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藍色晶石碎片放回赤色巨岩的當晚,朱慈興在瑪雅古城的遺址中又做了一場夢。夢中,羽蛇神的羽翼掠過金字塔頂端,灑落的金光在地麵拚出一幅星圖——那是連接東方大明與美洲大陸的航線,圖中還標注著幾處未被發現的資源產地,有可煉製精鐵的鐵礦,也有能治愈疫病的草藥。
“文明的火種不應隻照亮一方土地,”羽蛇神的聲音在夢中回蕩,“你需將東西兩陸的智慧相連,方能讓世界遠離戰火。”次日清晨,朱慈興望著初升的朝陽,心中已有了新的計劃:他要開辟一條跨洋商道,讓大明的絲綢、瓷器與瑪雅的作物、工藝互通有無,更要將兩地的醫術、曆法融合,為百姓謀福祉。
返回大明後,朱慈興立刻向鄭成功提出開辟跨洋商道的建議。鄭成功雖對遠洋航行心存顧慮,但見朱慈興拿出羽蛇神指引的星圖,又詳細說明了瑪雅大陸的資源,最終點頭同意:“此事若能成,不僅能充實國庫,還能讓大明百姓見識到更廣闊的世界。隻是遠洋航行風險極高,需選一位經驗豐富的將領帶隊。”
朱慈興早已想好人選——馬庫斯。馬庫斯出身非洲沿海部落,自幼熟悉航海,又隨朱慈興征戰多年,沉穩可靠。馬庫斯接到任命後,立刻開始籌備:他挑選了二十艘堅固的福船,招募了數百名熟悉水性的水手,又帶上了大明的絲綢、瓷器、茶葉,以及玉米、土豆的種子——打算將這些高產作物再次帶回瑪雅大陸,同時將瑪雅的草藥和冶鐵技術帶回大明。
出發前,朱慈興將那隻洪武討飯碗交給馬庫斯:“此碗曾藏劉伯溫的機關術,碗底的七星定位盤可輔助辨彆航向。若遇危險,可按照盤上星象指引,前往星圖標注的荒島避險。”馬庫斯鄭重接過討飯碗,率領船隊從福建泉州港出發,向著美洲大陸駛去。
船隊出發後,朱慈興並未閒著。他按照羽蛇神夢中指引的位置,派人前往西南山區尋找能治愈疫病的草藥。不久後,采藥隊果然帶回了一種葉片呈鋸齒狀的植物——瑪雅人稱其為“愈傷草”,將葉片搗碎外敷,可加速傷口愈合,煮水飲用,還能緩解痢疾等疫病。朱慈興立刻讓人在太醫院設立實驗室,研究“愈傷草”的藥性,同時在全國推廣種植,短短半年便拯救了數萬百姓的性命。
與此同時,洪承疇按照朱慈興的建議,對明軍的武器進行了改良。他將瑪雅的冶鐵技術與大明的火器工藝相結合,打造出一種新型火炮——炮身更輕,射程更遠,還能發射裝有“愈傷草”粉末的炮彈,既能殺傷敵人,又能為己方士兵止血。這種火炮在隨後的邊疆防禦戰中發揮了巨大作用,成功擊退了蒙古部落的入侵。
三個月後,馬庫斯率領船隊順利返回泉州港。此次航行不僅帶回了瑪雅的草藥和冶鐵技術,還帶回了瑪雅使者——一位名叫伊察的瑪雅祭司。伊察手持瑪雅的太陽曆石,對朱慈興說:“我們的首領聽聞大明與瑪雅共享文明智慧,特命我前來,希望能與大明建立永久的友好關係,共同發展農業與手工業。”
朱慈興熱情接待了伊察,帶著他參觀了大明的學堂、工坊和農田。當伊察看到百姓們種植的玉米、土豆長勢喜人,又看到大明的工匠用改良後的冶鐵技術打造農具時,不禁感歎:“這便是羽蛇神所說的‘文明共生’吧!若兩地能長久合作,定能讓百姓安居樂業。”
在朱慈興的促成下,大明與瑪雅正式簽訂友好盟約:雙方互派使者,共享農業、手工業技術;開辟固定的跨洋商道,降低關稅,促進貿易;共同研究天文曆法,預測天氣與潮汐,為遠洋航行和農業生產提供便利。盟約簽訂的那天,泉州港舉行了盛大的慶典,大明的龍旗與瑪雅的太陽旗一同飄揚在港口上空,百姓們載歌載舞,慶祝這一跨越重洋的友誼。
此後幾年,大明的國力日益強盛。跨洋商道的開通讓國庫充盈,百姓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農業技術的共享讓兩地的糧食產量翻倍,徹底解決了溫飽問題;天文曆法的研究則讓遠洋航行和農業生產更加精準,減少了自然災害帶來的損失。朱慈興也因功績卓著,被鄭成功推舉為“大明輔政大臣”,輔佐朝政。
這日,朱慈興正在書房整理瑪雅使者送來的太陽曆石圖譜,突然收到邊疆傳來的急報:沙俄軍隊入侵東北邊境,已占領了雅克薩城,殺害了數百名大明百姓。朱慈興立刻召集鄭成功、洪承疇商議對策。洪承疇說道:“沙俄軍隊擅長騎兵作戰,又配備了新式火器,硬攻恐難取勝。不如我們用《百戰奇略》中的‘誘敵深入’之計,將他們引入東北的山林中,再利用地形優勢伏擊。”
朱慈興點頭讚同,同時提出:“我們還可請瑪雅的伊察祭司幫忙。瑪雅人熟悉山林地形,又擅長設置陷阱,若能讓他們協助,定能事半功倍。”鄭成功立刻派人前往泉州港,請伊察祭司帶領瑪雅勇士前往東北邊境支援。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伊察接到邀請後,毫不猶豫地率領百名瑪雅勇士出發。他們帶著瑪雅的捕獵陷阱和“愈傷草”,與明軍一同前往雅克薩城。抵達後,朱慈興按照計劃,派少量士兵佯攻雅克薩城,引誘沙俄軍隊出城追擊。沙俄將領見明軍兵力薄弱,果然率領大軍追擊,卻不知已踏入明軍與瑪雅勇士布下的陷阱。
當沙俄軍隊進入山林後,瑪雅勇士突然拉動繩索,無數帶刺的藤蔓從樹上落下,將沙俄士兵的戰馬絆倒;明軍則趁機發射裝有“愈傷草”粉末的炮彈,同時用新型火炮轟擊敵軍陣營。沙俄軍隊陣腳大亂,想要撤退,卻發現退路已被明軍的長槍兵封鎖。
經過一天的激戰,明軍大獲全勝,不僅收複了雅克薩城,還生擒了沙俄將領。此戰過後,沙俄再也不敢輕易入侵大明邊境,而瑪雅勇士的英勇表現也讓大明百姓對瑪雅文明更加敬佩,兩地的友誼愈發深厚。
戰後,朱慈興再次來到南京明孝陵。他將瑪雅的太陽曆石與洪武討飯碗、《百戰奇略》一同供奉在朱元璋的陵前,輕聲說道:“太祖皇帝,如今大明不僅收複了河山,還與遠方的瑪雅建立了友好關係,百姓安居樂業,國力日益強盛。您當年的夢想,終於實現了。”
夕陽下,明孝陵的鬆柏隨風搖曳,仿佛在回應朱慈興的話語。他站在陵前,望著遠方的天空,心中充滿了希望。他知道,文明的交流與融合永無止境,未來的大明,定能在世界的舞台上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而他與洪武討飯碗、藍色晶石碎片、《百戰奇略》的故事,也將成為一段跨越時空的傳奇,永遠流傳下去。
喜歡穿越明末:我成了海島奇兵請大家收藏:()穿越明末:我成了海島奇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