黎民之福。豈能因一時風波,便輕啟戰端,陷百姓於水火?此不仁不義之舉,非我主所為也。況且,”他話鋒一轉,目光銳利地看向蔣乾,“我交州之事,自有決斷,不勞魏王費心。倒是魏王,雄踞北方,不思匡扶漢室,卻屢興兵戈,窺伺漢中,不知其意欲何為?”

蔣乾被龐統一番連消帶打,噎得麵紅耳赤,一時語塞。他這才深切體會到,這交州核心人物,個個機敏過人,軟硬不吃。

陳暮適時端起茶盞,澹澹道:“天使遠來辛苦,且先在驛館好生歇息。泉陵雖小,亦有幾處景致可堪一觀。元直,替我好生款待天使。”竟是直接端茶送客。

蔣乾無功而返,回到驛館,心中五味雜陳。他原本以為憑借三寸不爛之舌,至少能攪動南方局勢,沒想到連一絲漣漪都未曾泛起,反而碰了一鼻子灰。他深知,這份出使報告送回鄴城,必將引起丞相更大的警惕與……殺意。

陸遜的信件如同石沉大海。建業方麵沒有任何回應,既未采納他“暫緩鹽鐵之政”的建議,也未對他“擅自”寫信給吳郡世家的行為加以斥責,這種沉默反而更令人不安。而吳郡那邊,雖未直接拒絕他的調解,但回信語氣冰冷,隻強調“孫氏不仁,我等自保爾”,顯然已不信任建業,連帶對他這個“中間人”也失去了耐心。

陸遜感覺自己如同行駛在暴風雨中的一葉孤舟,四周皆是驚濤駭浪,卻找不到任何可以停靠的港灣。他加強了丹陽的戒備,宛陵城氣氛凝重,宵禁後的街道空無一人,隻有巡邏兵士沉重的腳步聲和偶爾響起的刁鬥聲。

這夜,他獨自一人登上宛陵城樓,任憑夜風吹動他的衣袍。城外是無邊的黑暗,城內是壓抑的寂靜。他想起孫策當年的雄姿英發,想起周瑜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瀟灑,想起魯肅榻上策的遠大規劃……那時的江東,是何等的朝氣蓬勃,君臣相得!可如今……

“主公,你究竟要將江東帶往何處?”陸遜望著建業的方向,喃喃自語,聲音中充滿了無儘的苦澀與迷茫。他忠於孫權,更忠於這片父兄流血奮鬥換來的基業。但現在的孫權,被屈辱和猜忌蒙蔽了雙眼,行事愈發偏激,正在親手將這基業推入萬劫不複的深淵。

他知道,自己不能倒,丹陽不能亂。但這股逆流如此洶湧,他這一葉孤舟,還能支撐多久?一種前所未有的無力感,攫住了這位素以沉毅著稱的江東俊傑。

漢中,劉備軍大營。諸葛亮將最新的各方情報彙總,呈於劉備。

“主公,江東亂象已生,孫權與世家矛盾公開,衝突在即。交州陳暮,穩坐釣魚台,外拒曹操使節,內修文教武備,其勢愈固。蔣乾铩羽而歸,曹操必不甘心。”諸葛亮羽扇輕搖,語氣凝重,“此乃天下之變局也。若我軍再困守漢中與曹操對峙,待南方局勢明朗,無論江東誰勝誰負,抑或交州趁勢東進,我都將陷入被動。”

劉備看著地圖上標出的各方態勢,眉頭緊鎖:“孔明之意是?”

“速戰速決!”諸葛亮斬釘截鐵道,“必須在曹操全力應對南方變局之前,解決漢中戰事!亮觀天象,察地理,已有破敵之策。可令雲長、翼德於正麵加強佯攻,吸引曹軍注意。另遣一員上將,引精兵一支,循小道翻越米倉山,奇襲曹軍糧草囤積之地陽平關側後!同時,可密令李嚴,於蜀中放出風聲,言我欲與交州結盟,共圖荊州,以惑曹操之心,使其首尾難顧!”

劉備深吸一口氣,眼中迸發出決然的光芒:“好!便依孔明之策!漢中之地,關乎我軍能否北上中原,絕不容有失!即刻傳令眾將,升帳議事!”他意識到,天下這盤棋,已到了關鍵時刻,不能再拖延下去了。南方的驚瀾,正迫使北方的棋手,落下決定性的棋子。

喜歡魏砥請大家收藏:()魏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活在崩壞世界 娛樂:帶萌寶出道後我爆紅了 出獄後,我靠風控送仇人再入獄 確診絕症後,我成了旅行區頂流 氪金變強?爹,你到底有多少資產 搬家七次,七位病嬌青梅還在追我 敢用預製菜?我直播溯源中央廚房 離開山區?不,我要留下來 六零年屯裡,我開係統商城當萬元 都有空間了那不得重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