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公審大會_穿越明末:我成了海島奇兵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26章 公審大會(1 / 2)

繩索被割斷的瞬間,朱慈興隻覺得手腕處一陣刺痛——長時間的捆綁讓血脈淤堵,此刻驟然鬆開,酸脹感混著麻意順著手臂蔓延開來。他下意識地活動了一下手指,關節發出輕微的“哢噠”聲,在寂靜的水牢裡格外清晰。鄭成功比他先恢複行動能力,起身時濺起的汙水打濕了褲腳,他卻毫不在意,隻是快步走到水牢的木門旁,耳朵緊貼著粗糙的木板,屏息聽著外麵的動靜。

“放心,阿雅婆引開了看守,短時間內不會有人來。”鄭成功的聲音壓得極低,帶著一絲剛從緊張中舒緩的沙啞。他轉過身,借著頭頂縫隙透進來的微弱天光,看向靠在牆角的朱慈興。昏暗中,朱慈興的臉色依舊蒼白,嘴唇因缺水而乾裂,但那雙眼睛卻亮得驚人,像暗夜裡的星子,藏著不熄的光。

朱慈興點了點頭,慢慢挪動身體,坐到牆角相對乾燥的地方。石壁上的青苔蹭過他的後背,帶來一陣冰涼的濕意,可比起之前浸泡在沒過膝蓋的汙水裡,這點寒意早已不值一提。他蜷起雙腿,將下巴抵在膝蓋上,目光落在水牢中央那片渾濁的水麵上——天光透過縫隙照在水麵,折射出細碎的光斑,像極了他這些年顛沛流離的人生,破碎卻又帶著零星的希望。

遠處傳來梆子聲,“咚——咚——”,每一聲都敲得格外沉重,是寨中戒嚴的信號。自紀阿公遇害後,岜沙寨就陷入了一種緊繃的氛圍,白日裡寨民們要麼沉浸在悲痛中,要麼被季家旭煽動著對他們的恨意,到了夜晚,更是三步一崗五步一哨,生怕他們這些“凶手”逃跑。

“大哥,你先歇會兒,我來盯著外麵。”鄭成功見朱慈興臉色疲憊,主動開口。他已經習慣了這聲“大哥”,昨夜在水牢中結為兄弟的誓言,仿佛還在耳邊回響,那股熱血沸騰的感覺,至今未散。

朱慈興沒有推辭,閉上眼睛,卻沒有真的休息。這些日子的經曆像走馬燈似的在腦海中閃過——從南京城破時的倉皇出逃,到緬北叢林中的九死一生,再到被莽白囚禁在水牢中的絕望,最後是逃到岜沙寨,本以為能得到喘息,卻又陷入季家旭的陰謀……一路的背叛、殺戮、逃亡,像一把把刀子,在他心上刻下深深的痕跡。

他曾是養尊處優的福王,錦衣玉食,前呼後擁,以為天下便是朱家的囊中之物,民心不過是百姓對皇權的俯首帖耳。可當戰火燃遍中原,當百姓為了一口飽飯揭竿而起,當曾經的臣子轉眼投靠清廷,他才明白,所謂的皇權,在生存麵前是多麼脆弱。

“二弟,”朱慈興突然開口,打破了水牢的寂靜,“你還記得我們剛到台灣時,看到的那些移民嗎?”

鄭成功愣了一下,隨即點頭:“當然記得。那些人大多是從福建、廣東逃過來的,有的是躲避戰亂,有的是被官府逼迫。初到台灣時,他們一無所有,隻能靠著雙手開墾荒地,搭建木屋,可即便如此,他們臉上也沒有絕望,反而帶著一股闖勁。”

“是啊,闖勁。”朱慈興輕聲重複著這個詞,眼中閃過一絲懷念,“我那時就在想,是什麼支撐著他們在陌生的土地上活下去?後來我明白了,是對安穩生活的渴望,是對未來的希望。他們不在乎統治者是誰,不在乎這片土地叫什麼名字,他們隻在乎能不能吃飽飯,能不能讓孩子平安長大。”

鄭成功沉默了。他治理台灣多年,對此深有體會。剛收複台灣時,不少土著和移民對鄭氏政權心存戒備,可當他推行休養生息的政策,減免賦稅,教他們種植新的農作物,幫他們修建水利設施後,百姓們很快就接納了他。那時他才明白,所謂的“民心”,從來都不是靠口號喊來的,而是靠實實在在的好處換來的。

“大哥,你說的這些,我都懂。”鄭成功走到朱慈興身邊坐下,汙水沒過他的腳踝,帶來一陣刺骨的寒意,“可如今清廷勢大,我們偏安台灣,想要複明,難如登天。我有時候也會迷茫,不知道自己堅持下去,到底是為了什麼。”

朱慈興睜開眼睛,看向鄭成功。昏暗中,他能看到鄭成功眼中的迷茫與掙紮。這位曾經意氣風發的抗清將領,肩上扛著太多的責任——麾下將士的期盼,台灣百姓的信任,還有複明的大業。這些重擔,早已壓得他喘不過氣。

“二弟,你有沒有想過,複明,或許並不是唯一的出路?”朱慈興的聲音很輕,卻像一顆石子,投進了鄭成功的心湖。

鄭成功猛地轉頭看向他:“大哥,你這話是什麼意思?難道我們要放棄複明大業,向清廷投降嗎?”

“當然不是!”朱慈興立刻否定,語氣堅定,“我從未想過投降。隻是,我們為什麼一定要執著於‘明’這個國號?為什麼一定要在中原這片已經被戰火蹂躪得滿目瘡痍的土地上,和清廷拚個你死我活?”

他頓了頓,站起身,走到水牢中央,抬起頭,望著頭頂那片狹小的天光,仿佛能透過岩石看到外麵廣闊的天空:“這天下之大,何止中原一地?你常年與荷蘭人、西班牙人打交道,應該知道,在茫茫大海之外,還有無數未知的島嶼,還有廣闊的大陸。那些地方,或許沒有中原的繁華,卻有著肥沃的土地,豐富的資源,更重要的是,那裡沒有戰亂,沒有壓迫,是一片可以讓我們重新開始的新天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鄭成功的眼睛猛地亮了起來。他不是沒有想過海外的世界,隻是一直被複明的執念束縛著,從未敢往深處想。此刻被朱慈興點破,他隻覺得眼前豁然開朗——是啊,既然中原事不可為,為什麼不將眼光投向更廣闊的海洋?

“大哥,你是說,我們可以……去海外建立一個新的國度?”鄭成功的聲音因激動而微微顫抖。這個想法太過大膽,太過離經叛道,卻又帶著一種難以言喻的誘惑力。

朱慈興轉過身,眼中閃爍著光芒:“沒錯!一個新的國度!一個不再以血統論尊卑,而是以能力和貢獻定高下的國度;一個重視農商工技,鼓勵百姓開拓創新的國度;一個能讓漢家文明與其他文明交融共生,真正讓百姓安居樂業的國度!”

他走到鄭成功麵前,伸出手,握住他的肩膀:“二弟,你想想,我們在台灣有船隊,有熟悉航海的將士,有願意跟隨我們的百姓。我們可以帶著他們,遠渡重洋,去尋找一片屬於我們自己的土地。在那裡,我們可以建立新的秩序,推廣新的技術,讓漢家文明的火種,在更廣闊的天地間燃燒起來!”

鄭成功的心跳越來越快。他仿佛看到了一幅壯闊的畫麵——無數艘大船揚帆起航,穿越波濤洶湧的大海,抵達一片陌生的大陸。將士們披荊斬棘,百姓們開墾荒地,一座座城市拔地而起,孩子們在田埂上奔跑,老人們在屋簷下曬太陽……那是一個沒有戰亂,沒有壓迫,充滿希望的世界。

“可是,海外的路途凶險,我們對那些地方一無所知,而且荷蘭人、西班牙人也不會輕易讓我們立足。”鄭成功努力平複激動的心情,理智地分析著其中的困難。

“困難肯定會有。”朱慈興點頭,語氣卻依舊堅定,“但比起在清廷的夾縫中苟延殘喘,比起看著複明的希望一點點破滅,這些困難又算得了什麼?我們可以一邊航行,一邊探索,一邊積累經驗。荷蘭人能做到的,我們為什麼不能?我們有更先進的農耕技術,有更團結的人心,有更堅韌的意誌,隻要我們齊心協力,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他的話,像一把火,點燃了鄭成功心中的豪情壯誌。他想起了自己收複台灣時的場景——那時荷蘭人船堅炮利,占據著台灣的有利地形,所有人都認為他不可能成功,可他最終還是憑著頑強的意誌,將荷蘭人趕出了台灣。既然能收複台灣,為什麼不能去海外開拓新的家園?

“大哥!”鄭成功猛地站起身,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我願意跟隨你!無論前路多麼艱難,無論要去多麼遙遠的地方,我鄭成功都願意與你生死與共,一起去開創那個新的國度!”

朱慈興看著鄭成功,眼中滿是欣慰。他知道,自己找到了一個真正的同道者。在這亂世之中,能有這樣一個可以托付生死、共同追夢的兄弟,是多麼幸運的事。

“好!好!好!”朱慈興連說三個“好”字,聲音因激動而有些哽咽,“二弟,有你這句話,我就放心了。從今日起,我們兄弟二人,同心協力,共辟新天!”

兩人緊緊握住彼此的手,仿佛握住了未來的希望。水牢的寒冷,汙水的汙濁,都被心中的熱血驅散。他們知道,這個決定,將會改變他們的一生,甚至改變整個漢家文明的命運。

接下來的時間裡,兩人開始仔細商議明日公審大會的計劃。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