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鄭和的寶藏_穿越明末:我成了海島奇兵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60章 鄭和的寶藏(1 / 1)

朱慈興的手指在佩劍劍柄上勒出深深的紅痕,寒雲浦這三個字像驚雷般在他耳畔炸響。鄭和船隊的水手?距今已近兩百年的人,怎會活生生站在眼前?他下意識看向老者的雙手,那雙手布滿老繭卻筋骨分明,握著木杖的指節微微泛白,絕非幻術所化的虛影。

“閣下怕是認錯人了。”馮保顫巍巍地將瓦罐抱在懷裡,瓷片相碰發出細碎的聲響,“先皇成祖爺遣三寶太監下西洋,那是宣德年間的舊事,距今已一百八十有七年。莫說尋常士卒,便是當年的艦船上的銅釘鐵鉚,怕也早被海風蝕成了粉末。”

寒雲浦緩緩轉動木杖,杖頭的星鬥圖案在漏下的天光裡流轉著微光。他墨綠色的瞳孔掃過倉庫裡散落的木箱,那些印著荷蘭東印度公司徽章的橡木箱子上,還留著藤甲兵劈開時的斧痕。“宣德八年,船隊在古裡國遭遇風暴,我所在的‘歸雁號’被吹至黑水溝以西三千裡。船板斷裂時,我攥著星圖匣漂了三日,被島上土人所救。”他的聲音突然低了三分,像是在撫摸記憶裡的傷疤,“那年我二十有三,如今……”

話音未落,倉庫外的呼嘯聲陡然拔高,震得梁上積塵簌簌直落。鄭成功猛地按住腰間的腰刀,藤甲兵們舉起長矛對準入口,金屬碰撞聲在狹小的空間裡格外刺耳。“守護者不止一人。”他盯著陰影裡晃動的樹影,“方才清繳時,發現雨林深處有十二座石塔,塔身刻著與這木杖相同的星紋。”

寒雲浦忽然將木杖頓在地上,沉悶的響聲竟壓過了外麵的呼嘯。倉庫入口的陰影裡應聲走出十幾個身影,男女老少皆有,都穿著類似的粗布衣裳,腰間係著麻繩,隻是每個人的瞳孔都泛著深淺不一的墨綠。他們手裡或持石斧,或握骨矛,卻沒有絲毫敵意,反而齊齊朝著金屬匣的方向躬身行禮。

“這些是……”王秀奇突然注意到那些人的腳踝,都係著半截褪色的紅綢,與鄭和寶船上水手的製式紅綢一模一樣,“你們是……守船人?”

“守匣人。”寒雲浦糾正道,木杖指向那隻暗金色的金屬匣,“歸雁號沉沒前,大副將此物托付給我。他說匣中藏著比艦隊更重要的東西,需等‘龍旗重臨’方可開啟。兩百年來,我們在這座無名島繁衍生息,每月初一對著星圖匣校準方位,便是怕記錯了歸途。”

朱慈興的目光重新落回金屬匣上,那兩個“永樂”大字在火光裡泛著冷光。他忽然想起幼時在文華殿讀書,曾見《明實錄》裡記載:永樂十九年,成祖爺命姚廣孝督造“秘典金匱”,熔西域玄鐵為匣,內置“格物致知之要,經世濟民之術”,隨鄭和第五次下西洋秘藏海外。當時他隻當是稗官野史,此刻才驚覺史筆背後的深意。

“既是成祖爺所製,必有開啟之法。”他蹲下身,指尖拂過匣身的接縫處。那些縫隙細如發絲,卻在特定角度下能看到裡麵嵌著的細小滾珠,竟是極為精巧的機關鎖。“寒百戶可知,這匣子需用什麼鑰匙?”

寒雲浦解下腰間的麻繩,從裡麵取出個巴掌大的銅盤。銅盤上布滿細密的齒輪,邊緣刻著二十八宿的名字,轉動時發出鐘表般的滴答聲。“歸雁號大副說,開啟金匱需‘天時、地利、人和’三鑰。”他將銅盤放在金屬匣上,齒輪竟自動咬合起來,“這‘周天儀’是地利之鑰,需與星圖匣的方位對準。”

鄭成功突然咳嗽起來,親兵急忙遞上湯藥。他擺了擺手,指著倉庫頂部的破洞:“方才星圖匣與天光相合,顯的是南洋星象。此刻日已過午,要等星圖複位,需到今夜子時。”

“人和之鑰,便是陛下。”寒雲浦的目光落在朱慈興腰間的玉帶鉤上,那是枚成色極佳的羊脂白玉,雕著盤龍戲珠的紋樣,“大副留下祖訓,說金匱認‘龍紋玉帶’,需是朱家血脈親手觸碰方可。”

朱慈興解下玉帶鉤,冰涼的玉質觸到金屬匣的瞬間,匣身突然泛起漣漪般的金光。那些陰刻的“永樂”二字仿佛活了過來,筆畫間滲出細碎的光點,在地麵上拚出幅微型的航海圖,圖上用朱砂標著個三足鼎的圖案。

“這是……”馮保瞪大了眼睛,“老奴在司禮監見過類似的圖,好像是……蓬萊仙島?”

“是祖洲。”寒雲浦的聲音帶著一絲敬畏,“古籍記載,東海之外有祖洲,上有不死之草。當年三寶太監船隊確實尋到過蹤跡,隻是島上有異獸守護,未能登岸。”他頓了頓,木杖指向金屬匣,“金匱裡藏著的,或許不隻是《永樂大典》。”

倉庫外的呼嘯聲漸漸平息,轉而響起整齊的腳步聲。王秀奇探頭望去,隻見數百個守匣人捧著各式各樣的器物站在雨林邊緣,有鏽跡斑斑的銅炮零件,有寫著漢字的竹簡,還有幾麵殘破的三角龍旗,旗麵上的火焰紋雖已褪色,卻依舊能看出當年的威嚴。

“這些都是歸雁號的遺物。”寒雲浦的孫女捧著個藤編筐走過來,筐裡裝著數十枚銅錢,邊緣都帶著細微的齒痕,“當年水手們用銅錢記錄時日,每過一年便在上麵刻一道痕。這是我祖父的那枚,已經刻了一百八十七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朱慈興拿起那枚銅錢,入手沉甸甸的,上麵“永樂通寶”四個字被磨得發亮,齒痕深淺不一,卻刻得極為認真。他忽然明白過來,為何寒雲浦看起來隻有六十許人——或許是島上的特殊環境,或許是某種未知的秘術,但更重要的是那份等待的執念,讓時光在他們身上流淌得格外緩慢。

“天時之鑰何時能到?”鄭成功望著漸沉的日頭,藤甲兵們已經在倉庫周圍布好了防線,“荷蘭人的援軍說不定今夜就到,我們最多能守到天明。”

寒雲浦抬頭望向天空,原本晴朗的午後突然飄來大片烏雲,雲層裡隱約有電光閃爍。“今夜子時,月犯畢宿,正是開啟金匱的吉時。”他從懷裡掏出個油紙包,裡麵是幾片乾枯的葉子,“這是島上的‘醒神草’,嚼一片能抵三日不睡。今夜,咱們都得打起精神。”

馮保突然“哎呀”一聲,原來他一直捧著的瓦罐不知何時裂開了縫,裡麵的白色粉末撒了出來,落在金屬匣上竟發出滋滋的聲響。“這是方才在玉骷髏裡找到的,老奴還以為是硝石……”

寒雲浦臉色驟變,一把將瓦罐打落在地。粉末與空氣接觸的瞬間,突然燃起幽藍的火苗,燒得金屬匣表麵冒出縷縷白煙。“是火磷!荷蘭人在裡麵藏了引信!”他用木杖將粉末掃開,卻發現匣身已經燙得驚人,“他們根本沒想留下這東西,怕是早就布好了後手!”

朱慈興抽出佩劍,劍尖在匣身的白煙裡劃了個圈。那些幽藍火苗遇到劍身突然熄滅,在金屬表麵留下淡淡的焦痕。“彆慌。”他的聲音異常沉穩,“成祖爺造的東西,沒那麼容易燒壞。”話音剛落,匣身突然發出嗡鳴,那些焦痕竟自動愈合起來,仿佛有生命般。

夜幕降臨時,守匣人點燃了篝火。數百簇火焰在雨林邊緣連成圈,將倉庫照得如同白晝。朱慈興捧著星圖匣站在中央,當子時的第一顆流星劃過天際時,他轉動了水晶薄片——層層疊疊的星軌突然活了過來,在地麵上投射出幅旋轉的星圖,與金屬匣上的航海圖完美重合。

“地利已合!”寒雲浦轉動銅盤,周天儀的齒輪開始飛速轉動,發出蜂鳴般的響聲。

朱慈興將玉帶鉤按在“永樂”二字的交彙處。玉質與金屬相觸的瞬間,匣身突然裂開細縫,裡麵透出的金光竟將篝火的光芒都壓了下去。“人和已至!”

就在這時,倉庫外傳來震耳欲聾的炮聲。荷蘭人的艦隊到了,炮彈呼嘯著砸進雨林,燃起熊熊大火。鄭成功拔刀出鞘:“守住這裡!”藤甲兵們舉起盾牌,組成道鋼鐵防線。

金光從金屬匣的縫隙裡噴湧而出,在空中凝成個巨大的虛影——那是艘揚帆的寶船,甲板上站著個身著蟒袍的身影,正朝著朱慈興的方向拱手。“天時……到了。”寒雲浦的聲音帶著哭腔,跪倒在地。

朱慈興用力掀開金屬匣。裡麵沒有書頁,沒有書卷,隻有塊半人高的黑色石碑,上麵刻著密密麻麻的符號,與之前薄片上的機械圖如出一轍。石碑頂端嵌著顆夜明珠,光芒流轉間,竟將所有符號投射到空中,組成幅立體的圖譜——有能飛天的巨鳥,有能潛水的鐵魚,還有比佛郎機炮威力百倍的火器。

“這不是《永樂大典》……”馮保喃喃道,“這是……神工圖!”

炮彈砸穿了倉庫的屋頂,碎石如雨般落下。朱慈興卻渾然不覺,他的目光被圖譜上的一行字吸引住了——那是用簡體字寫的批注:“永樂十七年,寶船工坊製,待後世子孫完善之。”

寒雲浦突然站起身,將木杖插進土裡。整座倉庫開始劇烈搖晃,地麵裂開的縫隙裡冒出縷縷蒸汽。“歸雁號的龍骨,就埋在這倉庫底下。”他的墨綠色瞳孔在火光裡閃閃發亮,“這不是普通的島,是艘沉在海底的船!”

朱慈興終於明白過來。成祖爺當年根本沒打算把秘典藏在島上,而是造了艘能偽裝成島嶼的巨船!那些石塔是船的桅杆,雨林是偽裝的植被,而他們腳下的土地,其實是船的甲板。

“開船!”鄭成功的吼聲蓋過了炮聲,他砍斷係在石塔上的纜繩,“讓這些紅毛夷看看,大明的船,還能遠航!”

守匣人吹響了骨笛,古老的曲調裡,整座“島嶼”開始震動。金屬匣徹底打開,石碑緩緩升起,竟與船底的機關相連。朱慈興看著空中的圖譜,突然放聲大笑——佛郎機炮的膛線、遠航船的龍骨、甚至連計算星軌的公式,都清清楚楚地刻在上麵。

當第一縷晨光刺破硝煙時,荷蘭人驚恐地發現,那座原本靜止的荒島竟升起了風帆。數百麵三角龍旗在桅杆上獵獵作響,船頭的炮口對準了艦隊——那些炮管裡,都刻著螺旋狀的紋路。

朱慈興站在石碑前,寒雲浦遞來的醒神草還在嘴裡嚼著,帶著苦澀的清香。他望著越來越近的海岸線,突然想起成祖爺的訓示:“朕遣鄭和下西洋,非為珍寶,為的是讓後世子孫知,天地之大,不止於中原。”

黑色石碑的光芒漸漸融入朝陽,那些神工圖的符號開始消散,卻已深深印在朱慈興的腦海裡。他知道,從這一刻起,大明的海疆,將不再是地圖上的虛線。而那些守匣人,終於可以放下兩百年的等待,跟著龍旗,回家了。

喜歡穿越明末:我成了海島奇兵請大家收藏:()穿越明末:我成了海島奇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