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以為,馬上得了天下,便可高枕無憂。朕沉湎於戲曲歌舞,親近伶人宦官。郭崇韜、李嗣源那些跟著朕出生入死的功臣良將,朕卻漸漸疏遠,甚至……猜忌。”他痛苦地閉上了眼睛,“朕忘了,江山是靠他們打下來的,也是需要他們來治理的。”
“朕的皇後劉氏……貪婪吝嗇,聚斂無度,朕卻縱容她……國庫空虛,百姓困苦,將士們連軍餉都拿不到,她卻將財貨堆滿內庫……朕,朕被她迷惑了心智啊!”李存勖捶打著自己的胸膛,發出沉悶的響聲。
“還有那些伶人!景進、史彥瓊之輩,隻會阿諛奉承,朕卻讓他們參決機要,乾預朝政,甚至出任刺史!忠臣良將心寒,藩鎮節度怨憤……朕,朕是自毀長城!”
他講到興教門之變。部下叛亂,人心離散,他倉促率軍平叛,卻發現自己竟指揮不動那些曾經如臂使指的軍隊。
“朕親自上陣衝殺,那些叛軍見了朕,起初還畏懼退縮……可朕身邊的人,一個個倒下,要麼戰死,要麼……背離朕而去!”李存勖的聲音帶著哭腔和難以置信的悲涼,“朕中了流矢……從馬上摔下來……那一刻,朕看到的是身邊侍衛驚慌逃散的身影,聽到的是叛軍呼喊‘陛下已死’的聲音……”
“沒有人來救朕……沒有人……”他抬起頭,淚流滿麵,看著朱慈興,眼神中充滿了被整個世界拋棄的絕望和不解,“朕是天子啊!他們為何……為何要背叛朕?朕待他們不滿啊!”
朱慈興靜靜地聽著,心中波瀾起伏。李存勖的講述,如同一幅詳儘的畫卷,將一個軍事天才如何在政治上一步步走向昏聵,最終眾叛親離、身死國滅的過程,赤裸裸地展現在他麵前。
這不僅僅是李存勖個人的悲劇,更是權力腐蝕人性、勝利導致驕矜、忽視民生根本最終導致崩潰的典型範例。
“因為你忘了初心。”朱慈興緩緩開口,聲音不大,卻如同重錘敲在李存勖心上,“你得天下,靠的是將士用命,百姓期盼安定。你守天下,卻忘了將士的需求,漠視了百姓的疾苦。你沉浸在個人的享樂和虛幻的權威中,將治國當成了兒戲。伶人宦官,如同蛀蟲,侵蝕的是國家的根基;猜忌功臣,寒的是肱骨之心;縱容內寵,斂財於民,失的是天下人心。”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朱慈興引用了一句在這個時代尚未被廣泛提及,但蘊含至理的名言,“你站的太高,忘了看看托起你的水,已經渾濁不堪,即將掀起巨浪。”
李存勖如遭雷擊,呆立當場。朱慈興的話,字字誅心,卻又句句在理。他回想起自己登基後的種種,與當初在晉陽時勵精圖治、與士卒同甘共苦的情景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彆。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他反複咀嚼著這句話,臉上的血色一點點褪去,最終化為一片死灰。他明白了,徹底明白了自己的敗亡,非是天命不佑,實乃咎由自取!
“晚了……一切都晚了……”李存勖頹然癱坐,仿佛被抽走了所有的精氣神,“朕……我如今已是孤家寡人,眾叛親離,性命隻在旦夕之間……明白這些,又有何用?”
朱慈興看著他,心中並無多少同情,更多的是警醒與借鑒。李存勖的一生,就像一麵鏡子,照見了權力頂峰那誘人而又致命的陷阱。這對於他,一個立誌要扭轉大明國運的穿越者而言,是極其寶貴,甚至可以說是用鮮血換來的經驗。
“對你而言,或許晚了。”朱慈興站起身,目光透過星槎的觀測窗口,望向外麵依舊混亂黑暗的夜空,“但對我,卻正是時候。”
他轉過身,看著形容枯槁、心喪若死的李存勖,沉聲道:“你的失敗,你的教訓,我會記住。軍事的勝利,僅僅是開始。若不能妥善處理內部矛盾,平衡各方勢力,體恤民情,整頓吏治,那麼再堅固的江山,也終有傾覆之日。信任該信任的人,遠離該遠離的人,時刻保持清醒,不忘根本……這些,便是你用一生為代價,給我的啟示。”
李存勖抬起頭,茫然地看著朱慈興。他不太明白朱慈興話中的深意,但他能感覺到,眼前這個神秘人,似乎要從他的悲劇中汲取力量,去完成某種他無法想象的偉業。
就在這時,星槎外傳來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和呼喝聲,顯然有搜索的兵馬靠近了這片區域。
李存勖身體一顫,臉上露出絕望的慘笑:“他們來了……是來取我性命的。”
朱慈興神識一掃,發現是一小隊打著“李嗣源”旗號的騎兵李嗣源是後唐明宗,李存勖死後被推舉為帝)。他看了看李存勖,又看了看操控台上的傳國玉璽,心中已然明了此間時空的定位——這裡就是李存勖人生最後的時刻,後唐同光四年公元926年),洛陽兵變,李存勖眾叛親離,即將死於亂軍之中。
他本可以救李存勖。以星槎之力,帶他離開易如反掌。
但他沒有。
曆史的軌跡有其慣性,李存勖的結局已然注定。強行改變,未必是好事。而且,一個活著的前朝皇帝,對他接下來的大明之旅,隻會是累贅和變數。更重要的是,李存勖的價值,在於他用生命書寫的這份失敗教訓,而非他這個人本身。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你的路,到此為止了。”朱慈興看著李存勖,語氣平靜無波,“但你的教訓,會有人承載。”
李存勖似乎也明白了自己的命運,他掙紮著站起身,整理了一下破爛的衣袍,試圖找回一絲屬於帝王的尊嚴。他深深看了朱慈興一眼,目光複雜,有解脫,有遺憾,也有一絲難以言喻的寄托。
“你……非此世之人吧?”他忽然問道。
朱慈興沒有否認,也沒有承認。
李存勖笑了笑,那笑容無比蒼涼:“也好……望你……莫要重蹈我的覆轍。”
說完,他不再猶豫,轉身,步履蹣跚卻帶著一種奇異的決絕,主動走向了星槎的出口。
朱慈興看著他消失在入口處,然後關閉了艙門。透過觀測窗口,他看到李存勖拄著斷劍,站在“巨石”之前,麵對著疾馳而來的騎兵。他似乎在唱著什麼,聲音沙啞而悲愴,依稀是某種戲曲的腔調——那是他一生摯愛,卻也間接導致他敗亡的東西。
騎兵越來越近,箭矢破空之聲響起……
朱慈興閉上了眼睛,沒有去看那最後的結局。但他能清晰地聽到,李存勖那不成調的唱腔,在一聲戛然而止的悶哼後,徹底消失了。
星槎內一片寂靜。隻有傳國玉璽散發著恒定的光芒,和能量核心緩慢恢複時發出的微弱嗡鳴。
朱慈興久久沉默。李存勖的一生,如同一場激烈而悲壯的大戲,在他麵前上演完畢。那從巔峰墜入深淵的極致反差,那眾叛親離的徹骨冰寒,那臨死前的悔恨與醒悟,都深深烙印在他的心神之中。
“軍事之才,可定天下;治國之能,方安天下。親賢臣,遠小人,察民情,固根本……”他低聲自語,將李存勖用生命換來的教訓,一條條刻入自己的意識深處,“大明……絕不可如此。”
他再次睜開眼時,眼中所有的波瀾都已平複,隻剩下更加堅定的意誌和更加深邃的智慧。這次意外的停留,遭遇落魄的李存勖,傾聽其一生興衰,對他而言,其價值甚至不亞於得到傳國玉璽。這讓他對即將麵對的大明末世的複雜局勢,有了更清醒的認識和更充分的心理準備。
他不再耽擱,重新將雙手按在操控陣盤上。星槎的能量在傳國玉璽的輔助下,已經恢複了七成。
“定位大明崇禎年間,核心時空節點。”他下達指令。
傳國玉璽光芒大盛,與星槎核心再次共鳴。星槎微微震動,開始緩緩脫離地麵,周身符文再次亮起,比之前更加穩定、凝實。
這一次,有了明確的坐標和充足的能量,以及一份沉甸甸的曆史教訓作為心境的基石,朱慈興駕馭著星槎,堅定不移地撕裂了虛空,向著那風雨飄搖的大明王朝,向著那片他決心要扭轉乾坤的天地,疾馳而去!
時空通道再次在眼前展開,而這一次,朱慈興的目光,穿透了流光溢彩的通道,仿佛已經看到了那片熟悉而又陌生的山河,感受到了那即將撲麵而來的曆史洪流。
他的征程,才剛剛開始。而李存勖的悲劇,將永遠作為警鐘,在他心中長鳴。
喜歡穿越明末:我成了海島奇兵請大家收藏:()穿越明末:我成了海島奇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