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興尋訪三皇的曆程,與軒轅黃帝的決戰。
三皇歸一,易道戰軒轅
第一節:卦演天機,有熊尋蹤
圖河之畔,晨霧如紗。朱慈興靜立於那塊形似先天八卦的巨岩之上,周身氣息與周遭天地隱隱共鳴。自伏羲易道融入己身,他眼中的世界已截然不同。山川不再是靜止的形體,而是陰陽二氣流轉不息的具象;草木枯榮亦非簡單的時序更替,而是五行生克、氣機消長的自然顯化。河圖洛書的紋路仿佛在他識海中活了過來,與《慈興訣》修煉出的紫金龍氣、《紀家訣》掌控的萬物波動,以及神農氏賦予的磅礴生機之力,交織成一個微型的“天地人”三才循環,玄妙非凡。
然而,虞朝先民在瘟疫中痛苦掙紮的景象,如同烙印般刻在他的神魂深處。時間緊迫,他必須儘快找到最後一位聖皇——人皇軒轅氏的傳承之地,集齊三皇之力,方能徹底淨化魔疽,拯救文明源流。
他閉上雙目,神識徹底沉入識海深處。那枚由伏羲八卦盤所化的混沌流光,此刻正作為核心,緩緩旋轉,牽引著其他力量。朱慈興以心為壇,以神為引,開始運轉伏羲氏親授的六十四卦推演之法,目標直指傳說中的“有熊之墟”。
識海之中,萬象紛呈。乾、坤、震、巽、坎、離、艮、兌,八種基本卦象如同基石,兩兩相疊,衍生出浩如煙海的六十四種變化。每一卦都蘊含著天地至理,每一爻都指向一種可能的未來。朱慈興將“軒轅”、“有熊”、“人皇”、“征伐”、“秩序”等關鍵信息,轉化為卦象中的“象”與“辭”,小心翼翼地融入這龐大的推演體係。
起初,卦象紛亂如麻,無數條光怪陸離的路徑在識海中閃爍明滅,指向四麵八方,真假難辨,仿佛置身於一座沒有出口的迷宮。推演帶來的神魂負荷極其巨大,他的額頭滲出細密的汗珠。
但他謹記伏羲氏“心易無方,得意忘象”的教誨,強壓下心中的焦躁,不再執著於具體卦象的吉凶顯現,而是轉而體悟卦象背後那亙古不變的“理”。他將神農傳承中“順應自然、感悟生機”的理念融入,讓卦象的演變如同草木生長般自然流轉;同時,調動《永樂大典》浩瀚典籍中關於上古地理、部落遷徙的龐雜記憶作為參照與錨點,逐一排除那些與已知曆史脈絡嚴重衝突的虛妄方位。
漸漸地,識海中那一片混沌的卦象之光開始如同百川歸海,無數條閃爍不定的路徑彙聚、收束,最終清晰地指向西南方位。一幅最終的卦象赫然呈現——火雷噬嗑?),且六五爻動,化為變卦。卦辭雲:“噬乾肉,得黃金。貞厲,無咎。”
朱慈興心神澄澈,瞬間明悟:“噬嗑”卦,上離火)下震雷),象征需以雷霆果斷之力,突破障礙,咬合硬物,方能有所收獲。爻動六五,預示著目標位於西南方。那“乾肉”象征著前路將是一片貧瘠、艱難,需要堅韌不拔方能穿越的山地險阻;而“得黃金”則預示著穿越之後,必將抵達那如黃金般珍貴、蘊含著人皇軒轅無上氣運與傳承的“有熊之墟”。“貞厲,無咎”更是一種警示與鼓勵並存——此行必伴隨凶險,但隻要持身以正,堅守道心,終能化險為夷,達成目標。
推演既定,朱慈興猛然睜開雙眼,眸中精光一閃,再無半分迷茫。他不再耽擱,身形一晃,化作一道融合了紫金龍氣、草木生機與混沌清光的奇異流光,向著西南方向疾馳而去。
沿途,他憑借伏羲易道對天地氣機、禍福征兆的敏銳感知,總能提前規避風險。看似平靜的林地之下隱藏的吞噬沼澤,蟄伏在洞穴中氣息凶悍的遠古巨獸,乃至幾處因山體靈氣不穩即將爆發的崩塌與山洪,都在他精準的預判下被輕鬆避開。他就如同一條遊弋在卦象河流中的魚,以最高的效率穿越了那片卦象所示、如同“噬乾肉”般艱難貧瘠的廣袤山地。
七日之後,風塵仆仆的朱慈興停在了一座巍峨山脈之前。此山脈勢如一頭匍匐於大地、隨時欲擇人而噬的洪荒巨熊,主峰崢嶸,直插雲霄,散發出一種威嚴、厚重、充滿鐵血與秩序感的磅礴氣息,與周遭山嶺截然不同——正是卦象昭示的有熊之墟!
山腳之下,一座由無數巨大、粗糙、飽經風霜的灰褐色石塊壘砌而成的古老祭壇,如同巨熊的掌印般靜靜臥於大地。祭壇樣式古樸,充滿了蠻荒與力量的美感。而在祭壇的最中央,一柄長劍深深插入石中,隻留劍柄與部分劍身在外。那劍通體呈現出一種暗沉的赤紅色,仿佛由凝固的血液與烈焰鑄就,劍身之上,銘刻著無數古老而神秘的符文,即便曆經萬古歲月,依舊散發著一種睥睨天下、征伐四方、定鼎秩序的煌煌王者之氣!
第二節:軒轅顯聖,劍試來人
朱慈興深吸一口氣,平定了一下因感受到那磅礴劍意而微微激蕩的心神,緩步踏上古老祭壇的石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就在他雙足完全踏上祭壇平麵的瞬間,異變陡生!
腳下那些看似平凡無奇的石塊,驟然亮起無數道縱橫交錯的金色紋路!這些紋路迅速連接、蔓延,形成一個覆蓋了整個祭壇的巨大、複雜、充滿殺伐之氣的金色陣法!一股強大的束縛之力從陣法中湧出,如同無形的枷鎖,瞬間籠罩了朱慈興全身,讓他行動變得滯澀艱難。
與此同時,祭壇中央那柄暗赤長劍仿佛從沉睡中被驚醒,開始劇烈地震顫起來,發出陣陣如同龍吟、又似虎嘯的“嗡嗡”劍鳴!劍身之上的古老符文次第亮起,爆發出刺目欲盲的赤金色光芒,一股更加恐怖、更加威嚴的意誌如同蘇醒的火山,從劍身深處轟然爆發!
“來者何人?安敢擅闖吾之有熊聖地,擾吾清靜?!”
一個雄渾、威嚴、如同黃鐘大呂般的聲音,帶著不容置疑的王者威壓,在祭壇上空隆隆響起,震得朱慈興耳膜嗡鳴,氣血翻騰。隨著這聲音,一道凝實無比的身影自赤紅長劍之上緩緩升騰、凝聚。
來者身披古樸而大氣的金色戰甲,甲胄上銘刻著雲紋與熊羆圖騰,頭戴一頂以完整熊首製成的威猛戰盔,隻露出一雙如同鷹隼般銳利、充滿了智慧與征伐之光的眼眸。他麵容剛毅,線條如同斧鑿刀刻,頜下三縷長須無風自動,周身散發著一種君臨天下、氣吞山河的無上氣勢。他單手握住那柄仍在嗡鳴的赤紅長劍的劍柄,僅僅是站在那裡,就仿佛是整個天地的中心!正是人皇軒轅氏留於此地的一道強大戰意與傳承意誌!
朱慈興感受到那幾乎要將他靈魂都壓垮的恐怖威壓,不敢有絲毫怠慢,立刻運轉體內諸般力量抗衡,同時抱拳躬身,語氣充滿了敬意,卻也不失自身的風骨:“晚輩朱慈興,來自後世,蒙地皇神農氏、天皇伏羲氏不棄,已承二位先聖之道統。今為解蒼生倒懸之厄,守護華夏文明源流,特來拜謁人皇陛下,懇請陛下賜下軒轅傳承,以完三皇之道,共禦魔劫!”
軒轅氏那銳利如劍的目光落在朱慈興身上,仿佛要將他從裡到外看個通透。聽到朱慈興竟已得伏羲、神農兩位先帝傳承,他眼中閃過一絲難以掩飾的驚訝,但隨即這驚訝便化為更加深沉、更加嚴格的審視。
“哦?汝竟能連過伏羲、神農二位先帝之關隘?”軒轅氏的聲音如同金鐵交擊,帶著沙場的鏗鏘,“看來汝確有過人之處,福緣亦是不淺。然,吾之道,非前二者可比!吾之道,乃以手中之劍,平定四方戰亂,滌蕩天下妖氛;以胸中之策,建立世間秩序,劃定人倫疆界;以心中之德,教化億萬黎民,開創太平盛世!此道,重實踐,重結果,重擔當!非心誌如鐵、魄力驚天、且通曉征伐治理之輩,不可輕傳!”
他手中赤紅長劍猛然發出一聲更加激昂的劍鳴,直指朱慈興:“汝若真想承吾之道,證明汝有守護蒼生、開創秩序的能力與決心,便需先過吾手中軒轅劍這一關!接吾三劍!三劍之後,若汝仍能立於這祭壇之上,吾便認可汝之資格,傳汝軒轅大道!若接不下……便說明汝尚不足以擔此重任,請自覺離去,或……埋骨於此!”
話音未落,軒轅氏眼中精光爆射,不再給朱慈興任何辯解的機會。他身形一動,看似隻是簡單的一步踏出,卻仿佛縮地成寸,瞬間跨越了數十丈的距離,出現在朱慈興麵前!手中那柄名為軒轅劍的赤紅神兵,帶著一股劈山斷嶽、無可阻擋的慘烈氣勢,簡簡單單地一記直劈,向著朱慈興當頭斬落!
第一劍:乾勢·開天辟地!
這一劍,沒有任何花哨的變化,唯有極致的力量、速度與一往無前的決心!劍鋒所過之處,空氣被強行排開,發出淒厲的音爆,淩厲的劍風如同實質的刀鋒,切割著朱慈興的護身氣勁,將他周身所有的閃避空間都徹底鎖定,逼他硬接!
朱慈興隻覺得一股如同整個天穹都塌陷下來的巨大壓力撲麵而來,呼吸都為之一窒。他知道,這第一劍,考驗的是根基、是勇氣、是麵對絕對力量時的應對!
“來得好!”朱慈興低喝一聲,體內紫金龍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奔騰咆哮,瞬間提升至巔峰。同時,他識海中伏羲八卦盤急速旋轉,“乾”卦卦象大放光明,助他推演這一劍的軌跡、力量節點以及那“剛健中正”劍意中可能存在的、微乎其微的“陽極生陰”之轉機。
“紀家訣·萬木參天,生機壁壘!”朱慈興雙手快速結印,引動體內神農傳承的磅礴生機之力,溝通祭壇周圍大地深處殘存的草木靈韻。刹那間,無數道粗壯的、閃爍著翠綠生命光華的古老藤蔓破石而出,相互交織、纏繞,瞬間在朱慈興身前構築成一道厚實無比、生機盎然的綠色壁壘。這壁壘不僅蘊含物理防禦,更帶有生生不息的恢複特性。
“轟——!!!”
軒轅劍狠狠斬在生機壁壘之上!震耳欲聾的巨響中,堅韌無比的藤蔓如同紙糊般被層層斬斷,木屑紛飛,綠色的生機光點四散逸開。然而,這些藤蔓在被斬斷的瞬間,又憑借強大的生機之力試圖重新連接、愈合,極大地遲滯、消耗著劍勢的力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趁此稍縱即逝的間隙,朱慈興身形如遊龍般巧妙一側,險之又險地避開了劍鋒最盛之處。同時,他右掌之上紫金光芒凝聚,隱隱有龍形氣勁纏繞,毫不留情地一掌拍向軒轅氏因揮劍而露出的肋下空門!正是《慈興訣》中的殺招——“龍皇破軍掌”!
軒轅氏眼中閃過一絲訝異,似乎沒想到朱慈興不僅擋住了他這勢在必得的一劍,還能在電光石火間發動如此淩厲的反擊。他手腕一抖,軒轅劍如同擁有生命般,劃出一道詭異的弧線,劍柄順勢向後撞擊,精準無比地撞在朱慈興的掌風之上。
“嘭!”
氣勁交擊,發出一聲沉悶的巨響。朱慈興被震得氣血翻湧,連退三步,方才化解掉那反震之力。而軒轅氏身形隻是微微一晃,便已穩住。
第一劍,朱慈興憑借三力初步結合與精妙算計,勉強接下!
軒轅氏收劍而立,看著微微喘息的朱慈興,微微頷首,語氣中多了一絲認可:“不錯!根基紮實,反應迅捷,更難得的是臨危不亂,懂得借力打力,伺機反擊。汝之戰法,並非莽夫之勇,已初具名將之姿。但這僅僅是開始!接吾第二劍!”
第二劍:巽勢·無孔不入!
軒轅氏話音落下,周身氣勢陡然一變!之前的剛猛霸道瞬間化為一種靈動飄忽、難以捉摸的意境。他再次揮動軒轅劍,這一次,劍勢再無定形,如同春日裡的和風,又似山澗中的流雲,縹緲莫測,無孔不入!
刹那間,朱慈興眼前仿佛出現了漫天劍影!成百上千道赤金色的劍光如同嗜血的飛蝗,從四麵八方、上下左右,每一個可能的角度向他襲來。虛虛實實,真真假假,每一道劍影都帶著淩厲的殺意,讓人眼花繚亂,心神為之所奪,根本無從判斷哪一道才是真正的致命一擊!這一劍,深得“巽”卦“隨風巽,君子以申命行事”之精髓,講究的是順勢而為,變化無窮,專破固守,考驗的是洞察力與應變力!
朱慈興神色凝重到了極點。他知道,若不能堪破這漫天劍影的虛實,自己瞬間就會被絞殺成碎片。他強行壓下心中的雜念,將伏羲易道催動到極致。識海之中,“震”卦代表動、起)與“巽”卦代表風、入)的卦象瘋狂閃爍、推演、組合。
“風雷相薄,動靜有常……萬變不離其宗!”朱慈興心中默念,他的神識如同最精密的雷達,不再被絢爛的劍影所迷惑,而是緊緊鎖定軒轅氏本體那最核心的氣息波動與能量流向。他發現,無論劍影如何變化,那真正蘊含致命一擊的實體劍鋒,必然與軒轅氏體內那最凝練、最強大的能量核心同步!
就是現在!
朱慈興眼中精光一閃,不退反進!他體內神農生機之力與紫金龍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高度融合,在體外形成一層凝實無比、流轉不息的淡金色護體罡氣——“神農龍罡”!同時,他右手並指如劍,將“離”卦代表火、麗)的爆裂、光明之力催發到極致,指尖凝聚出一道極度凝練、熾熱如熔岩、仿佛能焚儘一切虛妄的赤紅色劍氣——“離火破妄劍氣”!毫不猶豫地刺向那漫天劍影中,氣息波動最為強烈、最為凝實的那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